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耳目  拼音:ěr mù
1.耳朵和眼睛。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耳目殊司,工艺异业。」亦泛指见闻。《老残游记》第六回:「弟等耳目有所隔阂,先生布衣游历,必可得其实在情形。」
2.审察。《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耳目人间,知外患苦。」
3.听的人与看的人。泛指閒杂人。《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蒙先生赐顾,本该备个小酌,奉屈一谈;一来恐怕亵尊,二来小地方耳目众多,明日备个菲酌送到尊寓,万勿见却。」《文明小史》第五九回:「老兄不过三十上下,令正的年纪也不会大到那里去,耳目众多,声名攸碍,这是如何使得呢?」
4.代人刺探消息的人。《红楼梦》第七四回:「凤姐见王夫人盛怒之际,又因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耳目,常时调唆著邢夫人生事,纵有千百样言辞,此刻也不敢说。」
《國語辭典》:视听(視聽)  拼音:shì tīng
1.见闻。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然文辞之有谐讔,譬九流之有小说,盖稗官所采,以广视听。」
2.耳目。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國語辭典》:万窍(萬竅)  拼音:wàn qiào
自然界的千万洞窍。形容风声怒吼。《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惟无作。作则万窍怒呺。」唐。陆龟蒙〈杂讽〉诗九首之七:「天之发遐籁,大小随万窍。」
《國語辭典》:浑沌(渾沌)  拼音:hùn dùn
1.传说中天地未形成时,元气不分、模糊不清的状态。汉。王充《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也作「混沌」。
2.模糊不分明。《抱朴子。外篇。广譬》:「浑沌之原,无皎澄之流;毫釐之根,无连抱之枝。」也作「浑敦」。
3.相传为尧舜时四凶中的驩兜。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后用以比喻冥顽糊涂不开通。也作「浑敦」。
4.庄子寓言中的中央之帝,天然无耳目鼻口。见《庄子。应帝王》。后用以比喻自然淳朴。汉。扬雄《太玄经。卷六。驯》:「浑沌无端,莫见其根。」
5.神话传说中的恶兽。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昆崙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牴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为浑沌。」
《漢語大詞典》:眺听(眺聽)
犹视听。谓耳目所及。 南朝 梁 何逊 《登石头城》诗:“眺听穷耳目,远近备幽悉。” 唐 孟郊 《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诗:“耳目极眺听,潺湲与嶔岑。”
分類:视听耳目
《國語辭典》:三明  拼音:sān míng
1.日、月、星。晋。崔豹《古今注。卷下。问答释义》:「三王,三明也;五霸,五岳也。」
2.佛教谓佛和阿罗汉所拥有的三种神通:(1)悉知一切众生过去世的种种,称为「宿命明」。(2)悉知一切众生在未来世的生死状况,称为「天眼明」。(3)悟道、断除一切烦恼所得的智慧,由此达到解脱,称为「漏尽明」。《大智度论》卷二:「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也作「三达」。
《漢語大詞典》:三达(三達)
佛教谓能知宿世为宿命明,知未来为天眼明,断尽烦恼为漏尽明。彻底通达三明谓之三达。用以指佛。 南朝 梁 沈约 《弥勒佛铭》:“七珍非羡,三达斯仰。”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二十:“於如是等知穷尽,説为三达。”
《漢語大詞典》:聋盲(聾盲)
(1).耳聋目盲。庄子·逍遥游:“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鐘鼓之声,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2).喻使人耳目闭塞。《后汉书·陈蕃传》:“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 秦 焚书阬儒何以为异!”
《漢語大詞典》:小体(小體)
指耳目之类。孟子·告子上:“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朱熹 集注:“小体,耳目之类也。”
分類:小体耳目
《國語辭典》:七孔  拼音:qī kǒng
两眼、两耳、两鼻孔及口等人脸部的七个孔穴。《列子。仲尼》:「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觉,心腹六藏之所知。」《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丹莲见母却入地狱,切骨伤心,哽噎声嘶,遂乃举身自扑,由如五太山崩,七孔之中皆流迸血。」
《漢語大詞典》:凡听(凡聽)
常人的耳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杨发:“工诗,亦当时声韵之伟者……俱瀏亮清新,颇惊凡听。”
分類:常人耳目
《國語辭典》:做眼  拼音:zuò yǎn
做向导或探报消息。《水浒传》第一八回:「当下便差八个做公的,一同何涛、何清,连夜来到安乐村,叫了店主人做眼,径奔到白胜家里。」《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沈公沈婆得那贼道东西,替他做眼,一夥人干这等事,如何不做手脚?」
《漢語大詞典》:上骈(上駢)
传说中司生人类耳目之神。《淮南子·说林训》:“ 黄帝 生阴阳,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 高诱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
《國語辭典》:掩人耳目  拼音:yǎn rén ěr mù
比喻欺骗、蒙蔽他人。《西游记》第一六回:「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这里叫德泉派人上来办,才好掩人耳目。」
《漢語大詞典》:小番子闲汉(小番子閒漢)
差役的耳目、帮手。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那老儿是 郑州 秦寧军 人,姓 宋 ,排行第四,人叫他做 宋四公 ,是小番子閒汉。”《水浒传》第四一回:“第三个好汉姓 马 ,名 麟 ,祖贯是 南京 建康 人氏,原是小番子閒汉出身。”
《國語辭典》:做线(做線)  拼音:zuò xiàn
传递消息。《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他原是贼头赵大一路做线的,老爷的弓弦必是他昨晚弄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