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耸立(聳立)  拼音:sǒng lì
高立。如:「广场中央耸立著伟人的铜像。」
《國語辭典》:特起  拼音:tè qǐ
新起、突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國語辭典》:卓立  拼音:zhuó lì
1.竖立。唐。元稹望云雎马歌〉:「上前喷吼如有意,耳尖卓立节踠奇。」
2.特异,突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诔碑》:「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
3.独立,自主。明。邵璨《香囊记》第四出:「勉以诗书,教育二子,如今幸得他卓立成人。」明。杨柔胜《玉环记》第一六出:「只如此不改,难膳我夫妻之暮年,有堕你祖宗之清名,非痴非呆,不哑不聋,今当改过卓立。」
《國語辭典》:矗立  拼音:chù lì
高耸直立。宋。秦观 游汤泉诗:「自定山转而西,服光晷,薄星辰,亘二百里,迅驰而矗立。」《聊斋志异。卷七。郭秀才》:「前一人挺身矗立,即有一飞登肩上,亦矗立。」
分類:矗立耸立
《漢語大詞典》:森立
(1).耸立;竖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夫 雁宕 灵峯 、 黄山 石笋 ,森立峭拔,已为瑰观,然俱在深谷中,诸峯互相掩映,反失其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宅妖:“生睥睨良久,毛森立,如霜被於体。”
(2).犹林立,罗列。 清 顾炎武 《前诗意有未尽再赋》之三:“九尺身长鬢正苍,儿孙森立已成行。”
(3).森严地排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某惊甚,疾趋入朝。见天子坐殿上,爪牙森立。”
《漢語大詞典》:峻峙
(1).高耸。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乔岳峻峙,命世兴贤。”
(2).指耸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故宫北石柱:“周垣峻峙,隅楼特起。”
(3).陡峭。 宋 张耒 《明道杂志》:“﹝ 黄州 ﹞去治无百步,有山入 江 ,石崖颇峻峙,土人言:此 赤壁磯 也。”
《漢語大詞典》:亭立
直立;耸立。 清 王夫之 《九昭》“崇臺婥妁以诣天兮”原注:“婥妁同绰约,亭立貌。”
分類:直立耸立
《漢語大詞典》:危立
(1).端正地站着。表示戒惧。 宋 苏轼 《次韵曾子开从驾》之二:“流落生还真一芥,周章危立近三槐。”
(2).耸立。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盘山》:“ 盘山 外骨而中肤,外骨故峭石危立,望之若剑戟熊虎之林。”
《漢語大詞典》:竦立
(1).耸立;挺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迴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为瓌异。” 朱自清 《怀魏握青君》:“电灯灭后,月光照了满院,柏树森森地竦立着。”
(2).恭敬地站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问者爇香於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闢,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
《漢語大詞典》:屹峙
耸立。 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武昌 黄鹤楼 在 黄鵠磯 上……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面临 汉江 ,与 汉阳 晴川阁 相对。”
分類:耸立
《漢語大詞典》:崛兴(崛興)
(1).崛起,兴起。 唐 李贻孙 《〈欧阳行周文集〉序》:“ 建中 、 贞元 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新唐书·李勉传:“时武臣崛兴,无法度。” 宋 秦观 《李状元墓志铭》:“君以诸生崛兴,名动海内,其视碌碌无闻而殁者,亦可以无憾。”《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四·东江家藏集》:“当时 何 李 崛兴,文体将变。”
(2).耸立。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崇墉崛兴,復宇相瞰;壮不及僭,丽不及奢。”
《國語辭典》:竦峙  拼音:sǒng zhì
耸立。《文选。张衡。西京赋》:「通天訬以竦峙,径百常而茎擢。」汉。曹操〈步出夏门行〉:「水何淡淡,山岛竦峙。」
分類:耸立挺立
《漢語大詞典》:突立
耸立。 刘白羽 《英雄城--平壤》:“巨大的建筑已经毁坏了,可是那危耸的高墙突立在月光之中,凛然表现着一种不屈服的气概。” 井频 《跋涉者的问候》:“透过灰色的大气,可看见 戈壁滩 的老北边,孤独地突立着一架石头大山,叫做 贺黎山 。”
分類:耸立
《漢語大詞典》:峭峙
耸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 汉水 又东南逕 瞿堆 西,又屈逕 瞿堆 南,絶壁峭峙,孤险云高。” 唐 李邕 《石赋》:“ 代 有远游子,植杖大野,周目层巖,覩巨石而叹曰:‘兹盘礴也,可用武而转乎!兹峭峙也,可腾踔而登乎!’”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以考证入文》:“ 西山 之北有山峭峙,与 西山 同出,曰 徵君山 。”
分類:耸立
《漢語大詞典》:直耸(直聳)
耸立。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海枣树,身无閒枝,直耸三四十丈。” 宋 曾巩 《送郑秀才》诗:“齿清髮紺心独老,秋崖直耸千年松。”
分類: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