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1,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莅职
解职
尽职
居职
带职
历职
振职
营职
职清
勤职
职重
职是
禁职
军职
贴职
《漢語大詞典》:莅职(莅職,涖職)
到任;就职。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序:“ 建武 二年,予将南牧,﹝ 沈侯 ﹞见赠五言。予时病,既以不堪莅职,又不获復诗。” 唐 姚合 《酬光禄田卿六韵见寄》:“莅职才微薄,归山路未通。”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四:“国初州郡官属,皆长吏自行奏辟;姓名未闻於朝,已先莅职。”
涖職:到职。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士大夫涖职之初,通亲旧书有‘积弊后良费料理’之语,亦为定本。” 明 宋濂 《李大猷传》:“令闭门习读三月,俟髮长胜冠然后涖职。”
《國語辭典》:解职(解職)  拼音:jiě zhí
辞职。《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玄既还,遇疾,上疏解职,诏书不许。」《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又领本州大中正,顷之解职。」
《國語辭典》:尽职(盡職)  拼音:jìn zhí
尽力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红楼梦》第五六回:「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
《漢語大詞典》:居职(居職)
在职;任职。东观汉记·牟融传:“﹝ 牟融 ﹞居职修治,又善论议。”新唐书·王君廓传:“﹝ 王君廓 ﹞居职不守法度。”
分類:在职任职
《漢語大詞典》:带职(帶職)
本职外兼领他职。《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今臺府局吏、直卫武官及僕隶婢儿取母之姓者,本臧获之徒,无乡邑品第,皆得命议,用为郡守县令,并带职在内,委事於小吏手中。”宋史·王素传:“转工部尚书,仍故职致仕。故事:虽三公致仕,亦不带职,朝廷方新法制, 素 首以端明学士就第。”
分類:本职兼领
《漢語大詞典》:历职(歷職)
谓先后连续任职。《汉书·平帝纪》:“及选举者,其歷职更事,有名之士,则以为难保,废而弗举。”后汉书·陈蕃传:“臣孰自思省,前后歷职,无它异能,合亦食禄,不合亦食禄。” 晋 李密 《陈情事表》:“且臣少仕伪朝,歷职郎署。”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歷职匪父任,嫉邪尝力争。”
《漢語大詞典》:振职(振職)
称职。新唐书·戴胄传:“ 胄 明敏,长於操决,无宿疑。议者美其振职。” 宋 龚鼎臣 东原录:“自来封駮之司,名存而职不振,今 剡 振职矣。”
分類:称职
《漢語大詞典》:营职(營職)
履行职责;从事本职工作。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於主上。” 宋 苏辙 《东轩记》:“旦则復出营职,终不能安於所谓 东轩 者。”
《分类字锦》:职清(职清)
宋史蒲宗孟传为翰林学士兼侍读旧制学士唯服金带宗孟入谢帝曰学士职清地近非他官比而官仪未宠乃加佩鱼遂著为令
分类:职清馆阁
《漢語大詞典》:勤职(勤職)
(1).谓忠于职守,工作勤恳。 唐 常衮 《授韦谔给事中制》:“五年勤职,时谓淹才。”
(2). 清 代考察鉴定官吏的等别之一。《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凡京察,堂官察其属之职而註考焉,一等曰称职,二等曰勤职,三等曰供职。”
《韵府拾遗 肿韵》:职重(职重)
权德舆诗职重油幢推上略
《国语辞典》:职是(职是)  拼音:zhí shì
惟此、因此。如:「职是之故」。
分类:因此
《漢語大詞典》:禁职(禁職)
指翰林院学士等宫廷中的文学侍从官职。旧唐书·韦温传:“寻知制誥,召入翰林为学士。以父职禁廷,忧畏成病,遗诫不令居禁职,恳辞不拜。”
《國語辭典》:军职(軍職)  拼音:jūn zhí
1.指军中职级或类别。如:「他的军职是作战训练官。」
2.泛指军事职位。如:「他戎马一生,以担任军职人员为荣。」
《漢語大詞典》:贴职(貼職)
兼职。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初,公以县之之便闻於上也, 禹锡 方以郎位贴职於计曹。” 宋 刘攽 中山诗话:“ 王益柔 胜之 为馆职,年少意頡頏。 张掞 叔文 亦新贴职,年长而官已高,每羣聚輒居上座。”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仕进:“以他官兼曰贴职。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皆寓崇文院。直馆、直院谓之馆职,以它官兼者谓之贴职。”
分類: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