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31,分69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顿衣而走
咄嗟而办
对门而居
而立之年
掉头而去
趁虚而入
乘兴而来
擦肩而过
擦身而过
不约而合
不战而溃
不战而破
不学而能
不言而化
不药而瘉
《国语辞典》:顿衣而走(顿衣而走)  拼音:dùn yī ér zǒu
弃衣而逃走。《薛仁贵征辽事略》:「仁贵恐反遭罪责,不想是鄂国公,顿衣而走。」
分类:逃走
《国语辞典》:咄嗟而办(咄嗟而办)  拼音:duò jiè ér bàn
很快就办好。《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三汤十菜,添案小吃,顷刻间,摆满了桌子,真个咄嗟而办。」也作「咄嗟便办」、「咄嗟可办」。
分类:办好
《国语辞典》:对门而居(对门而居)  拼音:duì mén ér jū
两户人家大门相对而居住。如:「他们两人,对门而居也有好长的时间了。」
《国语辞典》:而立之年  拼音:ér lì zhī nián
三十岁的代称。参见「而立」条。如:「他已届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马齿徒长。」
分类:三十岁
《国语辞典》:掉头而去(掉头而去)  拼音:diào tóu ér qù
头也不回地离去。如:「他听到这项令人气愤的消息,随即掉头而去。」
分类:离去
《国语辞典》:趁虚而入(趁虚而入)  拼音:chèn xū ér rù
趁力量虚弱时侵入。《三侠五义》第四○回:「未免是当初操劳太过,如今百病趁虚而入。」
《国语辞典》:乘兴而来(乘兴而来)  拼音:chéng xìng ér lái
趁著一时高兴而来。宋。范成大〈巾子山又雨〉诗:「如今只忆雪溪句,乘兴而来兴尽还。」《文明小史》第五○回:「劳航芥也只得拿了他千把银子的程仪,跟几个月薪水,回香港干他的老营生去了。这才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呢!」
《国语辞典》:擦肩而过(擦肩而过)  拼音:cā jiān ér guò
互相错身,往相反方向离开。如:「他们两人匆匆擦肩而过,谁也没认出对方。」
《国语辞典》:擦身而过(擦身而过)  拼音:cā shēn ér guò
互相错身,往相反方向离开。如:「他们两人匆匆擦肩而过,谁也没认出对方。」
《国语辞典》:不约而合(不约而合)  拼音:bù yuē ér hé
彼此并未事先约定,而意见或行为却相同。宋。朱熹〈祧庙议状。小贴子〉:「熹窃详颐之议论,素与王安石不同,至论此事,则深服之,以为高于世俗之儒,足以见理义人心之所同,固有不约而合者。」也作「不约而同」。
《国语辞典》:不战而溃(不战而溃)  拼音:bù zhàn ér kuì
未经战斗便已溃败。如:「对方军纪散涣,因此不战而溃。」《明史。卷一四六。李浚列传》:「明年三月,李自成犯京师,三大营兵不战而溃。再宿,城陷。」《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世宗因高平之战,见樊爱能、何徽等一军不战而溃,察知军中弊倖。」
《国语辞典》:不战而破(不战而破)  拼音:bù zhàn ér pò
不必打仗就取得胜利。《三国演义》第一五回:「乘虚掩之,可不战而破也。」
《国语辞典》:不学而能(不学而能)  拼音:bù xué ér néng
不用学而会。指本能,也可形容天才。如:「对如此困难的技术,他竟然不学而能,真是个天才。」
《国语辞典》:不言而化  拼音:bù yán ér huà
不用言词训诫而天下平治。《北史。卷四七。列传。袁翻》:「为政清靖,不言而化,自长史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唐。魏徵〈论时政疏〉:「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国语辞典》:不药而瘉(不药而瘉)  拼音:bù yào ér yù
不吃药,病就好了。如:「多喝开水,休息二天,感冒竟不药而瘉了!」也作「勿药而愈」。
分类: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