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3,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掊聚
千人聚
燕聚
华聚
聚薪
毕聚
土聚
天聚
陵聚
鳞聚
雅聚
营聚
围聚
秀聚
聚藻
《漢語大詞典》:掊聚
聚敛;搜括。 宋 李纲 《乞正李宏擅杀马友典刑奏状》:“虽胁制官吏,搔扰百姓,掊聚钱粮,赡养徒众,不无过恶,然实未见有背负朝廷之迹。”宋史·食货志下八:“自 唐 室藩镇多便宜从事,擅其征利,以及 五季 ,诸国益务掊聚财货以自赡,故征算尤繁。”
分類:聚敛搜括
《漢語大詞典》:千人聚
陵园名。汉书·外戚传上·孝武卫皇后“ 宣帝 立,乃改葬 卫后 ” 唐 颜师古 注:“葬在 杜门 外大道东,以倡优杂伎千人乐其园,故号 千人聚 。其地在今 长安 城内, 金城坊 西北隅是。” 宋 陈师道 《离頴》诗:“河市 千人聚 ,寒江百丈牵。” 宋 陈师道 《还里》诗:“向来 千人聚 ,一老独徜徉。”
分類:陵园
《漢語大詞典》:燕聚
相聚宴饮。
分類:相聚宴饮
《骈字类编》:华聚(华聚)
兰谱:观堂主色白,七萼,干红,华聚如簇,叶不甚高,妇女多簪之。 华严经:此世界西北,次有国土,名曰知足。彼称如来,或号华聚,或号栴檀盖,或号莲华藏,或号超越诸法,或号法显、或号次超,或号善净盖、或号离垢善根,或号善言、或号专念法,或号五法藏。大方等陀罗尼经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华聚,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当以何法敕彼袒荼罗?
又是时,华聚菩萨既赞佛已,忽然不现。即往西方娑婆世界。到祗陀林中。见雷音比丘为九十二亿天魔波旬所蔽。尔时,华聚菩萨语袒荼罗言:汝今云何欲坏此比丘善根因缘耶?我又时华聚菩萨忽来我所,我亦不觉如是菩萨来到 所降魔怨已,我即忽然顾视四方,见华聚菩萨在我前立,复见十方诸佛各乘七宝莲华在虚空中,见诸魔王义手合掌,恭敬围绕华聚菩萨。 佛说万佛名经:南无华聚佛,不大宝积,经彼极乐界 晨朝时,周遍四方,和风微动于逆不乱,吹诸杂华种种香气,其香普熏,周遍国界。一切有情为风触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其风吹动七宝树林,华飘成聚,高七人量,种种色光照耀佛土。譬如有人以华布地,手按令平,随杂色华间错分布,彼诸华聚亦复如是,其华微妙,广大柔软,如兜罗绵,若诸有情足蹈彼华没深四指,随其举足还复如。初,过晨朝已,其华自然没入于地。旧华既没,大地清净,更雨新华,还复周遍。如是日中时、晡时,初中复夜飘华成聚,亦复如是。
《韵府拾遗 真韵》:聚薪
路史发挥:秦之西有义渠之国,其亲死,聚薪积而焚之,熏则烟上,谓之登霞。
《漢語大詞典》:毕聚(畢聚)
见“ 毕陬 ”。
《漢語大詞典》:毕陬(畢陬)
亦作“ 毕聚 ”。 月名。指农历得甲的正月。尔雅·释天:“月在甲曰毕……正月为陬。” 郝懿行 义疏:“正月得甲为毕陬也。”《史记·历书》:“月名‘毕聚’。” 司马贞 索隐:“聚,音娵……月,雄在毕,雌在訾,訾,訾娵之宿。”
分類:农历正月
《骈字类编》:土聚
周语:灵王二十二年,榖、洛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谏曰: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
《漢語大詞典》:天聚
天所聚合者。指一国之财产,人众。国语·晋语四:“苟 姬 未絶 周 室,而俾守天聚者,必 武 族也。” 韦昭 注:“聚,财众也。”
《漢語大詞典》:陵聚
积聚如山。形容多。文选·扬雄〈羽猎赋〉:“创淫轮夷,丘累陵聚。” 李善 注:“丘累陵聚,言积兽之多也。”
分類:积聚如山
《漢語大詞典》:鳞聚(鱗聚)
鳞集。 汉 应瑒 《车渠碗赋》:“若其众色鳞聚,卓度诡常,絪緼杂错,乍圆乍方。”
分類:鳞集
《漢語大詞典》:雅聚
犹雅会。 明 袁宏道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震旦同参少, 长安 雅聚难。”《孽海花》第三回:“夕阳已要西下,诸君还有雅聚,老夫先此失陪了。”
分類:雅会
《漢語大詞典》:营聚(營聚)
(1).置办储备。 宋 司马光 《训俭示康》:“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2).聚敛;搜刮财物。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历任官吏竞相营聚,有的贪污所积,多至万金。”
《高级汉语词典》:围聚  拼音:wéi jù
从四周聚拢来
分类:围聚
《分类字锦》:秀聚
陈瓘 秀聚亭诗 晓色春风里,维舟一小亭。看山浑不倦,待得雪峰青。
分类:亭榭
《国语辞典》:聚藻  拼音:jù zǎo
植物名。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属,多年生沉水草本。生沼泽、池塘中。茎丛生或单立,圆柱形。沉水叶三至四枚轮生,篦状细裂,裂片线形。夏秋之际,顶生穗状花序,花无梗,雄花红色,雌花花瓣不存。果卵状球形,成熟时裂为四个分果片。也称为「水蕴草」、「穗状狐尾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