共138,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下一页
杨若梓(字 原育 号 芘寰 )
巩煜(名 清 字 成我 号 育炉 )
唐世涵(字 育承 )
张育葵(字 午卿 )
吴振缨(字 长组 号 俭育 )
吴之仁(字 育万 )
崔育楩
王士和(字 万育 )
麦育
戴英(字 上慎、育之 )
林逢春(字 孟育 号 木翁 )
沈万育(字 和卿 )
龚佳育(名 佳胤 字 祖锡、介岑 )
方育盛(字 与三 )
其它辞典(续上)
耿好仁(字 体元 号 育我 )杨若梓(字 原育 号 芘寰 )
巩煜(名 清 字 成我 号 育炉 )
唐世涵(字 育承 )
张育葵(字 午卿 )
吴振缨(字 长组 号 俭育 )
吴之仁(字 育万 )
崔育楩
王士和(字 万育 )
麦育
戴英(字 上慎、育之 )
林逢春(字 孟育 号 木翁 )
沈万育(字 和卿 )
龚佳育(名 佳胤 字 祖锡、介岑 )
方育盛(字 与三 )
人物简介
维基
耿好仁,字体元,号育我,直隶保定府定兴县人。丙午顺天府乡试第九十九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除彰德府推官,擢兵部郎中。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耿好仁为山西参政备兵宁武西。二年八月,调宁武兵备参政耿好仁为岢岚兵备。五年三月,山西按察使耿好仁为山东右布政使分巡济南道。崇祯元年正月,吏部评为天下卓异官二十四人之一。崇祯二年正月,以耿好仁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论出塞功,晋兵部右侍郎,荫一子。六年五月,插汉部入寇灵州,总兵贺虎臣战没,耿好仁被逮入狱,坐戍边。崇祯十年丁丑(1637年)得旨宁家。
人物简介
维基
杨若梓,字原育,号芘寰,沈阳右卫军籍顺天府通州人。有至性,数岁父卒,事母张氏以孝闻。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顺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河南信阳知州,约己爱民,禁羡耗,息争讼,虚公讯狱,务得其情,案牍不假吏手,娓娓千言,堂上立就。著有《申阳末议》。初莅政,据案审决,监司洪某意轻之,易服入观于旁,阍者密以告,断听自若不少动。洪由是奇其才,凡疑狱悉委鞫焉。岁旱,步祷跪暴烈日中,雨立至,谓未沾足,跪如故,洪某冒雨至,掖之起。又劝农桑,宣六谕,课士文艺,多所造就。察廉奏最,擢礼部祠祭司员外郎,摄仪制司篆。无何,神宗、光宗相继崩,大礼叠至,若梓擘画精详,而其议改元,尤有卓识。当光宗初立也,议以明年为泰昌,及光宗又崩,阁臣九卿皆难之,若梓进曰:是未可以成例拘也,一年三君,前代所无者,以明年为泰昌则无以处今上,然遂以明年为天启,则无以存先帝,皆不可,请自今即改为泰昌元年,明年春正则为今上纪元。既存先帝之元,又尊今上之统,庶于情理为惬。于是阁臣九卿皆是其议,草奏以闻。先是光宗即位,京营及边军皆有赏,独不及通州五卫,若梓力请得邀赏如例云。二年十月持节册封沈府稷山王朱效钛并妃李氏。
人物简介
维基
巩煜(1592年—1661年),一名清,字成我,号育炉,陕西庆阳府真宁县(今正宁县)堡巷村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父巩国祯,母亲褚氏,巩煜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2年),自幼聪慧好学。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五年任河南林县知县,崇祯六年(1633年),调安阳县知县。政绩卓著,两处邑人皆为其建立生祠。九年升礼部祠祭司主事,十二年迁主客司员外郎。崇祯十二年(1639年)调河南分巡道兼右参议,整饬彰德、卫辉、怀庆三府,以剿御有功,奉旨加升参政。当时局势混乱,盗贼蜂起,崇祯十三年(1640年)巩煜申请去职,先侨寓西安,次年返回原籍。崇祯十五年(1642年)复起,任河南巡抚,未赴任。崇祯十六年(1643年)又补授河南布政使司参政,未及赴任,李自成大军已包围西安。城陷之后,巩煜逃到山中隐居。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制称王,改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设六政府,命巩煜为礼政府尚书。三月,李自成破京师,崇祯帝自缢。随同大顺军入京的巩煜保护一怀有身孕的皇妃潜隐陕西三水县(今旬邑县)的官家洞,期望保孤立储。然而清兵很快入关,皇妃所产又为女孩。巩煜只得继续隐居,与文士宁夏刘芳名、华国翰等诗文相和。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兵包围官家洞,巩煜坚守不出。清兵放火,巩煜在洞中遇难。年70岁。后人在正宁县罗川立有「学宪坊」,今已毁。
人物简介
维基
唐世涵,字育承,浙江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浙江乡试第六十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天启五年(1625年)任崇明县知县,任内重建崇明学宫。改藁城知县,入为大理评事,升刑部主事,晋郎中。崇祯间官福建汀州府知府,以城垣卑薄,设法增筑,创宝珠门瓮城,移慈济阁为戍楼。又捐俸造万安、济川二桥以利涉,民立祠祀之。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育葵(?—17世纪),字午卿,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授曲江令,锐意釐剔,有贤声,归著《露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长组。天启二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广东道御史。崇祯八年,李自成陷凤阳,毁皇陵,诏逮吴振缨,戍边。有《颠石斋诗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长组,归安人。天启壬戌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广东道御史有颠石斋诗集维基
吴振缨,字长组,号俭育,浙江归安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启壬戌进士。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吏部观政,四年十月除中书舍人,崇祯元年补原职,三年顺天同考,四年考选,授广东道御史,巡视南城。六年巡青,七年巡按淮扬。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陷凤阳,毁皇陵,诏逮吴振缨,革职戍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江西临川人,字育万。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御史。魏忠贤有兄双楼,横行市井,之仁缚而笞之。忠贤矫诏勒闲住。崇祯初累迁湖广布政,闻李自成破京师,不食卒。维基
吴之仁(?—1644年),字育万,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父吴应,万历壬午举人,官靖江知县。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典试广东,转湖广道监察御史,弹劾大学士周道登,上陈用兵和北京军营操练事宜、又巡视北城及兼理九门,晋太仆寺少卿。魏忠贤的兄长魏双楼在市集放纵暴戾,吴之仁就施以笞刑,令京师秩序回复正常。巡关期间,他审察新旧兵饷,内臣没有加礼对待,不顾私情弹劾总兵王威;适逢少量士兵哗变,魏忠贤因此矫诏让他閒住。崇祯初年,朝廷起用吴之仁巡视盐政,修建亹塘;转延建道副使,拒守盗寇。不久升为湖广按察使和左布政使。北京失守,他痛哭去官,行至蒲圻时不吃东西而死。
人物简介
维基
崔育楩,山西平阳府襄陵县人。明末官员,同进士出身。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三甲第一百六十一名进士。崇祯八年(1635年)任山东东明县知县,因丁忧回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字万育。崇祯中举人。后避入闽,授吏部司务,疏陈时政缺失凡数千言,擢延平知府。清兵至,召父老令出城,从容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饶平人。举人。崇祯间曾任沔阳知州。文学优长,熟习吏事,办事干练,宽严交济。以耿直,忤当道而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上慎。崇祯七年进士。有《禹门寺志》。维基
戴英,字育之,号上慎,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应天府乡试举人,七年(1634年)联捷甲戌科进士,通政司观政,八年授户部湖广司主事,十年改山西司主事,蓟州管粮,十一年升福建司员外郎,十二年补户科给事中,奉命督漕淮济,十三年巡视皇城。因弹劾督师杨嗣昌逗留不前,被外任陕西关右道右参议。弘光时起复原官,补兵科给事中,曾参与审视北来太子真伪案。明亡杜门隐居,与山僧相交游,撰有《禹门寺志》六卷。妻子蒋氏。姊戴氏嫁给王家奎为妻,十九岁丧夫,守寡三十多年,崇祯末年被旌表。
人物简介
维基
林逢春(1610年6月26日—1681年),字孟育,号木翁,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林逢春年十二能作文,在县学二十多年,先后为居庠督学张玮、蔡侃、张天麟所重,教授生徒数百人多所成就。崇祯九年(1636年),中式广东乡试举人四十二名,次年(1637年)联捷进士,先在吏部观政,授浙江会稽知县,平均当地九湖患田累赘,调剂各繁忙驿递,让人民悦服,又清理被侵佔的盐税,馀额申报盐运司作为储备。崇祯十二年(1639年),因和上级不合,贬福建汀州照磨,升永定县知县。其县在山中,突然有怪物伤人,他得知后说曰:「邪不胜能正,放心吧。」不久不再听闻怪物伤人。有流寇数千人逼近县城,他召集士民登城擒拿对方首领,县民得以安宁。之后林逢春获上级推荐,升为常州府推官,重申六条要政,改革宿弊、停止侈靡,在浙江提拔王自超、章贞、吴南岱、庄有筠等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升户部主事于浙江督饷,不久改任员外郎。弘光时,迁任池州府知府,不久因病辞官,在龙山乡隐居。门人请求他讲学,有《家乘识乘》、《医书诗韵》、《兰陵鄞江》行世。卒年七十三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7—1710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常熟人,字和卿。明末,负母避乱,遇盗将杀其母,求代得免。性好义,居乡建桥梁,施棺槥,隐居以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2—1685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初名佳胤,字祖锡,一字介岑。以幕宾起家为知县,历官江南安徽布政使,内调太常卿,改光禄寺卿。所居多饯谷要地,常以祛弊为急务,公私均受其利。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二
龚佳育,字祖锡,号介岑,钱塘人。历官光禄寺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方育盛,字与三,桐城人,顺治甲午举人,有《晋楚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