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0,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剺耳
濯耳
莫耳
波耳
飞耳
红耳
耳背
耳廓
耳性
耳盈
耳余
鼎铛耳
护耳
贴耳
树耳
《漢語大詞典》:剺耳
割耳流血。表示心诚。新唐书·崔宁传:“ 冕 被谤,朝廷疑之,遣使者问状, 寧 部兵剺耳白其冤,使者以闻。”新唐书·叛臣传下·陈敬瑄:“使者至, 敬瑄 使百姓遮道剺耳诉己功。”
分類:流血
《韵府拾遗 纸韵》:濯耳
王安石寄曾子固诗:弃捐人间乐,濯耳受天籁。
《国语辞典》:莫耳  拼音:mò ěr
量词。计算物质所含原子或分子数量的单位。为英语mol及mole的音译。参见「克分子」、「克原子」条。
《国语辞典》:波耳  拼音:bō ěr
人名:(1)(Niels Bohr,西元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尼耳斯。波耳。西元一九二一年担任丹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所长,并因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于一九二二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且其所领导的哥本哈根研究所,成为世界原子物理学中心。一九五七年获福特基金会原子和平用途奖。其著作有原子结构和光谱理论、原子物理和人类知识等。(2)(Aage Bohr, 西元1922~?)丹麦物理学家阿格。波耳,是尼耳斯。波耳之子。西元一九六三年继承父亲职务,担任该研究所所长。于一九七五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著有原子核的旋转态、原子核结构等。
《國語辭典》:飞耳(飛耳)  拼音:fēi ěr
比喻能听到很远的声音,采纳各种言论。南朝梁。武帝〈求言诏〉:「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阙飞耳之听。」
《骈字类编》:红耳(红耳)
王建 宫词 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毫趁草眠。
《國語辭典》:耳背  拼音:ěr bèi
听觉不灵敏。《景德传灯录。卷八。福溪和尚》:「僧云:『师意如何?』师云:『山僧耳背。』」
分類:听觉不灵
《漢語大詞典》:耳廓
即耳郭。参见“ 耳郭 ”。
分類:耳郭
《國語辭典》:耳郭  拼音:ěr guō
外耳的外围部分。主要由软骨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國語辭典》:耳性  拼音:ěr xìng
能记住听过的话。《红楼梦》第二八回:「薛蟠连忙自己打了一个嘴巴子,说道:『没耳性,再不许说了』。」
《分类字锦》:耳盈
论语: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唐无名氏箫韶九成赋:宣尼忘味于耳盈。
分类:审音
《國語辭典》:耳馀(耳餘)  拼音:ěr yú
指秦末张耳和陈馀。两人初为好友,后因嫌隙而互相倾轧。见《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后比喻势利之交。宋。范成大 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诗:「瘠肥邈尔自秦越,势利纷然皆耳馀。」
《漢語大詞典》:鼎铛耳(鼎鐺耳)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 雷德驤 劾奏 普 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鐺尚有耳,汝不闻 赵普 吾之社稷臣乎?’”后以“鼎鐺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 清 赵翼 《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眷深不讳瓜子金,权重咸知鼎鐺耳。”
分類:典实
《國語辭典》:护耳(護耳)  拼音:hù ěr
寒带地区为保护耳朵不会受冻的用品,形状类似耳机。
《漢語大詞典》:贴耳(貼耳)
(1).贴着耳朵。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其俗以木为枕,号‘麻姑刺’,直竖而不贴耳,故至老不聋。”
(2).垂着耳朵。驯服顺从的样子。 蔡锷 《致唐继尧刘显世等电》:“以势度之, 蜀 宣布后, 张 李 两师不惟不敢西犯 成都 ,且将贴耳就范。”
《漢語大詞典》:树耳(樹耳)
木耳。 宋 朱熹 《次刘秀野蔬食·木耳》诗:“树耳黑垂聃,登盘今亦乍。”
分類: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