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宿耻(宿恥)
旧耻;积年的耻辱。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道祐有德兮, 吴 卒自屠。雪我王宿耻兮,威振八都。”后汉书·班超传:“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而致天诛,蠲宿耻,以报将士之讎。”旧唐书·房玄龄传:“未经旬月,即拔 辽东 ,前后虏获,数十万计,分配诸州,无处不满。雪往代之宿耻,掩 崤陵 之枯骨,比功较德,万倍前王。”
分類:积年耻辱
《漢語大詞典》:积耻(積恥)
为时已久的耻辱。 梁启超 《张博望班定远合传》第二节:“ 孝武 不忍华胄之凌夷,与祖宗之积耻,毅然欲一举而雪之。”
分類:为时耻辱
《漢語大詞典》:诎辱(詘辱)
委屈和耻辱。汉书·萧望之传:“ 弘恭 、 石显 等知 望之 素高节,不詘辱。” 宋 尹洙 《故朝奉郎司封员外郎直史馆张公墓志铭》:“吾观人之情,莫不以显荣为通,詘辱为穷。”
分類:委屈耻辱
《漢語大詞典》:荣耻(榮恥)
光荣与耻辱。 汉 刘向 说苑·政理:“是以圣王先德教而后刑罚,立荣耻而明防禁。”
分類:光荣耻辱
《漢語大詞典》:诟耻(詬恥)
亦作“ 詬耻 ”。 耻辱。左传·哀公二年:“今 郑 为不道,弃君助臣,二三子顺天明,从君命,经德义,除詬耻,在此行也。” 唐 柳宗元 《上湖南李中丞干廪食启》:“ 董生 曰:‘明明求财利,唯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是皆詬耻之大者,而无所避之,何也?” 清 唐才常 《上欧阳中鹄书》之四:“ 谭大中丞 因去岁 中 日 衅起,大蒙詬耻,遂思广储武备,奏请 武昌 添设枪礮局。”
见“ 詬耻 ”。
分類:耻辱
《漢語大詞典》:攘诟(攘詬)
(1).容忍耻辱。《楚辞·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王夫之 通释:“攘詬,当为容忍耻辱之谓。”一说为除去耻辱,见 王逸 注。
(2).争吵诟骂。
《漢語大詞典》:怨耻
仇恨与耻辱。隋书·孝义传·王颁:“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所加官赏,终不敢当。”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 禄父 即 商紂 之子也,属社稷倾覆,家国沦亡,父首梟悬,母躯分裂,永言怨耻,生人莫二。”
分類:仇恨耻辱
《漢語大詞典》:贻玷(貽玷)
使蒙受耻辱。 王先谦 东华续录·雍正四年四月:“则是读书通籍之人,貽玷於名教,国法尚可容乎!”
分類:蒙受耻辱
《漢語大詞典》:私黩(私黷)
个人的耻辱。 南朝 宋 傅亮 《让尚书仆射表》:“备之前誥,必将上增国垢,下招私黷。”
分類:个人耻辱
《漢語大詞典》:沦辱(淪辱)
犹言蒙受耻辱。 唐 刘知几 史通·五行志杂驳:“自 昭公 已降, 晋 政多门,如以君事臣,居下僭上者,此乃因 昭 之失,渐至陵夷,匪由惩 厉 之弑,自取沦辱也。”《宣和遗事》后集:“此二圣所以蒙尘於沙漠,九庙之所以沦辱腥膻者。” 明 宋濂 《凝道记·秋风枢》:“雅瑟已调,不入清庙,肯沦辱於伶人之手乎?”
分類:蒙受耻辱
《漢語大詞典》:冒诟
蒙受耻辱。后汉书·崔駰传:“或冒訽以干进,或望色而斯举。” 李贤 注:“訽,辱也。”
《漢語大詞典》:奚吾
犹謑诟。耻辱。墨子·节葬下:“是以僻淫邪行之民,出则无衣也,入则无食也,内续奚吾,并为淫暴,而不可胜禁也。” 孙诒让 间诂引 俞樾 云:“疑当为‘内积奚后’,皆字之误也。奚后即謑詬之叚音……‘内积謑詬’者,内积耻辱也。盖出则无衣,入则无食,不胜其耻辱,故竝为淫暴而不可胜禁也。”参见“ 謑詬 ”。
分類:耻辱俞樾
《漢語大詞典》:謑诟
亦作“ 謑詬 ”。 辱骂。《楚辞·王逸〈九思·遭厄〉》:“起奋迅兮奔走,违羣小兮謑訽。”原注:“謑,耻辱垢陋之言也。訽,一作呴。”红楼梦第七八回:“諑謡謑詬,出自屏帷;荆棘蓬榛,蔓延窗户。”
分類:辱骂
《漢語大詞典》:謑髁
不正貌。一说,谓坚确能忍耻辱。
分類:忍耻耻辱
《漢語大詞典》:痛辱
极大的耻辱。 李大钊 《这一周》:“不要忘了 临城 案的压迫!不要忘了列强因为海关问题在 广州 的示威!这都是我们最近的民族的痛辱。”
分類:极大耻辱
《漢語大詞典》:含辱
忍受耻辱。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是故君子知屈之可以为伸,故含辱而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