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嘴 → 觜嘴”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调舌(調舌)
(1).啼鸣。 宋
邵雍 《暮春吟》:“梁间新燕未调舌,天末归鸿已着行。” 金 元好问
《杨柳》诗:“杨柳青青沟水流,鶯儿调舌弄娇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诗者,人之精神也;人老则精神衰葸,往往多頽唐浮泛之词, 香山 、 放翁 尚且不免,而况后人乎?故余有句云:‘鶯老莫调舌,人老莫作诗。’”
(2).学说话。 梁启超
《阿庄》诗:“ 阿庄 始生今周晬,蕙质已与常儿殊。调舌渐闻鶯恰恰,扶牀更见蟹跦跦。”
(3).耍嘴皮子。 明
邵璨 《香囊记·媾媒》:“不要调舌,且説正经事。”
《國語辭典》:说嘴(說嘴) 拼音:shuō zuǐ
1.自誇。《水浒传》第二九回:「我却不是说嘴。凭著我胸中本事,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西游记》第四二回:「你这猴头只会说嘴!瓶儿,你也拿不动,怎么去降妖缚怪?」也作「说口」。
2.胡言乱语。《金瓶梅》第四六回:「贼奴才还要说嘴哩!我可不这里闲著,和你犯牙儿哩!」
《國語辭典》:斗嘴(鬥嘴) 拼音:dòu zuǐ
以言语相争,互不相让。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王枢密这奸贼,敢和咱斗嘴,直恁般无上下失尊卑。」
《國語辭典》:调嘴(調嘴) 拼音:diào zuǐ
说长道短,搬弄是非。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不做营生则调嘴,拐骗东西若流水。」《西游记》第一六回:「行者道:『快著!快著!莫要调嘴,害了大事!』。」
《漢語大詞典》:弄唇吻
耍嘴皮子。
《三国志·吴志·潘濬传》“拜 濬 辅军中郎将” 裴松之 注引
《江表传》:“ 权 曰:‘卿何以轻之?’ 濬 曰:‘ 伷 ( 樊伷 )是 南阳 旧姓,颇能弄唇吻,而实无才略。’”
《國語辭典》:磕牙料嘴 拼音:kē yá liào zuǐ
多嘴多舌。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咱与你甚班辈,自来不相会,走将来磕牙料嘴。」也作「嗑牙料嘴」。
《國語辭典》:卖嘴(賣嘴) 拼音:mài zuǐ
誇大言语,卖弄口舌。元。曾瑞〈喜春来。当时欢喜言盟誓〉曲:「世间你是负心贼。休卖嘴。暗有鬼神知。」《西游记》第八四回:「八戒在旁卖嘴道:『妈妈儿莫说黑话,我们都是会飞的。』」
《漢語大詞典》:习舌调吻(習舌調吻)
谓耍嘴皮子,卖弄口才。《亢仓子·君道》:“贵口道之功,则天下之人习舌调吻而饰辞矣。”
《国语辞典》:饶舌调唇(饶舌调唇) 拼音:ráo shé tiáo chún
饶舌,多嘴。调唇,耍嘴皮子。饶舌调唇指多嘴多舌,卖弄口才。《孤本元明杂剧。苏九淫奔。第一折》:「我恰待饶舌调唇,怎当他拔树寻根。」
《国语辞典》:口舌之便 拼音:kǒu shé zhī biàn
因口顺而不加思索的耍嘴皮子。如:「他贪图口舌之便,狠狠的数落了她一番。」也作「口舌之快」。
《国语辞典》:口舌之快 拼音:kǒu shé zhī kuài
因口顺而不加思索的耍嘴皮子。如:「他常为了逞口舌之快,得罪了许多人。」也作「口舌之便」。
《国语辞典》:雌牙鬼 拼音:cī yá guǐ
辱骂嘻皮笑脸,耍嘴皮子取乐的人。《金瓶梅》第二三回:「你问那雌牙鬼囚根子!口里六说白道的。」
《漢語大詞典》:斗唇合舌(鬥脣合舌)
亦作“鬭脣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韩三十五老大汉 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鬭脣合舌。”
《国语辞典》:掉嘴口 拼音:diào zuǐ kǒu
掉弄唇舌,耍嘴皮子。《西游记》第一○回:「但是一个掉嘴口,讨春的先生。我问他几时下雨,他就说明日下雨。」
《國語辭典》:调嘴弄舌(調嘴弄舌) 拼音:diào zuǐ nòng shé
说长道短,搬弄是非。《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也作「调唇弄舌」、「调舌弄唇」、「调嘴调舌」、「调嘴学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