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5,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庶职
职秩
褫职
清职
非职
摄职
二职
世职
武职
涖职
台职
外职
夺职
遵职
宰职
《漢語大詞典》:庶职(庶職)
普通官职。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孟子二:“ 子柳子 思为臣”:“为臣与为政相对,为政谓为正卿,为臣谓为庶职。”
《漢語大詞典》:职秩(職秩)
职位与官俸。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王子朝 因旧官百工之丧职秩者,与 景 灵 之族以作乱。”孔丛子·陈士义:“ 子顺 相 魏 ,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者,诸丧职秩者不悦,乃造谤言。”
分類:职位官俸
《國語辭典》:褫职(褫職)  拼音:chǐ zhí
革职、免职。如:「他因挪用公款,遭褫职处分。」
分類:去官官职
《漢語大詞典》:清职(清職)
(1).清高体面的职位。宋书·王锡传:“﹝ 锡 ﹞少以宰相子,起家为员外散骑,歷清职,中书郎,太子左卫率, 江夏 内史。”《水浒传》第六回:“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至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得做。”《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若肯还俗出仕,下官当力荐清职。”
(2).犹清识。明白事理。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 辛宪英 之清职,岂不胜于昏愚之 曹爽 而足参谋议!”
《漢語大詞典》:非职(非職)
非其职守,不是职权范围内的事。 唐 韩愈 《丰陵行》:“墓藏庙祭不可乱,欲言非职知何如。”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臣又有非职之言大於此者。”
《漢語大詞典》:摄职(攝職)
代理官职。 南朝 梁 周兴嗣 《千字文》:“学优登仕,摄职从政。”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且 汴州 关东 衝要,地富人繁,臣既不至治所,徒令他人摄职,何异空城!”
《骈字类编》:二职(二职)
唐 卢纶 送元赞府重任龙门县 二职亚陶公,归程与梦同。
《漢語大詞典》:世职(世職)
世代承袭的职位。宋史·范纯仁传:“﹝ 纯仁 ﹞过闕入对, 神宗 曰:‘卿父在 庆 著威名,今可谓世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文武互任:“至於郎中员外佐领世职,有时以武迁文,有时以文迁武,其文武兼管者,比比而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你也是个长子了,我将来得了世职,也是你袭的。”
《國語辭典》:武职(武職)  拼音:wǔ zhí
凡是武官均称为武职。相对于文职而言。《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自从我祖父手里就了武职,便讲究些兵法阵图。」
《高级汉语词典》:涖职
到职
《骈字类编》:台职(台职)
后汉书郑弘传:旧制,尚书郎限满补县长、令史、丞尉。弘奏以为台职虽尊,而酬赏甚薄,至于开选,多无乐者。请使郎补千石令史为长。帝从其议。宋史吕诲传:郊庙礼毕,复申前议,七上章,不听,乞解台职,亦不听。
《漢語大詞典》:外职(外職)
指地方职务。与中央职务相对。北史·李谔传:“上谓羣臣曰:‘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 李諤 陈十二策,苦劝不许,朕遂决意在内,今此事业, 諤 之力也。’”
分類:职务中央
《國語辭典》:夺职(奪職)  拼音:duó zhí
免职。如:「他只因一点小错,就被夺职了。」《宋史。卷四四。理宗本纪四》:「甲戌,诏前福建漕臣高斯得已夺职镌官。」
分類:削职免职
《漢語大詞典》:遵职(遵職)
亦作“ 遵軄 ”。 遵守职分。史记·三王世家:“臣 青翟 、臣 汤 等宜奉义遵职,愚憧而不逮事。”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赞:“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 宋 沈遘 《入内东头供奉官綦元亨可内殿崇班制》:“其往遵軄,毋弃前効。”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窃惟 淳熙 中,天下治安,天子恭己,羣臣遵职,中都官贵重,留久者尤幸甚。”
《漢語大詞典》:宰职(宰職)
(1).宰相之职。 汉 董仲舒 《诣丞相公孙弘记室书》:“ 仲舒 窃见宰职,任天下之重,羣心所归。”
(2).邑宰之职。 南朝 宋 鲍照 《谢秣陵令表》:“用谢刀笔,猥承宰职,岂是闇儒,所能克任。”
分類:宰相邑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