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1,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职任
职司
馆职
所职
旧职
修职
职分
职守
子职
受职
就职
衮职
任职
职贡
不职
《國語辭典》:职任(職任)  拼音:zhí rèn
所担任的职务。《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汉书。卷八二。王商传》:「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國語辭典》:职司(職司)  拼音:zhí sī
1.职务、职位。《左传。成公二年》:「而巩伯实来,未有职司于王室。」《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二首之二》:「祇奉社稷守,恪居处职司。」也作「职掌」。
2.负责任事的官员。《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臣窃见陛下执政以来,阴阳不调,五星失晷,职司不忠,奸党相扶。」唐。李商隐〈韩碑〉诗:「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國語辭典》:馆职(館職)  拼音:guǎn zhí
唐宋时,凡在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等处为直馆、直院等官职,称为「馆职」。《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直馆、直院则谓之馆职,以他官兼者谓之贴职。」。
《漢語大詞典》:所职(所職)
所任的职务。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乞解所职,待罪私门。”
分類:职务
《漢語大詞典》:旧职(舊職)
(1).原先的职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城濮 之役, 文公 布命曰:‘各復旧职。’”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 寿王 去侍从之娱,统东郡之任,其后皆克復旧职。”
(2).昔日的典章制度。国语·周语中:“余一人敢设飫禘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 韦昭 注:“旧职,故事。”《孔子家语·五帝德》:“﹝ 虞舜 ﹞叡明智通为天下帝,命二十二臣,率 尧 旧职,躬己而已。”
《漢語大詞典》:修职(修職)
(1).处理政事。职,事。后汉书·光武纪下:“有司修职,务遵法度。”
(2).尽职。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三》:“激之以不可遗之赏,则小贤将以其图功者而争修职也。”
分類:尽职政事
《國語辭典》:职分(職分)  拼音:zhí fèn
职务上应尽的本分。《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國語辭典》:职守(職守)  拼音:zhí shǒu
职务上的责任。如:「尽忠职守」。《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羊耽妻辛氏传》:「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这是你们分内的事,职守当然,也怪你不得。」
《國語辭典》:子职(子職)  拼音:zǐ zhí
子女对父母所应尽的职责。《孟子。万章上》:「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试论纲常,岂有子职而不事父母?若重思唱随之义,当同尽定省之仪。」
《漢語大詞典》:受职(受職)
接受上级委派的职务。周礼·春官·宗伯:“壹命受职。” 贾公彦 疏:“ 郑司农 云‘受职治职事’者,谓始受王之官职,治其所掌之事也。” 唐 元稹 《祭淮渎文》:“百川委输,万灵受职。”《金史·乐志上》:“爰暨百神,於昭受职。”《水浒传》第一二○回:“ 裴宣 自与 杨林 商议了,自回 饮马川 受职求闲去了。”
《國語辭典》:就职(就職)  拼音:jiù zhí
正式上任。《汉书。卷八三。朱博传》:「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文选。李密。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國語辭典》:衮职(袞職)  拼音:gǔn zhí
1.君主的职位。因天子服衮衣,故以衮职比喻天子。《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2.三公的职位。古代天子以衮衣赐上公,故称三公的职位为「衮职」。《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七在卿校,殊位特进,五登衮职,弭难又宁。」《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弘农杨公,东海陈公,每在衮职,群寮贺之。」
《國語辭典》:任职(任職)  拼音:rèn zhí
担任职务。《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王符》:「是以君子任职则思利人,达上则思进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议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职,至使英姿茂绩委而勿用。」
《國語辭典》:职贡(職貢)  拼音:zhí gòng
旧日各地方所进贡的物品。《左传。僖公五年》:「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脩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三国志。卷八。魏书。陶谦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华夏沸扰,干今未弭,包茅不入,职贡多阙。」
《國語辭典》:不职(不職)  拼音:bù zhí
才能浅短,无法胜任职责。《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这日叫幕客叙了揭帖稿,取来灯下自己细看:『为特参昏庸不职之县令以肃官方事。』」
分類:不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