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事权(事權)  拼音:shì quán
1.做事的职权。宋。梅尧臣 送邵郎中知潭州诗:「且谕汉家绥抚厚,莫言湘守事权轻。」《明史。卷三二二。外国传三。日本传》:「特遣巡视重臣,尽统海滨诸郡,庶事权归一,威令易行。」
2.军事上的权宜处理。《淮南子。兵略》:「陈卒正,前行选,进退俱,什伍搏,前后不相撚,左右不相干,受刃者少,伤敌者众,此谓事权。」
《漢語大詞典》:职势(職勢)
犹职权。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太尉亦至,登牀受詔,然后帝崩” 裴松之 注引《孙资别传》:“图万年后计,莫过使亲人广据职势,兵任又重。”
分類:职权
《國語辭典》:失职(失職)  拼音:shī zhí
1.疏于职务,未尽职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王失职,欲从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
2.失业、失所。《周礼。地官。大司徒》:「十日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晋书。卷四六。刘颂传》:「豪强横肆,则百姓失职矣。」
《漢語大詞典》:符竹
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后因以“符竹”指郡守职权。 唐 刘禹锡 《苏州谢上表》:“优詔忽临,又委之符竹。” 宋 王禹偁 《谢除翰林学士启》:“止期卜兆於松楸,再请効官於符竹,岂意未谐私愿,俄辱殊恩,翻令朽退之身,亦预深严之地。” 明 张居正 《工科左给事中邱岳并妻敕命一道》:“夫古人不慕专城之柄,符竹之荣,而愿出入禁闥者,为其身依清近,而雅言易闻也。”
《國語辭典》:条例(條例)  拼音:tiáo lì
分条订立的规则。《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真人见人心信服,乃立为条例。」《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禀帖赘说》:「此案已结,细查条例。」
《漢語大詞典》:墨绶(墨綬)
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 秦 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綬。”后汉书·蔡邕传:“墨綬长吏,职典理人。”后因以“墨綬”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 唐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綬,关柳拂铜章。” 宋 司马光 《送上雒王推官经臣》诗:“墨綬百里宰,红蕖幕府僚。”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昔为 真州 宰,墨綬垂芬芳。”
《國語辭典》:节下(節下)  拼音:jié xià
1.对将帅的尊称。《南史。卷三七。沈庆之传》:「节下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空议何施?」也称为「麾下」。
2.对使臣的尊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礼异》:「秦汉以来,于天子言陛下,于皇太子言殿下,将言麾下,使者言节下、毂下。」
《國語辭典》:节下(節下)  拼音:jié xià
1.迫近节令的时日。多指端阳、中秋节而言。
2.正当时令的。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一家家上坟准备,准备些节下茶食。」
《漢語大詞典》:台符(臺符)
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 唐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 应劭 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下阶为士庶人。’”因以“台符”喻指宰相之职权如中阶,有承上启下之功用。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左右置相,以总吾喉舌之司;东西分臺,以斡我钧衡之任。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联。”
朝廷的诏书。北史·元暹传:“﹝ 暹 ﹞欲规府人及商胡富人财物,诈一臺符,誑诸豪等,云欲加赏。一时屠戮,所有资财生口,悉没自入。”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嘉祐 八年, 丰城 李君仪 为 袁州 军事推官。明年,被臺符,权知 萍乡县 事。”
《漢語大詞典》:缴奏(繳奏)
谓给事中行使职权,驳正制敕之违失而封还章奏。宋史·刘一止传:“﹝ 刘一止 ﹞迁给事中……居琐闥百餘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帝曰:‘去冬以宫中缺人使令,因召旧人十数辈,此何繫外廷利害,而 范祖禹 、 丰稷 、 文及甫 并有章疏陈古今祸福以动朕听, 希纯 等又缴奏争之,何乃尔也!’”
《國語辭典》:枢衡(樞衡)  拼音:shū héng
主要的行政机关。《北史。卷一○○。序传》:「仆射执我枢衡,总釐朝务,使我无后顾之忧。」唐。张九龄酬宋使君见赠之作〉诗:「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
《漢語大詞典》:事枢(事樞)
犹职权,权柄。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胡不均弘,俾执事枢。”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诗之六:“虽折千里衝,岂若秉事枢。”
分類:职权权柄
《漢語大詞典》:廉察
(1).考察,视察。廉,通“ 覝 ”。后汉书·第五种传:“ 永寿 中,以司徒掾清詔使 冀州 ,廉察灾害。” 唐 赵璘 因话录·角:“ 姚 僕射 南仲 廉察 陕 郊。”宋史·选举志六:“二年,遣使廉察诸道长吏,得八人涖事公正、惠爱及民,皆降璽书奬諭。”明史·陈遇传:“奉命至 浙江 ,廉察民隐。”
(2). 唐 以来对观察使或职权与之相当的官员的简称。廉,通“ 覝 ”。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卿来从 江 表,见彼中甿庶来否?廉察,郡守字人求瘼之道如何?”
(3).廉洁明察。宋史·选举志四:“请詔监司、郡守,条上剧邑,遴选清平廉察之人为之。”
《國語辭典》:理事  拼音:lǐ shì
1.治事,处理事务。《书经。武成》:「建官惟贤,位事惟能」汉。孔安国。传:「居位理事,必任能事。」《红楼梦》第六六回:「那时凤姐已大愈,出来理事行走了。」
2.职官名:(1)清置理事官,掌理旗务;又置理事同事,掌旗民狱讼之事。(2)清置,为驻外之官,后改称为「领事」。
3.代表公司、团体执行事务、行使权力的人。如:「常务理事」、「名誉理事」。
4.本体和现象。〈华严金师子章〉:「金与师子,相容成立,一多无碍;于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各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门。」
《國語辭典》:称制(稱制)  拼音:chēng zhì
行使天子的职权。《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
《高级汉语词典》:贪污
贪求私利,取非分的财物
分类: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