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耕植
耕田种植。史记·律书:“牛者,耕植种万物也。”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新五代史·杂传二·韩建:“ 建 少贱,习农事,乃披荆棘,督民耕植,出入閭里,问其疾苦。”
分類:耕田种植
《漢語大詞典》:犁耕
亦作“犁耕”。 用犁耕田;耕田。后汉书·循吏传·王景:“ 景 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犂耕。”宋书·五行志二:“ 海西 被废,处 吴 ,民犁耕其门前,以种小麦。”
分類:犁耕耕田
《漢語大詞典》:耕垡
耕田翻土。泛指务农。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余期报恩后,谢病老耕垡。” 明 李东阳 《雷公峡》诗:“ 茶陵 世繁衍,树德为耕垡。”
分類:耕田务农
《漢語大詞典》:蚕耕(蠶耕)
养蚕与耕田。泛指农事。 宋 王安石 《寄题众乐亭》诗:“令思民事不忍后,田间笑语催蚕耕。”
《漢語大詞典》:田渔(田漁)
(1).打猎和捕鱼。汉书·律历志下:“﹝ 太昊帝 ﹞作罔罟以田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 炮牺氏 。”辽史·百官志四:“ 辽国 以畜牧、田渔为稼穡,财赋之官,初甚简易。”
(2).耕田和捕鱼。《淮南子·本经训》:“末世之政,田渔重税,关市急征,泽梁毕禁,网罟无所布,耒耜无以设。”后汉书·西南夷传·滇王:“﹝ 滇池 ﹞河土平敞,多出鸚鵡、孔雀,有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
《漢語大詞典》:比耦
(1).并肩耦耕。左传·昭公十六年:“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 杜预 注:“用次更相从耦耕。”
(2).指耕田者。 清 龚自珍 《农宗答问第五》:“诛其大宗,放流其羣宗,取其田以食兴王之宗室、亚旅、比耦也。不能,姑徙之。”
(3).语本仪礼·大射:“遂比三耦。” 郑玄 注:“比,选次之也。”比耦,谓射礼中,选择二人为一组。 明 李东阳 《绍兴府学乡射圃记》:“射,艺类也,君子所不可缺……宾主有分,比耦有数。” 清 夏炘 学礼管释:“凡未射之先,司射先比耦。比,训选择。”
《漢語大詞典》:耕童
耕田的奴仆。 唐 孟郊 《寄义兴小女子》诗:“渔妾性崛强,耕童手皴釐。”
分類:耕田奴仆
《國語辭典》:目耕  拼音:mù gēng
形容读书力学不辍,有如农夫耕田力耕不辍。
分類:读书耕田
《漢語大詞典》:耕耰
耕田翻土。亦用以喻辛勤工作。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神州原来是赤县,会看赤帜满神州。朋友,朋友,努力事耕耰。”
分類:耕田辛勤
《漢語大詞典》:耕纺(耕紡)
耕田纺织。犹农桑。 宋 梅尧臣 《送张圣民知登州》诗:“凡为二千石,唯在劝耕纺。”
《漢語大詞典》:田僮
(1).田地和僮仆。史记·平準书:“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僮。” 司马贞 索隐:“若贾人更占田,则没其田及僮僕,皆入之於官也。”
(2).耕田的奴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田僮,是耕田的奴隶。 汉武帝 曾没收商人的大量田地与田僮,足见一般地主(包括商人)都愿意使用奴隶。”
《漢語大詞典》:踏犁
一种用脚踩踏的耕田农具。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三:“﹝长鑱﹞,古谓之蹠鏵,今谓之踏犂。”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会太子中允 武允成 献踏犂,以人力运之,不用牛,帝亟令秘书丞 陈尧叟 等往 宋州 ,依其制造成以给民,民甚赖焉。”
《漢語大詞典》:遗莱(遺萊)
指荒废的休耕田。 宋 叶适 《茶陵军减苗置寨记》:“ 茶陵 顷五千无遗莱,旷土可寻乎?”
《漢語大詞典》:掌鞭的
指赶车或使牛耕田的人。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掌鞭的!有好马备两匹来!” 姚雪垠 《长夜》三九:“‘ 陈老五 也是个好人,’他又说,‘他原是个掌鞭的。’”自注:“即专管使牛耕田和拉车的农民。”
《國語辭典》:凿饮耕食(鑿飲耕食)  拼音:zuò yǐn gēng shí
掘井饮水,耕田供食。比喻太平盛世,人民生活悠然自得。《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臣亦遭逢,生此嘉运,凿饮耕食,自幸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