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4
词典
23
分类词汇
111
共134,分9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耳朵
猫耳朵
扎耳朵
斡耳朵
咬耳朵
小耳朵
棉花耳朵
扇风耳朵
拉长耳朵听
是罐子也有两个耳朵
盆罐都有耳朵
耳朵里冒出脚来
大耳朵
耳朵尖
耳朵帽
《國語辭典》:
耳朵
拼音:
ěr duo
1.人与动物的耳,俗称为「耳朵」。《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牛玉圃听在耳朵里,忙叫长随去问那走堂的。」《老残游记》第一四回:「耳朵里不住的听了说:『这水可真了不得!』」
2.指形状或位置像耳朵的东西。《水浒传》第八回:「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
3.指探听消息的人。如:「我总疑心他是对方派来我们这里做耳朵的。」
分類:
听觉
和平
探听
平衡
位置
消息
衡器
器官
耳朵
人
东西
哺乳动物
外耳
中耳
内耳
三部
《国语辞典》:
猫耳朵(猫耳朵)
拼音:
māo ěr duo
1.一种面食。把面团做成一片片像猫耳朵的形状,再加虾仁等菜料煮成的面食。如:「他爱吃面食,尤其喜爱猫耳朵。」
2.一种饼乾。将面团做成一片片像猫耳朵的形状,再下锅用油炸的饼乾。如:「猫耳朵是小孩子爱吃的零食。」
分类:
一种面食
一种饼乾
面食
面团
《國語辭典》:
扎耳朵
拼音:
zhā ěr duo
刺耳、不中听。让人听了感觉不舒服。如:「这话听著很扎耳朵。」《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公子听得这话,有些扎耳朵,便端起杯来,又饮了一口。」
分類:
刺耳
不中听
《漢語大詞典》:
斡耳朵
见“ 斡鲁朶 ”。
《漢語大詞典》:
斡鲁朵(斡魯朶)
辽 时的宫卫,即禁卫军, 金 元 沿用。亦指代皇帝的宫帐(行宫)。
《
辽史·兵卫志中
》
:“﹝ 太祖 ﹞立斡鲁朶法,裂州县,割户丁,以强干弱支。詒谋嗣续,世建宫卫。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
《
元史·太宗纪
》
:“詔以 真定 民户奉太后汤沐、中原诸州民户分赐诸王、贵戚、斡鲁朶。”亦作“ 斡耳朶 ”、“ 斡耳朵 ”。
《元典章·圣政一·振朝纲》
:“於十七日就皇太子斡耳朶里令 阔阔木纳真不花 启奉令旨依著圣旨行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中国通史》
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 辽 朝﹞皇帝宫帐称斡耳朵。斡耳朵有其直属的军队、民户、奴隶和州县,构成一个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皇后也可有自己的斡耳朵。”
分類:
禁卫军
沿用
行宫
帝王
《國語辭典》:
咬耳朵
拼音:
yǎo ěr duo
靠近别人耳朵说悄悄话。《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不敢高声,都凑上去,同周老爷咬耳朵。」《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华甫弄得跼蹐不安,只得拉了定辉去咬耳朵。」
分類:
低声
耳语
写作
《國語辭典》:
小耳朵
拼音:
xiǎo ěr duo
1.间谍、眼线。《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三荷包在省的时候,早同他拜过把子,好托他在大人跟前做个小耳朵。」
2.一种小型家庭式的地面电台碟盘天线。具有辐射元件及抛物形反射器,可将辐射功率缩集成束,以增强接收力。再加装解码器即可接受来自通讯卫星所传来的节目。
分類:
偷听
消息
《国语辞典》:
棉花耳朵
拼音:
mián huā ěr duo
比喻人耳软,没有主见,喜欢听信别人的閒话。语本《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范举人是棉花做的耳朵,就依了众人言语,唤宋金到舱,要他写靠身文书。」《
红楼梦
》第六九回:「那里来的孩子!他不过指著哄我们那个棉花耳朵的爷罢了。」
分类:
有主
主见
喜欢
下午
《国语辞典》:
扇风耳朵(扇风耳朵)
拼音:
shān fēng ěr duo
人的两耳轮倾向前方者。
分类:
两耳
倾向
向前
前方
《国语辞典》:
拉长耳朵听(拉长耳朵听)
拼音:
lā cháng ěr duo tīng
表示非常注意听。《文明小史》第二回:「起先那矿师还拉长了耳朵听,有时也回答他两句。」
分类:
注意
《国语辞典》:
是罐子也有两个耳朵(是罐子也有两个耳朵)
拼音:
shì guàn zi yě yǒu liǎng ge ěr duo
(谚语)比喻应该有所听闻或知晓某事。「罐」文献异文作「罐」。《隋唐演义》第四回:「这厮吃了大虫心、狮子胆来哩,是罐子也有两个耳朵,不知道洒家是陇西李府里,来阻截道路么?」
分类:
谚语
应该
听闻
知晓
《国语辞典》:
盆罐都有耳朵
拼音:
pén guàn dōu yǒu ěr duo
藉盆子、瓦罐皆有提耳,来比喻人皆有耳朵,可以听见事情。《金瓶梅》第一一回:「妇人道:『说怎的?盆罐都有耳朵;你只不叫他后边去,另使秋菊去便了。』」
分类:
盆子
瓦罐
耳朵
《国语辞典》:
耳朵里冒出脚来(耳朵里冒出脚来)
拼音:
ěr duo lǐ mào chū jiǎo lái
比喻誇张渲染。如:「你不过是见到影子,还没弄清楚实际状况,就耳朵里冒出脚来。」《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晁大官人可该拿出个主意,别要听;他没等听见,已是耳朵里冒出脚来,叫了他爹合他哥来,要休了他家去。」
分类:
渲染
《国语辞典》:
大耳朵
拼音:
dà ěr duo
1.耳朵很大。如:「他有一双大耳朵,所以大家替他取了个招风耳的外号。」
2.一种架设于户外的碟型天线,用来接收来自通讯卫星所传达的讯息、节目。如:「架设大耳朵之后,我们就可以接收到全世界的卫星节目。」
分类:
耳朵
架设
户外
接收
来自
传达
讯息
节目
《国语辞典》:
耳朵尖
拼音:
ěr duo jiān
形容听觉灵敏。《
红楼梦
》第六三回:「晴雯听了赶著笑打说道:『偏你这耳朵尖,听得真。』」
分类:
听觉
灵敏
《国语辞典》:
耳朵帽
拼音:
ěr duo mào
旧时用皮毛制成的二个扁圆形小套。冬天戴在耳上,可以御寒。
分类:
皮毛
扁圆
圆形
形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