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联缀(聯綴)
连结、组合在一起。《周礼·天官·太宰》“以九两繫邦国之民” 汉 郑玄 注:“繫,联缀也。” 唐 李商隐 《与陶进士书》:“久羡怀藏,不敢薄贱,联缀比次,手书口咏。” 明 唐顺之 《雁训》:“一纵一横,乍合乍分,既错落而成点,亦联缀而为画。”《西游记》第七二回:“遇穀粒手拈入口,逢丝缕联缀遮身。”
《漢語大詞典》:系属(繫屬)
(1).联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精若是石,不得有光,性质又重,何所繫属”易·繫辞上“圣人设卦观象,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唐 孔颖达 疏:“卦象爻象,有吉有凶。若不繫辞,其理未显,故繫属吉凶之文辞於卦爻之下,而明此卦爻吉凶也。” 郭沫若 《屈原简述》:“太阳、月亮和星星究竟何所系属,它们都不掉下来?”
(2).羁縻笼络。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如此百方体悉,庶足繫属其心。”
《漢語大詞典》:联累(聯累)
联缀。 唐 柳宗元 《柳宗直〈西汉文类〉序》:“若开羣玉之府,指挥联累圭璋琮璜之状,各有列位,不失其序。”
分類:联缀
《國語辭典》:榆荚(榆莢)  拼音:yú jiá
1.汉代钱名,即荚钱。重三铢,钱面有「汉兴」二字。见《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
2.榆树在春季结成的果实。清。陈维崧定风波。蝴蝶成团榆荚飞〉词:「蝴蝶成团榆荚飞,轻狂恰称五铢衣。」
《國語辭典》:羽葆  拼音:yǔ bǎo
仪仗中用鸟羽联缀装饰的华盖。《礼记。杂记下》:「司马执铎,左八人,右八人,匠人执羽葆御柩。」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备仪仗羽葆鼓吹,葬于国东十里盘龙冈。」
《漢語大詞典》:翠葆
(1).帝王仪仗的一种。以翠羽联缀于竿头而成,形若盖。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诗:“翠葆随风,金戈动日。” 宋 史浩 《满庭芳·立春词时方狱空》词:“知是东皇翠葆,飞星汉、来止人间。”
(2).作为天子的代称。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参见“ 羽葆 ”。
(3).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嫩嵐滋翠葆,清 渭 照红妆。” 宋 欧阳修 《送赵山人归旧山》诗:“ 屈 贾 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 明 徐渭 《宣府槐龙篇》:“乘凉翠葆颯,撑暑碧油烘。”
《國語辭典》:羽葆  拼音:yǔ bǎo
仪仗中用鸟羽联缀装饰的华盖。《礼记。杂记下》:「司马执铎,左八人,右八人,匠人执羽葆御柩。」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备仪仗羽葆鼓吹,葬于国东十里盘龙冈。」
《漢語大詞典》:联珠(聯珠)
(1).连串的珍珠。喻诗词联缀之美。 唐 吕温 《联句诗序》:“属物合篇,联珠迭唱。” 唐宣宗 《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2).喻美好事物相连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未几,五魁报至,则四生已各冠其经,如联珠然。”
(3).文体名。即连珠。相传兴于 东汉 。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连珠’或作‘联珠’。”
《國語辭典》:铁板(鐵板)  拼音:tiě bǎn
1.铁制的板。如:「铁板烧」。
2.乐器名,打击乐器。将两块半月形的铁板拿在手里,敲打发声。也称为「铁绰板」。
3.比喻碰到棘手的问题。如:「踢到铁板」。
《漢語大詞典》:珂佩(珂珮)
(1).珂制的佩饰。 唐 顾况 《洛阳陌》诗之二:“珂珮逐鸣騶,王孙结伴游。”旧唐书·职官志二:“凡百僚冠笏、繖幰、珂珮,各有差。”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烟烟湾湾,珂珮珊珊,冷清夜静水寒,可正是渔人江上晚。”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遥想 长安 珂珮客,火云夹日炙雕鞍。”
(2).螺蛤介壳联缀而成的腰带。太平御览卷九四八引《云南记》:“ 新安 蛮妇人於耳上悬金环子,贯瑟瑟,帖於髻侧;又腰以螺蛤,联穿繫之,谓之珂珮。”
(3).比喻雨点。
《國語辭典》:组甲(組甲)  拼音:zǔ jiǎ
1.用丝带连结皮革或铁片而成的甲衣。《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马衍组甲厉兵,合什为伍。」
2.甲兵、军队。《左传。襄公三年》:「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南朝梁。江淹〈北伐诏〉:「可遣使某官组甲十万,铁骑千马。」
《漢語大詞典》:九两(九兩)
周礼中诸侯联缀万民,不使其离散的九项政治措施。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繫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藪,以富得民。” 郑玄 注:“两,犹耦也。所以协耦万民。” 贾公彦 疏:“使诸侯与民相合耦而联缀,不使离散,有九事,故云以九两繫邦国之民也。”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且 震旦 为学者常詻詻与官立庠序反对,纵校官有长蓻,犹刳心致死以争之,此则一统长久,民不繫於九两之效也。”
《漢語大詞典》:骈骈(駢駢)
(1).繁盛貌。 唐 欧阳詹 《回鸾赋》:“振振駢駢,殷殷闐闐。”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公在西囿,草木駢駢。”
(2).联缀并行貌。 唐 李贺 《相劝酒》诗:“来 长安 ,车駢駢。”
《漢語大詞典》:条系(條繫)
逐条联缀。 清 季逊之 《〈三朝野纪〉序》:“此固野纪耳。吾但条繫事件,随日杂书,语无粉饰,文无编次。”
分類:逐条联缀
《漢語大詞典》:联辞(聯辭)
联缀辞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至於诗人偶章,大夫联辞,奇偶适变,不劳经营。”此指左传国语所记列国大夫朝聘应对之辞。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
《漢語大詞典》:借宫
北曲的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在杂剧的套数中有时借用相近宫调的曲子入套,称为借宫。散曲的套数不借宫。如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套数的曲调是正宫,但其所用曲子中属于正宫的只是前面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等几支;后面的《上小楼》《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等属于中吕宫,《耍孩儿》《煞》(包括《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等属于般涉调。这种现象,即称借宫。参阅 元 周德清 中原音韵、 涂宗涛 《诗词曲格律纲要》第三章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