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略有耳闻(略有耳闻)  拼音:lüè yǒu ěr wén
稍微听到一点传闻。如:「关于这件贪污案,我也略有耳闻,但在事情未查明之前,还是不要妄下定论。」
分类:稍微传闻
《国语辞典》:两豆塞耳(两豆塞耳)  拼音:liǎng dòu sè ěr
耳朵被塞住而听不到声音。比喻受到蒙蔽而看不见真相。《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国语辞典》:面圆耳大(面圆耳大)  拼音:miàn yuán ěr dà
长得脸肥胖耳肥大的样子。《水浒传》第三回:「生的面圆耳大,鼻直口方。」
《国语辞典》:棉花耳朵  拼音:mián huā ěr duo
比喻人耳软,没有主见,喜欢听信别人的閒话。语本《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范举人是棉花做的耳朵,就依了众人言语,唤宋金到舱,要他写靠身文书。」《红楼梦》第六九回:「那里来的孩子!他不过指著哄我们那个棉花耳朵的爷罢了。」
《国语辞典》:面红过耳(面红过耳)  拼音:miàn hóng guò ěr
整张脸红到双耳。形容因激动、窘迫、羞愧而满脸通红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公子被他问的张口结舌,面红过耳,坐在那里,只管发怔。」《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说得清抱面红过耳,没话讲得,只得同到城里。」
《国语辞典》:舌弊耳聋(舌弊耳聋)  拼音:shé bì ěr lóng
形容辩论激烈,说辞纷繁。《战国策。秦策一》:「舌弊耳聋,不见成功。」
《国语辞典》:倾耳拭目(倾耳拭目)  拼音:qīng ěr shì mù
侧著耳朵静听,擦亮眼睛细看。形容心神专注、敬畏服从的样子。宋。陆游〈上殿劄子〉:「恭惟陛下龙飞御极之初,天下倾耳拭目之时,所当戒者,惟嗜好而已。」也作「倾耳注目」。
《国语辞典》:倾耳注目(倾耳注目)  拼音:qīng ěr zhù mù
侧著耳朵静听,集中眼力细看。形容心神专注、敬畏服从的样子。《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唐。元稹〈论教本书〉:「今陛下以上圣之资,肇临海内,是天下之人倾耳注目之日也。」也作「倾耳拭目」。
《国语辞典》:清耳悦心(清耳悦心)  拼音:qīng ěr yuè xīn
形容声音美妙动听,使人耳朵清宁,心情愉悦。宋。张耒〈鸣蛙赋〉:「若奏琴筝而和笙竽,清耳悦心,听者为娱。」
《国语辞典》:搔耳抓腮  拼音:sāo ěr zhuā sāi
形容焦急烦躁的模样。《文明小史》第四回:「两个洋人也是急得搔耳抓腮,走头无路。」
《国语辞典》:搔首抓耳  拼音:sāo shǒu zhuā ěr
形容人想不出办法,焦急烦躁的模样。《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王柏臣那面也晓得了,急得搔首抓耳,坐立不安。」也作「搔头摸耳」。
《国语辞典》:扇风耳朵(扇风耳朵)  拼音:shān fēng ěr duo
人的两耳轮倾向前方者。
《国语辞典》:过耳秋风(过耳秋风)  拼音:guò ěr qiū fēng
刮过耳边的秋风。比喻与己无关的身外之物。如:「名与利皆是过耳秋风,何必苦苦追求?」
《国语辞典》:盥耳山栖(盥耳山栖)  拼音:guàn ěr shān qī
传说许由不接受帝尧的禅让,到箕山下农耕,在颍水边洗耳,以免受污染。盥耳山栖比喻隐居不作官。《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故士或掩目而渊潜,或盥耳而山栖。」
《国语辞典》:骇人耳目(骇人耳目)  拼音:hài rén ěr mù
使人惊恐害怕。如:「暴徒的手段十分残忍,骇人耳目。」
分类:惊恐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