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七
傅肇修,字砥人,仙溪人。咸丰辛酉拔贡。有《醉竹园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6 【介绍】: 清广西贺县人。咸丰十一年以廪生从军。转战鄂陕川境,与石达开军为敌。又镇压黔西苗、教起事。光绪初官至贵州巡抚。坐事革职。卒后,开复革职处分。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八
林肇元,字贞伯,贺县人。诸生,官至贵州巡抚。

人物简介

维基
梁肇煌(1827年—1886年),广东广州府南海县黄埔村人(今属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十三行天宝行行主梁经国之孙。进士出身。
李宗邺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宗邺,字肇泌,贵州贵阳人,同进士出身。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三甲七十名,曾官浙江安吉县知县、江西知县。

人物简介

黄鹄山志
字崧生,临邛人。道光丁未进士,翰林院编修。
维基
伍肇龄(1829年9月13日—1915年5月29日),字椿年,号崧生。四川邛州(今邛崃)人,晚清翰林、官员、教育家。进士出身。伍肇龄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张之万榜二甲二十三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咸丰三年乞假回籍,主讲九峰、鹤山、川南、尊经、锦江各书院,光绪二十九年重与恩荣宴,赏给侍讲衔,光绪三十三年赏给侍讲学士衔,民国4年5月2日,袁大总统特给硕德耆年匾额并福寿字各一方,夏历四月十六日(5月29日)病故,享年八十九。。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肇兴(1831~?),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夜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经过,题为《咄咄吟》,乃台湾重要的历史文献。同治三年(1864)事平,陈肇兴返回乡里,设帐授学,门生有杨馨兰、杨春华、吴德功、许尚贤等,多为俊才之士。著有《陶村诗稿》六卷,并《咄咄吟》二卷合刊。  陈肇兴的《陶村诗稿》写至戴案结束止,由此作可见清代中叶崛起的台湾士子,思想取向与价值判断。不仅有个人心灵世界及理想抱负的抒写,诗作的关怀重心亦往往与生民百姓密切相关。在形式上,陈氏习惯以长篇歌行来抒怀、言志,诗作风格雄健豪迈。门人吴德功在《陶村诗稿》序文中谓,肇兴之诗胎息于杜甫,可视为清中叶台湾文坛之「诗史」。《陶村诗稿》最早由门人林宗衡等校刊,光绪四年(1878)夏季初刻,乙未之役,版毁于兵燹。后彰化人杨珠浦在大正元年(1912)得抄本于书肆,遂于昭和二年(1937)重刊。民国五十一年(1962)台湾文献丛刊本据杨抄本排印;1971年郑喜夫以连横所藏原刊本为底本〖编者按:据连横《台湾诗荟》创刊号〈遗集待刊预告〉云:「彰化陈伯康孝廉著有《陶村诗稿》八卷,版久毁失,印本亦亡。全台仅存二部,一在余处,一为云林黄君丕承所藏。」〗,另以杨氏本、文丛本合校,是为郑校本。1992年龙文出版社据杨珠浦本重印,而将郑氏校本标注于眉批以供参考,编为「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集第四册。以下作品以杨珠浦版本(以下简称「杨本」)为底本,郑校本(以下简称「郑本」、「郑注」)为辅,进行编校。(施懿琳撰)
陶村诗稿·林序
余生也晚,不获于伯康先生之古香楼而修士相见礼,仅于先生之门下士藉悉其为人,有践绳之节;并读其遗著数篇,爱其质不过朴、丽不伤雅,洵足以光扬缉熙,昭章元妙。然卷帙无完,究不能窥其全豹为憾!近有杨君珠浦者,抱先生之遗集过务滋园而告之曰:『此前清道、咸间陈伯康孝廉之遗著也;惜版已散佚,特为之抄而存之』。余喜而浏览,如见故人。读至七、八卷,觉当日戴万生之乱状历历如现,可藉以知台湾往昔之史迹;其关系于文献,固不少矣。杨君并言欲翻印以存于世;笃矣乎仁者之情,近今罕觏。此不独伯康先生之幸,亦吾台文献保存之幸也。韩昌黎答崔立之书,尝谓『发潜德之幽光』;杨君其有焉。故为加墨简端,表而出之。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夏,树德村人林耀亭撰于守拙山房。
陶村诗稿·陈肇兴先生略传
陈肇兴先生,字伯康,彰化人。少颖悟,抱豪胆;事亲至孝。曾入邑庠。道光季年,翰林高鸿飞先生署彰化县;提倡风雅,乃聘廖春波先生长白沙书院主讲,以诗赋文课士,高县主躬莅讲席。是以文化大兴,士竞吟咏,就中陈肇兴先生为杰出。先生咸丰八年举于乡;颜所居曰古香楼,读书歌咏以自娱。 迨同治元年戴万生变,先生慨然投笔从军。彰城陷,只身冒险逃入集集。日则奋练强悍民番,援官军、诛叛逆;夜则秉烛赋诗,追悼阵亡将士,语多忠诚壮烈。事平,不仕;设教于里,时雨化人,桃李争妍,而杨馨兰、杨春华、林宗衡、许尚贤,俱列门墙。于是相谋刊此「陶村诗稿」,以惠后学。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彰化杨珠浦辑叙。
陶村诗稿·杨记
「陶村诗稿」共八卷,系磺溪陈肇兴先生壮年时所作也;贵写实、尚平易。余二十五年前,偶然得之书笥;回环三复,不求甚解。民国八年,请示于吴德功先生;先生喜出望外,详为说明:『此卷乃台湾诗学之结晶,现存殆无完本;卷中虽有蛀失,当为补记』。至十年,阅毕;告曰:『好自珍藏』!余以是更加爱惜。屡思翻版,踌躇莫进。此次受林耀亭先生及乡中父老之怂恿,乃决意付印重刊,以公同好,藉以保存台湾地方文学之一助,亦可以谢故吴德功先生指导后学之劳也。爰为之记。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秋,杨珠浦记于南屯爱仁医院。
陶村诗稿·题词
一 一卷新诗百感生,经年避寇赋长征;壮怀不作偷安计,又向桃源起义兵。 二 数载书生戎马间,杜陵史笔纪瀛寰;采风若选「东征集」,咄咄吟中见一斑。 三 浣花溪畔少陵祠,绝代诗才赋乱离;谁料千年才更出,有人继和「北征」诗。 荆楚陈懋烈芍亭顿首拜题。

人物简介

维基
胡俊章(1836年—1906年),原名多春,字效堂、效山、效三、肇鸿,号笑山、彦升,别号燕笙,晚号驻春老人,汉军正蓝旗人(家族属正蓝旗汉姓满洲旗人),籍奉天铁岭。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工诗,善书,通目录学和校勘学。乡试榜名多春,后更名俊章。16岁时中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顺天乡试举人(时隶正蓝旗汉军德英额佐领下),初任国史馆 (清朝)誊录官,后在京师以诗课授徒二十余年。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进士第三甲,授工部主事,同年改工部郎中,参与编修《钦定工部则例(光绪朝)》。八年(1882),任户部广西司郎中。十三年(1887),改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六年(1890),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十七年(1891),改户科给事中,担任《钦定台规》(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总阅官进士延煦 (清朝宗室),分校官同榜进士贵贤)。十九年(1893),转工科给事中,后任工科掌印给事中。二十四年(1898)戊戌,补授户科掌印给事中。二十五年(1899),简放陕西延榆绥道(治所在今榆林市)。二十六年(1900)庚子改陕西粮道(驻西安),同年以病乞休。从陕西任上退休后,胡俊章去了杭州、苏州,中途在湖北武昌停留访友(可能拜会亲戚、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两人系咸丰二年(1852)壬子顺天乡试同榜;或者亲家、时任武昌府同知的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杨长坦,即翰林杨钟羲之父;或者诗友、时任湖北巡抚的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住在武昌兰陵街。他在途中写给好友镶白旗蒙古延清的诗中写道:“今年宦长安,天旱久不雨。长安十万家,无麦无禾黍。......因之减粮价,欢欣遍蓬户。......小寓兰陵街,雨雪滞庭宇。我欲诘天心,界限太分割。将雨移长安,绝长短可补。万民乐丰年,岂止富仓庾”(见延清《庚子都门纪事诗》)。晚年(1900-1906)就养吴中(苏州),与俞樾、汪鸣銮、陆元鼎、镶白旗满洲恩寿(字艺棠)、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字云伯,号月汀)唱和最久(俞樾癸卯1903年诗注记,“俞与诸君子皆有年世谊”)。为俞樾的著书校阅。据俞樾,“[胡效山(胡俊章)]少年时文名颇盛,在都下以授徒为业,门下多贵显者。今溥玉岑(溥良)尚书即其一也”(引自《春在堂楹联录存(五)》)。购得阮元《两浙輶轩录》抄本,与俞樾各享一半。俞樾在1906年《胡效山观察俊章挽词》中写道:“安定先生松柏姿,岁寒标格最堪思。人钦京国知名早,我恨苏台把臂迟。……居易方欣交梦得,伯牙何意失钟期”(引自《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另有俞樾写给胡俊章的《俞曲园先生手札》(手稿本)现藏于日本中央图书馆古书资料库(曾由日本诗人会津八一收藏)。胡俊章在咸丰八年戊午(1858)(?)孟秋二十二岁时的一首书法无题诗写道:“秋风凌古渡,夕日下荒基。铜雀久飞去,君王安再来。至今松柏语,犹杂管弦哀。呜咽漳河水,东流无从回”。与咸丰六年进士、监察御史钟孟鸿交友,于同治三年甲子(1864)赠书法行书节录《文心雕龙》、楷书节录《小园赋》。与光绪十五年进士、监察御史杨深秀友善。光绪十九年(1893),与儿玉瀛、侄玉泽、正白旗宗室恩煦(与玉瀛光绪八年壬午顺天乡试同榜,阖家殉难于庚子国变,其胞兄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宗室恩景)、正蓝旗宗室毓隆(其父进士宗室溥良)及友杨深秀等作诗跋于冀以和的《乐天园山池记》(此园林位于山西介休)。与儿、侄曾同时作诗跋于友人镶白旗蒙古延清(字子澄)收藏的一幅清代画家张士保于1865年画的《太常仙蝶图》,胡俊章的题诗写道:“容台深处是仙家,绿醉酣红阅岁华。果与寻常胡蝶异,年年修到见梅花。飞来两度画堂东,红杏香探及第风。一任仙衣能变幻,庐山真面在图中”。为延清的《锦官堂试帖》(1885)作序(胡俊章之子胡玉瀛参校)。任职工部期间,曾负责监修北京紫禁城城垣修复工程(据《翁文恭公日记》)。在京长期参加并主持“绚秋诗社”,诗友有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杨佳氏宜振(胡俊章师从宜振)、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大兴范德馨(字桂山,号小岩,同治元年壬戌科进士)、正红旗蒙古萨尔图氏百勤(字铁岩,同治乙丑科进士,妻正蓝旗蒙古玛拉特氏松筠之孙女)、镶白旗满洲彦佳氏玉瓒(胞叔敬和)、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诗社活动地点有东城法华寺 (北京法华寺街)(据奭良《野棠轩文集》)。胡俊章在京师授课的学生包括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正蓝旗宗室溥良(载《顺天乡试同年齿录:光绪元年乙亥恩科》),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榜眼、正蓝旗宗室寿耆(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据奭良《野棠轩文集》),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翰林大兴王祖光(字莲孙)之弟王观光(字莲汀)(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家族世系《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洲旗分内的尼堪姓氏(hala)旗人,在康熙朝之前,多任八旗参领、佐领;从康熙朝至乾隆朝,多任内务府御前侍卫、满洲副都统和怡亲王府佐领;在乾隆朝,出文、武科举人;道光朝至光绪朝,连中五位文科进士。
唐肇午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唐肇午,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89名。殿试登进士3甲第111名。同年五月(6月3日),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
胡肇智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1871 【介绍】: 清安徽绩溪人,字季临,号霁林。道光拔贡,授吏部七品小京官,同治间官至吏部左侍郎。为考功司主事时掌选司印,办事秉公,不阿不私,杜绝请托。
谭肇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谭肇松,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49名。同年五月,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黄肇宏,湖北省武昌府大冶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年,会试第60名;殿试登进士二甲139名。光绪十年,担任陕西宝鸡县知县,期间重视教育,修建宝贤学社。
李肇庚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肇庚,湖南省长沙府长沙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47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伦肇纪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伦肇纪,甘肃省凉州府武威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53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任陕西栒邑县知县,任内曾修文庙。
李肇南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肇南,云南镇雄州人。同治十年辛未科进士,官至宣化知府。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光绪帝西逃途中经过宣化,李肇南献千金。刚毅傲慢,肇南忍让,随后趁谒见慈禧太后的时候禀告刚毅误国,包庇乱民,其罪最大。慈禧不悦,肇南终被罢官。
王肇修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肇修,山东省沂州府费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68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