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4
词典
1
分类词汇
43
共43,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老汤
脯羞
膻食
肉汁
食炙
烧腊
鲜肉
荤食
荤臊
香肠
雍既
菜场
燎炙
油腥
瘃腊
《國語辭典》:
老汤(老湯)
拼音:
lǎo tāng
燉了很久的肉汤,里面混和著各种香料。《红楼梦》第四一回:「拿一只肥母鸡,靠出老汤来。」
分類:
品茶
腌制
咸菜
肉类
时间
过长
茶汤
《漢語大詞典》:
脯羞
干制的肉类食品。
《
汉书·礼乐志
》
“乾豆上,奏登歌” 唐 颜师古 注:“乾豆,脯羞之属。”
分類:
肉类
食品
《漢語大詞典》:
膻食
指肉类食物。 唐
白居易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
诗:“汗巾束头鬢,羶食熏襟抱。”
分類:
肉类
食物
《漢語大詞典》:
肉汁
用肉类制成的汤汁。 汉
班固
《难庄论》
:“众人之逐世利,如青蝇之赴肉汁也。青蝇嗜肉汁而忘溺死,众人贪世利而陷罪祸。”
《
后汉书·孔融传
》
:“主人有遗肉汁,男渴而饮之。”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御者﹞则去其肉,而以其洎馈之” 唐 孔颖达 疏:“洎者,添釜之名。添水以为肉汁,遂名肉汁为洎。”
分類:
肉汁
肉类
汤汁
《漢語大詞典》:
食炙
食用烧烤的肉类。
《
左传·哀公十五年
》
:“ 召获 驾乘车,行爵食炙,奉 衞侯輒 来奔。”
《
南史·张融传
》
:“ 豫章王 大会宾僚, 融 食炙。”
分類:
食用
烧烤
肉类
《国语辞典》:
烧腊(烧腊)
拼音:
shāo là
一种食品。先将肉类腌渍,再用火烘烤成红棕色的肉制食品。
分类:
一种食品
种食
食品
肉类
腌渍
烘烤
棕色
《国语辞典》:
鲜肉(鲜肉)
拼音:
xiān ròu
鲜洁的肉类。多呈鲜红色,光泽有弹性。如:「鲜肉包子。」
分类:
鲜洁
肉类
鲜红
红色
光泽
弹性
《国语辞典》:
荤食(荤食)
拼音:
hūn shí
含有辛辣、刺激味、肉类、非素食性的食物。如:「他吃斋念佛,不吃荤食。」
分类:
荤食
含有
辛辣
刺激
肉类
素食
食性
食物
《漢語大詞典》:
荤臊(葷臊)
指有辛味的菜与肉类。
分類:
肉类
《國語辭典》:
香肠(香腸)
拼音:
xiāng cháng
用碎肉、香料等填入猪肠制成的食品。《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一碟香肠,一碟盐水虾,一碟水鸡腿,一碟海蜇摆在桌上。」
分類:
切碎
肉类
调味品
适当
配合
合后
《漢語大詞典》:
雍既
古代诸侯行聘礼时,主国送给宾客的较多的粮食、肉类和牲口称为“雍既”。雍,通“ 饔 ”;既,通“ 餼 ”。
《
大戴礼记·朝事
》
:“君亲致雍既,还圭、饗食,致赠、郊送,所以相与习礼乐也。” 孔广森 补注:“雍既即饔餼字。”
分類:
诸侯
行聘
聘礼
主国
送给
宾客
粮食
肉类
牲口
口称
《國語辭典》:
菜场(菜場)
拼音:
cài cháng
集中贩卖蔬菜、杂货等的场所。如:「妈妈每天上菜场买新鲜的菜。」也称为「菜市」、「菜市场」。
分類:
买卖
蔬菜
肉类
副食品
场所
小菜
《漢語大詞典》:
燎炙
(1).一种烹饪法。将肉类等食品放在火上烧烤。
《淮南子·齐俗训》
:“煎熬燎炙,齐味万方。”
(2).烘烤。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
:“民惰窳,少麤履,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
分類:
烘烤
烹饪
肉类
食品
火上
烧烤
《漢語大詞典》:
油腥
借指鱼、肉类食品。 沙汀
《闯关》
一:“他并不觉得自己比那梦想着一点油腥的青年人优越,但他多少感到怅惘。”
分類:
肉类
食品
《漢語大詞典》:
瘃腊(瘃臘)
鱼肉类腊制品。 北魏
贾思勰
《
齐民要术·脯腊
》
:“用鹅、雁、鷄、鸭、鶬、鳵、鳧、雉、兔、鸽、鶉、生鱼,皆得作……亦名‘瘃腊’。”
分類:
鱼肉
肉类
制品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