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耳语(耳語)  拼音:ěr yǔ
在耳边低声说话。《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坚传》:「坚时在坐,前耳语谓温曰。」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耳语曰:『儿性好洁,勿忤。』」
《分类字锦》:中使耳语(中使耳语)
金坡遗事寇莱公在中书多召两制就第饮宴必闭关苛留之李宗谔不胜酒尝从门扉下出得马而走后宗谔恩顾渐深一日召至御宸殿赐酒宗谔坚辞以醉且云日暮上命中使附耳语云此中不须从门扉下出
分类:燕飨
《國語辭典》:辟咡  拼音:pì èr
倾头交谈,不使口气及人,表示尊敬。《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礼记。少仪》:「有问焉,则辟咡而对。」
《漢語大詞典》:耳言
犹耳语。 唐 韩愈 《吊武侍御所画佛文》:“晢晢兮目存,丁寧兮耳言,忽不见兮不闻,莽谁穷兮本源!”旧唐书·姚绍之传:“ 仲之 、 延庆 言曰:‘宰相中有附会 三思 者。’ 嶠 与 承嘉 耳言,復説诱 绍之 ,其事乃变。”
分類:耳语
《國語辭典》:喋嗫(喋囁)  拼音:dié niè
耳语、私语。汉。焦延寿《易林。卷四。谦之乾》:「喋嗫处曜,昧冥相待,多言少实,终无成事。」
分類:耳语私语
《漢語大詞典》:耳喑
耳语。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正末做打耳喑科云]哥也,可是这般?”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三折:“你与主公穿衣服,悄悄送这锦囊,教主公袖了;再打个耳喑,教主公酒散只装醉,掉下锦囊。”
分類:耳语
《國語辭典》:打喳喳  拼音:dǎ chā chā
小声说话。如:「他们俩躲在一旁打喳喳。」
《國語辭典》:咬耳朵  拼音:yǎo ěr duo
靠近别人耳朵说悄悄话。《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不敢高声,都凑上去,同周老爷咬耳朵。」《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华甫弄得跼蹐不安,只得拉了定辉去咬耳朵。」
《国语辞典》:喋语(喋语)  拼音:dié yǔ
耳语、私语。《大宋宣和遗事。元集》:「然灵素所言,杂以滑稽喋语,上下为大鬨笑,莫有君臣之礼。」
分类:耳语私语
《漢語大詞典》:窃窃私私(竊竊私私)
耳语轻微细碎貌。《天雨花》第三回:“ 老孙 与你言何事,窃窃私私不出声。”
耳语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三诵三昧耶。为灌顶时窃耳语弟子之秘密戒,即三昧耶戒之四重禁也。大疏八曰:「用此䌽净帛周布弟子面门,当深起慈悲护念之心。耳语告彼三昧耶戒,勿令诸馀未入坛者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