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心膂  拼音:xīn lǚ
心与脊骨,都是人体中重要的部分。比喻亲信的人。《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今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内处心膂,外揔兵权。」
《國語辭典》:天工  拼音:tiān gōng
1.上天的职务。《文选。陆倕。新刻漏铭》:「神道无迹,天工罕代。」也作「天功」。
2.大自然的巧艺。宋。黄庭坚 蜡梅诗:「天工戏剪百花房,夺尽人工更有香。」宋。陆游 新燕诗:「天工不用剪刀催,山杏溪桃次第开。」
《國語辭典》:天功  拼音:tiān gōng
1.上天的功绩。《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勋之有?岂横叨天功以为己力乎!」《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缔构草昧,敢叨天功。」
2.上天的职能。指天道所应行的事。《荀子。天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也作「天工」。
《國語辭典》:天工  拼音:tiān gōng
1.上天的职务。《文选。陆倕。新刻漏铭》:「神道无迹,天工罕代。」也作「天功」。
2.大自然的巧艺。宋。黄庭坚 蜡梅诗:「天工戏剪百花房,夺尽人工更有香。」宋。陆游 新燕诗:「天工不用剪刀催,山杏溪桃次第开。」
《國語辭典》:差除  拼音:chāi chú
委任官职。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中》:「寿皇在御,秀邸凡有差除,未尝直降指挥于差敕内,必首称:『面奉德寿皇帝圣旨,除某人。』」元。吴潜〈二郎神。古希近也〉词:「况碌碌儿曹,望郎名郡,叨冒差除不一。」
《國語辭典》:前任  拼音:qián rèn
称上一届担任此种职位的人。《儒林外史》第二回:「顾老相公家请的一位先生,姓周,官名叫做周进,年纪六十多岁。前任老爷取过他个头名,却还不曾中过学。」也称为「上任」。
《漢語大詞典》:寄任
(1).指所委托的重要职任。 隋 江总 《为沈君理让仆射领吏部表》:“必大厦之栋梁,总其寄任;亦巨川之舟楫,未有绵力薄材。”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臣之所言,殊未尽意。重烦上听,再贬远方,削天阁之班资,夺神州之寄任。” 宋 曾巩 《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欲乞召至左右,使典司献纳,或委以藩镇,使剸治烦剧,必能上副忧勤,不负寄任。”
(2).托付重任。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六月,甲戌, 鸿渐 来自 成都 ,广为贡献,因盛陈利害,荐 旰 才堪寄任。”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况全 蜀 重地,数十年间,硕德名臣,方可寄任。” 宋 苏轼 《与汪道济书》之二:“某见报移 汶 上,而勑未下。老病不堪寄任,方欲力辞,未知得免否。”
《國語辭典》:天职(天職)  拼音:tiān zhí
1.上天的职责。《荀子。天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
2.上天赋予的职责。《孟子。万章下》:「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宋史。卷四一七。列传。谢方叔》:「崇俭德以契天理,储人才以供天职,恢远略以需天讨,行仁政以答天意。」
3.人所应尽的职分。如:「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是警察的天职。」
《漢語大詞典》:异任(異任)
功用或职任不同。公孙龙子·坚白论:“目不能坚,手不能白,不可谓无坚,不可谓无白。其异任也,其无以代也。”《孔子家语·相鲁》:“ 孔子 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三:“臣闻适物之技,俯仰异用;应事之器,通塞异任。” 宋 曾巩 《门下侍郎制》:“此三省所以异任而相成。”
分類:功用职任
《漢語大詞典》:乡任(鄉任)
在乡里的职任。 明 高明 《琵琶记·瞷询衷情》:“我待解朝簪,再图乡任。”
分類:乡里职任
《漢語大詞典》:阃职(閫職)
指镇守一方的将帅的职任。 唐 白居易 《祭张敬则文》:“自膺閫职,益茂勋猷,惠葺疲氓,威吞黠虏,一方膏雨,千里长城。”
《漢語大詞典》:补任(補任)
补职任官。《后汉书·章帝纪》:“ 建武 詔书又曰, 尧 试臣以职,不直以言语笔札。今外官多旷,并可以补任。”
《漢語大詞典》:告脱
谓自请脱离职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余﹞世代为粮长,垂五十年,后见时事渐不佳,遂告脱此役。”
《漢語大詞典》:戴罪
明 代被判了罪的官员仍留职任用,称为“戴罪”。明史·刘显传:“ 显 以兵少,逼城未敢战,被劾,戴罪。”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赵春 奏言 李昆 有功无过,乞除其戴罪。”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二:“戴死罪和徒流罪办事是 元璋 新创的办法,有御史戴死罪,带着脚镣坐堂审案的;有打了八十大棍仍回原衙门作官的。”参见“ 戴罪立功 ”。
分類:官员职任
《國語辭典》:戴罪立功  拼音:dài zuì lì gōng
以有罪过之身去建立功劳,将功折罪。如:「我前次犯了小错,感谢老闆今天能给我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漢語大詞典》:银台通进司(銀臺通進司)
明 清 的通政司,职任和 宋 的银台司相当,故亦称通政司为银台,或合称为“银臺通进司”。 明 许浩 《两湖麈谈录》:“通政司则银臺通进司也。”参见“ 银臺司 ”。
《漢語大詞典》:银台司(銀臺司)
宋 门下省所辖官署。掌管天下奏状案牍。司署设在 银台门 内,故名。《宣和遗事》前集:“当有银臺司 范镇 上疏,奏言青苗钱扰民不便。”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银臺司兼门下对駮……寺监具申状,虽三司亦言上银臺。”宋史·职官志一:“银臺司,掌受天下奏状案牘,抄録其目进御,发付勾检,纠其违失而督其淹缓。”亦省作“ 银臺 ”。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 黄州 副使坐闲散,諫疏无路通银臺。” 任渊 注引《国朝会要》:“银臺司掌受天下奏状。” 明 谢榛 《夜话李孺长书屋因怀其尊君左纳言》诗:“岁暮银臺应感叹,几人封事为苍生?”
《国语辞典》:职员录(职员录)  拼音:zhí yuán lù
各公私机关记载职员姓名、籍贯、职任等的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