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蜡塌(蠟塌)
邋遢;肮脏。《孽海花》第二十回:“我道是什么书记翩翩 应 阮 才,却原来是 庄寿香 的一封蜡塌八行。”
分類:邋遢肮脏
《國語辭典》:尘埃(塵埃)  拼音:chén āi
1.飞扬的灰土。《礼记。曲礼上》:「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大宋宣和遗事。利集》:「六月初一日,时盛暑,行沙渍中,每风起,尘埃如雾,面目皆昏,又乏水泉。」也称为「尘土」。
2.尘俗。《淮南子。俶真》:「芒然仿佯于尘埃之外,而消摇于无事之业。」《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3.比喻社会的低下阶层。《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有一个梁夫人,能于尘埃中识拔韩世忠。」《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可不是餔啜之徒,感仁兄一饭,盖因我辈钱财轻,义气重,仁兄若非尘埃之中,深知小可,一个素不相识之人,如何肯欣然款纳?」
《國語辭典》:尘土(塵土)  拼音:chén tǔ
1.细小的灰土。《三国演义》第三回:「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池边两行垂柳,杂著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也称为「尘埃」。
2.尘世。唐。沈亚之 送文颖上人游天台诗:「莫说人间事,崎岖尘土中。」
《國語辭典》:污泥(汙泥)  拼音:wū ní
1.稀烂的泥土。《花月痕》第五回:「莲出污泥,烈烈其香。」
2.比喻污秽、恶劣的环境。如:「从小就有优异的表现,固然不错;能够克服万难出污泥而不染,更是难得!」
《國語辭典》:掩鼻  拼音:yǎn bí
掩住鼻子以免闻到浊臭之味。《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哇的一声,呕出许多秽物,伺候的人,大家掩鼻。」
《國語辭典》:污秽(汙穢)  拼音:wū huì
1.肮脏、不洁。《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浣污秽衣服。」
2.脏乱、不洁的东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如是我闻四》:「则破窗尘壁,阒无一人。污秽堆积,似废坏多年者。」
3.拙劣、卑贱。《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臣虽污秽,廉絜无闻,今见覆没,耻痛实深。」
4.玷污、侮辱。《旧唐书。卷一五三。刘乃传》:「苟不能死,以至于斯,宁以自辱膻腥,复欲污秽贤哲乎?」
《國語辭典》:血污(血汙)  拼音:xiě wū
血液沾染的痕迹。《三国演义》第七八回:「伏完、董承等二十馀人,浑身血污,立于愁云之内,隐隐闻索命之声。」《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一个人从屋檐上掉下来,满身血污。」
《漢語大詞典》:不净
(1).不干净,肮脏。 汉 王充 论衡·雷虚:“夫人食不浄之物,以不知有其洿也。”
(2).指心有秽杂之念。晋书·谢重传:“卿居心不浄,乃復强欲滓秽太清耶!”《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因你凡心不浄,中道有退悔之意,因此堕落。”
(3).佛教语。指贪欲之类不清净的行为。 唐 王梵志 《饮酒是痴报》诗:“情知有不浄,岂不岸头行?”
《國語辭典》:混浊(混濁)  拼音:hùn zhuó
1.不清洁、不清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这种混浊不堪的,要算第六泉,那天下的清泉,屈他居第几呢?」也作「浑浊」。
2.比喻社会环境昏乱、黑暗。《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三国志。卷五七。吴书。张温传》:「艳性狷厉,好为清议,见时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欲臧否区别,贤愚异贯。」
《漢語大詞典》:污蔑(汙蔑)
亦作“汚蔑”。见“ 汙衊 ”。
1.以不实之词诋毁他人。2.污秽,肮脏。
《國語辭典》:秽土(穢土)  拼音:huì tǔ
1.肮脏的泥土。
2.佛经中称凡夫所住的烦恼世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七三:「梵天当知,于此秽土护持正法,须臾之间,胜净土中若经一劫或一劫馀所获功德。」
《漢語大詞典》:膻秽(羶穢)
膻秽: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 郭沫若 《女神·湘累》:“你权且让他们一时,你自由的意志,不和他们在那膻秽的政界里驰骋。”
羶穢:1.羶臭污秽。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一马一牛触犬羊之羶秽,不能须臾暂忍。”
(2).旧时亦用以比喻其他民族的入侵或统治所造成的影响。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慨自 明 季凌夷, 韃 妖乘衅,窜入中华。而当时官兵人民,未能共愤义勇,驱逐出境,扫清羶秽。”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革彼羶秽残恶旧政府之命。”
《國語辭典》:腌臜(腌臢)  拼音:āng zāng
1.不乾净。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这是奴的旧扇,血迹腌臜,看他怎的。」《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腌臜点,请大老爷不要嫌弃。」也作「肮脏」。
2.比喻窝囊或恶劣。《水浒传》第七回:「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况我当不得这擦刮,受不得这腌臜,不如死了,与他结个来生缘罢。」也作「肮脏」。
《漢語大詞典》:丑秽(醜穢)
(1).丑恶污秽之行;丑恶污秽之事。常指闺门中的丑行。世说新语·任诞“有人讥 周僕射 ” 刘孝标 注引 晋 邓粲 《晋纪》:“ 瞻 有爱妾,能为新声。 顗 於众中欲通其妾,露其丑秽,颜无怍色。”隋书·宇文智及传:“初以父功,赐爵 濮阳郡公 。蒸淫丑秽,无所不为。”《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或用术迷其家,使他丑秽迭出,愤鬱而死。”
(2).丑陋肮脏。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一人戴破帽曳木履而来,形状丑秽之极。问其门人,曰先生也。”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杜陵 不审,鼓其餘波;嗣后啼飢号寒、望门求索之子,奉为羔雉,至 陈昂 、 宋登春 而丑秽极矣。”
《漢語大詞典》:氛秽(氛穢)
邪恶肮脏之气。比喻战乱。晋书·姚兴载记上:“然后振王威以扫不庭,迴天波以荡氛秽。”北史·崔光传:“ 世祖 雄才叡略,阐曜威灵,农战兼修,扫清氛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