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1,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下一页
职众
翻译官职
授职灌顶
十地得受职,是阿那含果
燕昭王( 昭王 别称 燕昭 职 )
庄不识(别称 严不职 武强侯 庄 )
庾阐(字 仲初 吉职县男 贞 )
元季方(号 能职 )
苏舜钦(字 子美 号 沧浪翁 )
丁职
黄庭坚(世称 黄山谷、黄九、金华仙伯、在家僧 号 山谷、涪皤、涪翁、山谷道人 行第 九 文节 字 鲁直 )
毕仲游(字 公叔 )
叶祖洽(字 敦礼 )
佛类词典(续上)
职吉蹉职众
翻译官职
授职灌顶
十地得受职,是阿那含果
其它辞典
羊舌职燕昭王( 昭王 别称 燕昭 职 )
庄不识(别称 严不职 武强侯 庄 )
庾阐(字 仲初 吉职县男 贞 )
元季方(号 能职 )
苏舜钦(字 子美 号 沧浪翁 )
丁职
黄庭坚(世称 黄山谷、黄九、金华仙伯、在家僧 号 山谷、涪皤、涪翁、山谷道人 行第 九 文节 字 鲁直 )
毕仲游(字 公叔 )
叶祖洽(字 敦礼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70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羊舌突之子。大夫。晋景公七年,命士会将中军,为太傅,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羊舌职以为此与禹举善人则不善人远事相类。后佐祁奚为中军尉。有子四人:长伯华,次叔向、叔鱼、叔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79 【介绍】: 战国时燕国国君,名职。王哙庶子。子之用事时流亡在韩。燕王哙被杀,赵武灵王派人护送回国。即位后,卑身厚币筑黄金台招纳人才,奋发图强。昭王二十八年,以乐毅为上将军攻齐,入临淄,下齐七十余城。在位三十三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82 【介绍】: 或作严不职。西汉人。以舍人从刘邦起于沛。以骑将入汉,以将军击英布。高祖六年,封武强侯。卒谥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颍川鄢陵人,字仲初。庾东子。幼好学,九岁能属文。怀帝永嘉末,母没于石勒,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西阳王司马羕辟为掾,迁尚书郎。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出奔郗鉴,为司空参军。峻平,赐爵吉阳县男。出补零陵太守,官至给事中。年五十四卒。有诗赋铭颂,今已散佚不全。全晋文·卷三十八
阐字仲初,亮族人。(《世说·文学篇》注引《中兴书》。)永昌中为西阳王羕太宰掾,累迁尚书郎。咸和中参司空郗鉴军事,封吉职县男,拜彭城内史。鉴复请为从事中郎,进散骑常侍,领大著作,出补零陵太守。后以疾徵,拜给事中,复领著作。卒,谥曰贞。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55—约805 【介绍】: 唐河南人。元正子。举明经,调楚丘尉,历殿中侍御史。德宗贞元中,迁度支员外郎,金、膳二部郎中,号能职。顺宗永贞中,为王叔文所排,以兵部郎中使新罗。新罗闻中国丧,不时遣,供馈乏,季方正色责之,闭户绝食待死,乃遣归。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8—1049 【介绍】: 宋绵州盐泉人,字子美,号沧浪翁。苏舜元弟。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少有大志,当天圣中,学者为文多病偶对,独其与穆修好为古文歌诗,一时豪杰多从之游。初以父荫补官,累迁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其才,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杜衍与仲淹主新政,多遭谗陷,舜钦坐售故纸钱召妓乐会宾客除名。流寓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以自适。工诗文,其体豪放,时发愤于歌诗中。又善草书,每酣酒落笔,为时人所传。后为湖州长史卒。有《苏学士集》全宋诗
苏舜钦(一○○八~一○四九),字子美,原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自曾祖起移家开封(今属河南)。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进士(《隆平集》卷六),历任蒙城、长垣县令,入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时杜衍、富弼、范仲淹执政,主持“庆历新政”。苏舜钦为杜衍婿,因进奏院祠神,以出售废纸公钱宴会,为人所劾,以监守自盗罪削职为民,闲居苏州。后复为湖州长史,庆历八年(一○四八)十二月卒(《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一《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年四十一。有《苏学士文集》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苏舜钦诗,以沈文倬点校《苏舜钦集》为底本。沈氏点校本以清康熙中宋荦校定徐惇复刊印本为底本,曾参校清黄丕烈过录何焯校本(简称黄本)、陈乃乾过录何焯校本(简称陈本)、清光绪中李星根等重编校刊十卷本(简称李本)、黄丕烈过录顾广圻校记(简称顾校)、陈乃乾过录钱泰吉校记(简称钱校)等。此次据《全宋诗》体例,对底本校语作若干删节、调整,并据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苏学士集》(简称四库本)予以补正。辑录所得集外诗,另编一卷词学图录
苏舜钦(1008-1048) 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苏易简孙。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庆历革新,见嫉于守旧党,罢职闲居苏州。后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病故。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有词见《花庵词选》。全宋文·卷八七四
苏舜钦(一○○八——一○四八),字子美,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舜元弟。少慷慨有大志,以父荫补太庙斋郎,调荥阳县尉。景祐元年举进士中第,改光禄寺主簿,知蒙城县。丁父忧,居丧于长安。服除,知长垣县,迁大理评事,监在京店宅务。庆历四年,以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以岳父杜衍与仲淹、富弼主新政,为人倾陷,坐用鬻故纸公钱召 妓乐会宾客被劾除名。寓居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益读书,时发愤懑于诗文。八年,复官为湖州长史,同年十二月卒,年四十一。诗文豪健,善草书。有集十六卷。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一《苏君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二《文苑传》四有传。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越州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元丰中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5—1105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叶县尉。神宗熙宁初,教授北京国子监,才能为文彦博所重。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哲宗立,累进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鄂州。章惇、蔡卞劾其所修《神宗实录》多诬,贬涪州别驾,黔州等安置。徽宗即位,起知太平州,复谪宜州。工诗词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论诗推崇杜甫,讲究修辞造句,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开创江西诗派。擅长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有《豫章黄先生文集》等。全宋诗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乾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系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𧦬《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系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迹、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赞、颂(其中多为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为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为第四十九卷。词学图录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江西诗派宗主。宋宋四大书家之一。有《豫章集》、《山谷词》。黄鹤楼志·人物篇
黄庭坚(1045—1105) 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时为校书郎,官至著作佐郎,被贬后出知宣州、鄂州,任涪州别驾,处世泊然不以迂谪为意。其诗立意曲深喜用典,以其格调独特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为江西诗派开山祖师。其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书家。有《山谷集》《豫章黄先生词》等。元祐年间(1086—1094),多次游览黄鹤楼及南楼,曾作《鄂州南楼书事》四首等。其中“江东湖北行画图,鄂州南楼天下无”为黄鹄山南楼自宋以来见称于世的名句。黄鹤楼古碑廊现存诸可权集黄庭坚墨迹字句摹刊而成的“‘燕蝶’联语碑”。全宋文·卷二二七八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庶次子。英宗治平四年举进士第,调叶县尉。神宗熙宁五年除北京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改知吉州太和县,六年调监德州德平镇。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擢起居舍人、秘书丞等。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二年,新党谓其修《实录》「多诬」,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移戎州。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召还,旋又以文字罪除名,羁管宜州。崇宁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庭坚工诗,主学杜甫,开创江西诗派。善草书、行书,列宋四大家。著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外集》、《别集》、《遗文》、《山谷老人刀笔》、《山谷琴趣外篇》等。事迹见黄㽦《山谷年谱》、《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7—1121 【介绍】: 宋郑州人,字公叔。毕仲衍弟。与仲衍同登进士第。哲宗元祐初,任军器卫尉丞。召试学士院,为苏轼所重,擢为第一。加集贤校理、出为河东路提点刑狱,为官清廉。徽宗时,历知郑、郓州,入为吏部郎中。后入党籍,坎□散秩而终。为文雄健博辨,多切事理。有《西台集》。全宋诗
毕仲游(一○四七~一一二一),字公叔,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初以父荫补太庙斋郎,后与兄仲衍同举进士。历霍丘、柘城主簿,知罗山、长水县。哲宗元祐初,除军器监丞,改卫尉寺丞。召试学士院,同试者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九人,仲游擢第一。除开封府推官,出为河北西路、河东路提点刑狱。召权礼部郎中,又出为秦凤路、永兴路提点刑狱,改知耀州,因苏轼党狱调知阆州。徽宗即位,迁利州路提点刑狱,改知郑州、郓州。在淮南转运副使任上入元祐党籍,降监嵩山中岳庙。后出籍,管勾西京留守御史台,提举南京鸿庆宫,致仕。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五。有《西台集》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以为“亦几几乎还其旧矣”。事见宋陈恬《西台毕仲游墓志铭》(《永乐大典》卷二○二○五),《宋史》卷二八一有传。毕仲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三八九
毕仲游(一○四七——一一二一),字公叔,士安曾孙。其先代郡(今山西大同)人,后徙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熙宁三年与兄仲衍同科进士及第,声名籍甚,调寿州霍丘主簿。哲宗继位,召试学士院,苏轼异其文,擢为第一,加集贤校理,提点河东刑狱。上书司马光,谓新法废而可复;上书苏轼,劝其以诗文为戒,均如其虑。徽宗时历知郑、邓二州,京东、淮南转运副使。入元祐党籍,坎𡒄散秩而终。卒于宣和三年,年七十五。见陈恬《毕公墓志铭》(《永乐大典》卷二○二○五)及《宋史》卷二八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敦礼。神宗熙宁三年进士第一。哲宗绍圣中累迁中书舍人、给事中。性狠愎,喜谀附,尝密言王圭于册立时有异论,圭遂追贬。坐举王回出知济州,徙洪州,以牟利黩货闻。曾布引为吏部,布罢而出知定州。徽宗政和末卒。全宋诗
叶祖洽,字敦礼,邵武(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除集贤殿校理。三年,提点淮南西路刑狱(同上书卷三九一、四一四)。七年,知海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六)。绍圣中,入为左司郎中、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元符二年(一○九九),知济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八)。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以曾布荐,为吏部侍郎(《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四三)。布罢,黜提举建州武夷山冲佑观(同上书职官六七之三八)。久之,起知洪州,改亳州。政和末,卒。《宋史》卷三五四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二七一
叶祖洽,字敦礼,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熙宁三年策进士第一,签书奉国军判官,判登闻鼓院,知湖州。元祐中历职方、兵部员外郎,加集贤校理,进礼部郎中。因对策讪及宗庙,出提点淮西刑狱。七年知海州。绍圣中入为左司郎中,起居郎,累迁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侍郎、权吏部尚书。元符二年出知济州,徙洪州,改瀛州。崇宁元年入为尚书吏部侍郎,旋罢,为集贤殿修撰,提举建州武夷山冲佑观,出知定州。大观元年十二月再知洪州,改亳,加徽猷阁直学士。政和末,卒。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职官六七之三八,《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职吉蹉
【佛学大辞典】
(杂语)译曰治疗。唯识述记六末曰:「职吉蹉Dikitsa%是治疗义,毗职吉蹉Vicikisa%是疑义。」
(杂语)译曰治疗。唯识述记六末曰:「职吉蹉Dikitsa%是治疗义,毗职吉蹉Vicikisa%是疑义。」
职众
【佛学大辞典】
(杂名)总称法会时带梵呗散华等各职务参于一麻之僧众。又作色众。色为色目之义。
(杂名)总称法会时带梵呗散华等各职务参于一麻之僧众。又作色众。色为色目之义。
翻译官职
【佛学大辞典】
(术语)翻译名义集三曰:「宋僧传云:译场经馆;设官分职,可得闻乎?曰:此务所司,先宗译主,即斋叶书之三藏,明练显密二教者。是也,次则笔受者,必言通华梵,学综有空。相问委知,然后下笔。西晋伪秦已来,立此员者,即沙门道含玄赜,姚嵩聂(女涉切)承远父子。至于帝王执翰,即兴梁武太后中宗,又谓之缀文也。次则度语,正云译语,亦名传语。传度转令生解矣,如翻显识论,沙门战陀译语,是也。次则證梵本者,求其量果,密以證知,能诠不差,所显无谬矣。如居士伊舍罗,證译毗奈耶梵本,是也。至有立證梵义一员,乃明西义得失,贵令华语下,不失梵义也。复立證禅义一员,沙门大通曾充之。次则润文一位,员数不恒,令通内外学者充之,良以笔受在其油素,文言岂无俚俗,傥不失于佛意,何妨刊而正之。故义净译场,李峤韦嗣立卢藏用等二十馀人。次文润色也。次则證义一位,盖證己译文所诠之义也。如译婆沙论,慧嵩道朗等三百人,考證文义,唐复礼累场充其任焉。次有梵呗者,法筵肇启,梵呗前兴,用作先容,令生物善。唐永泰中,方闻此位也。次有校勘,清隋彦琮覆疏文义,盖重慎之至也。次有监护大使,后周平高公侯寿为总监检校,唐房梁公为奘师监护,相次观杨慎交杜行顗等充之,或用僧员,则隋以明穆昙迁等十人,监掌翻译事,诠定宗旨也。」
(术语)翻译名义集三曰:「宋僧传云:译场经馆;设官分职,可得闻乎?曰:此务所司,先宗译主,即斋叶书之三藏,明练显密二教者。是也,次则笔受者,必言通华梵,学综有空。相问委知,然后下笔。西晋伪秦已来,立此员者,即沙门道含玄赜,姚嵩聂(女涉切)承远父子。至于帝王执翰,即兴梁武太后中宗,又谓之缀文也。次则度语,正云译语,亦名传语。传度转令生解矣,如翻显识论,沙门战陀译语,是也。次则證梵本者,求其量果,密以證知,能诠不差,所显无谬矣。如居士伊舍罗,證译毗奈耶梵本,是也。至有立證梵义一员,乃明西义得失,贵令华语下,不失梵义也。复立證禅义一员,沙门大通曾充之。次则润文一位,员数不恒,令通内外学者充之,良以笔受在其油素,文言岂无俚俗,傥不失于佛意,何妨刊而正之。故义净译场,李峤韦嗣立卢藏用等二十馀人。次文润色也。次则證义一位,盖證己译文所诠之义也。如译婆沙论,慧嵩道朗等三百人,考證文义,唐复礼累场充其任焉。次有梵呗者,法筵肇启,梵呗前兴,用作先容,令生物善。唐永泰中,方闻此位也。次有校勘,清隋彦琮覆疏文义,盖重慎之至也。次有监护大使,后周平高公侯寿为总监检校,唐房梁公为奘师监护,相次观杨慎交杜行顗等充之,或用僧员,则隋以明穆昙迁等十人,监掌翻译事,诠定宗旨也。」
授职灌顶
【佛学大辞典】
(修法)密教之授职灌顶,如上所说二种灌顶中之传教灌顶也。显教于等觉菩萨说之。七卷楞伽经二曰:「得此智已,知无境界,了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欢喜,次第渐进,乃至善慧及以法云。诸有所作,皆悉已办。住此地已,有大宝莲华王。众宝庄严,于其华上。有宝宫殿,状如莲华。菩萨往修幻性法门之所成就,而坐其上。同行佛子,前后围绕。一切佛刹所有如来,皆舒其手。如转轮王子灌顶之法而灌其顶,超佛子地,获自證法,成就如来自在法身。」六十华严经二十七曰:「尔时,诸佛及大菩萨,知某世界某甲菩萨摩诃萨行如是道成就受职。即时十方无边菩萨乃至住九地者,皆来围绕。(中略)于金刚庄严胸出一大光明,名破魔贼。无量百千万光,以为眷属,照十方世界。(中略)照一切世界已,集在虚空,示大神通庄严之事。入是菩萨顶,眷属光明,入眷属莲华上诸菩萨顶。(中略)十方一切诸佛光明,入是菩萨顶时,名为得职,名为入诸佛界,具佛十力,堕在佛数。佛子!譬如转轮圣王太子成就王相。转轮圣王令子在白象宝阎浮檀金座,取四大海水,上张罗幔。种种庄严,幢幡妓乐,执金钟香水,灌子顶上,即名为灌顶大王。具足转十善道故,名转轮圣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名灌顶法王。」
(修法)密教之授职灌顶,如上所说二种灌顶中之传教灌顶也。显教于等觉菩萨说之。七卷楞伽经二曰:「得此智已,知无境界,了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欢喜,次第渐进,乃至善慧及以法云。诸有所作,皆悉已办。住此地已,有大宝莲华王。众宝庄严,于其华上。有宝宫殿,状如莲华。菩萨往修幻性法门之所成就,而坐其上。同行佛子,前后围绕。一切佛刹所有如来,皆舒其手。如转轮王子灌顶之法而灌其顶,超佛子地,获自證法,成就如来自在法身。」六十华严经二十七曰:「尔时,诸佛及大菩萨,知某世界某甲菩萨摩诃萨行如是道成就受职。即时十方无边菩萨乃至住九地者,皆来围绕。(中略)于金刚庄严胸出一大光明,名破魔贼。无量百千万光,以为眷属,照十方世界。(中略)照一切世界已,集在虚空,示大神通庄严之事。入是菩萨顶,眷属光明,入眷属莲华上诸菩萨顶。(中略)十方一切诸佛光明,入是菩萨顶时,名为得职,名为入诸佛界,具佛十力,堕在佛数。佛子!譬如转轮圣王太子成就王相。转轮圣王令子在白象宝阎浮檀金座,取四大海水,上张罗幔。种种庄严,幢幡妓乐,执金钟香水,灌子顶上,即名为灌顶大王。具足转十善道故,名转轮圣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名灌顶法王。」
十地得受职,是阿那含果
【三藏法数】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菩萨于第十佛地中,而得受如来职,犹如别、圆二教等觉之位,因借声闻第三果以区别之,故云是阿那含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菩萨于第十佛地中,而得受如来职,犹如别、圆二教等觉之位,因借声闻第三果以区别之,故云是阿那含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