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07
典故
32
词典
374
佛典
1
共407,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一条肠子
羊肠小径
肠泌素
肠绒毛
肠系膜
肠粘连
肠阻塞
肠结核
脱肠
灌香肠
割肠子
坏肠子
大肠癌
大肠菌
大肠炎
《国语辞典》:
一条肠子(一条肠子)
拼音:
yī tiáo cháng zi
比喻彼此心思一致。《
儿女英雄传
》第二一回:「至于她父女两个,心疼那姑娘,舍不得那姑娘,却是一条肠子。」
分类:
彼此
心思
一致
《国语辞典》:
羊肠小径(羊肠小径)
拼音:
yáng cháng xiǎo jìng
形容狭窄曲折的小路。《
红楼梦
》第一七、一八回:「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也称为「羊肠小道」。
分类:
狭窄
曲折
小路
一七
一八
《国语辞典》:
肠泌素(肠泌素)
拼音:
cháng mì sù
食糜进入小肠所引起的激素。能刺激小肠分泌肠液。
分类:
进入
小肠
激素
刺激
分泌
《国语辞典》:
肠绒毛(肠绒毛)
拼音:
cháng róng máo
小肠内壁黏膜。状似绒毛的组织。内含小血管,有吸收养分的作用。
分类:
小肠
黏膜
绒毛
组织
内含
血管
《国语辞典》:
肠系膜(肠系膜)
拼音:
cháng xì mò
悬吊或固著大小肠的腹膜。可分为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及乙状结肠系膜三种。肠系膜虽薄,但甚坚韧,且有血管、淋巴结及神经纤维等分布。
分类:
悬吊
大小
小肠
结肠
《国语辞典》:
肠粘连(肠粘连)
拼音:
cháng nián lián
因细菌感染或化学物质、机械的刺激而导致肠道发炎时,附近会产生小纤维堆积,若无法及时控制,则该纤维的母细胞会和腹腔内的微血管粘合,称为「肠粘连」。为人体的一种自卫功能,在进行腹腔手术时几乎都会发生,但若肠粘的部分太大,则会影响肠蠕动,甚至导致肠堵塞,腹痛如绞而必须再施行手术。
分类:
细菌
感染
化学
物质
机械
刺激
导致
发炎
《国语辞典》:
肠阻塞(肠阻塞)
拼音:
cháng zǔ sè
病名。可分为功能性和机械性肠阻塞。前者因肠平滑肌不能正常蠕动而引起,后者的病因包括肠道狭窄、肠黏连、肠内异物、肠外压迫、疝气、肠扭转及肠套叠等。肠阻塞的症状、体徵及治疗,因病因及发病部位而异,但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水和电解质流失、肠壁坏死、有毒物质进入腹腔及血液等后果。也称为「肠梗阻」。
分类:
病名
功能
机械
《国语辞典》:
肠结核(肠结核)
拼音:
cháng jié hé
病名。因结核杆菌侵入肠部而引起。常继发于肺结核。可分为溃疡性及增殖性两种。前者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与便秘交相发生,后者右下腹可能有块状物或发生肠阻塞的症状。早期抗结核治疗有效,增殖性肠结核则有时须开刀治疗。
分类:
病名
结核杆菌
侵入
发于
肺结核
《国语辞典》:
脱肠(脱肠)
拼音:
tuō cháng
即直肠肠壁经肛门脱出。发生的原因通常有如厕太久或用力过度、骨盆手术、分娩、年老等。如:「控制如厕时间和适当使用泻药,可防止小孩因如厕太久或用力过度而脱肠。」
分类:
直肠
肛门
脱出
原因
有如
如厕
过度
骨盆
手术
分娩
年老
《国语辞典》:
灌香肠(灌香肠)
拼音:
guàn xiāng cháng
将猪肉切碎,加入盐、酒、香料等拌匀后,再灌入洗净的猪肠中,制成香肠。
分类:
猪肉
切碎
加入
香料
拌匀
《国语辞典》:
割肠子(割肠子)
拼音:
gē cháng zi
断绝念头。《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我明日写个合同,教他就千年永世做晁家的人,奉晁家的香火,我也就割去了这根肠子。」
分类:
断绝
念头
《国语辞典》:
坏肠子(坏肠子)
拼音:
huài cháng zi
心地不好。《程乙本红楼梦》第一九回:「我不信他这么坏了肠子,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个值钱的,也是应该的!」
分类:
心地
不好
《国语辞典》:
大肠癌(大肠癌)
拼音:
dà cháng yán
病名。大肠黏膜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和直肠。形成原因不明,或与遗传、饮食习惯有关。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带血和黏液的粪便、体重减轻等。
分类:
病名
大肠
黏膜
恶性肿瘤
结肠
和直
直肠
《国语辞典》:
大肠菌(大肠菌)
拼音:
dà cháng jùn
广义泛指大肠内生长的多种细菌,狭义指大肠杆菌。
分类:
广义
大肠
内生
生长
细菌
狭义
《国语辞典》:
大肠炎(大肠炎)
拼音:
dà cháng yán
病名。多因赤痢菌、沙门菌、病原大肠菌等细菌的感染,与肠管过敏、气候剧变、精神压迫等造成。症状以腹泻为主。一日腹泻十馀次,大便呈水状且半透明,略带黄脓或血丝。还会发烧、呕吐,或激烈腹痛。治疗方法因病而异,主要需补充水分,多吃流质食品。也称为「大肠粘膜炎」。
分类:
病名
多因
沙门
病原
原大
细菌
感染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