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哀痛诏(哀痛詔)
封建帝王因灾害频至、民不聊生、内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诏书。汉书·西域传赞:“﹝ 武帝 ﹞末年遂弃 轮臺 之地,而下哀痛之詔,岂非仁圣之所悔哉!” 前蜀 韦庄 《赠薛秀才》诗:“但闻哀痛詔,未睹凯旋歌。”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引 清 蒋琦龄 《中兴十二策》:“不幸而运值中否,灾害并至,则必下哀痛之詔,追悔既往,深自刻责,期与天下更始。”
《國語辭典》:臆断(臆斷)  拼音:yì duàn
凭一己的臆测作主观的判断。《抱朴子。内篇。微旨》:「世人信其臆断,仗其短见,自谓所度,事无差错。」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汉儒或执旧文,过于信传;宋儒或凭臆断,勇于改经。」
《漢語大詞典》:还拜(還拜)
回答别人的跪拜敬礼而下拜。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 十三妹 把身子闪在一旁,也不来拉,也不还拜,只説了一句:‘这倒不敢当此大礼。’”
《漢語大詞典》:缒城(縋城)
由城上缘索而下。旧唐书·李绛传:“ 絳 初登陴,左右请 絳 縋城,可以避免, 絳 不从。”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此卒夜縋城走,投 曹翰 ,具言城中虚实。”
分類:城上而下
《漢語大詞典》:注坡
谓从斜坡上急驰而下。宋史·岳飞传:“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鎧习之。子 云 尝习注坡,马躓,怒而鞭之。”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 杜牧之 ,如铜丸走阪,骏马注坡。”
《國語辭典》:山洪  拼音:shān hóng
因暴雨或积雪融化,从山中奔泻而下的大水。如:「山洪暴发,冲毁了下游的道路和桥梁。」
《漢語大詞典》:小支
即胡,戈戟之刃曲而下垂的部分。后汉书·吕布传:“ 布 弯弓顾曰:‘诸君观 布 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鬭。’” 李贤 注:“周礼·考工记曰:‘为戟博二寸,内倍之,胡参之,援四之。’ 郑 ( 郑众 )注云:‘援,直刃;胡,其孑也。’小支,谓胡也。即今之戟傍曲支。” 北周 庾信 《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弯弓则戟破小支,抽剑则泉飞枯井。”
《國語辭典》:肉飞仙(肉飛仙)  拼音:ròu fēi xiān
隋人沈光能在高空跳下,用手掌著地倒行,当时人称他为「肉飞仙」。见《隋书。卷六四。沈光传》。后以「肉飞仙」称行动敏捷的人。
《漢語大詞典》:画幡(畫幡)
亦作“ 画旛 ”。 有画饰的长方而下垂的旗子。史记·封禅书:“其秋,为伐 南越 ,告祷 太一 。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太一锋,命曰‘灵旗’。” 明 袁宏道 《侵晓见闺人礼忏》诗:“残月微微散晓星,牕风吹动画旛铃。”
《漢語大詞典》:悬注(懸注)
倾流而下;从高处下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锺水:“山壁高耸,三面特峻,石泉悬注,瀑布而下。” 清 何琇 樵香小记·山下出泉:“水出高原,悬注而莫之遏也。”
《漢語大詞典》:宰桑
明 代 蒙古 官号。从 元 代沿袭而下。为汉语“宰相”的音转。绝大多数出身于非 成吉思汗 家族的封建领主。 达延汗 时,为巩固汗位,曾一度废除太师、宰桑等官职及其领地,将其降为大汗和诸王、台吉的僚属。只有 卫拉特 地区仍保留其封建领主的地位。
《漢語大詞典》:潨泻(潨瀉)
水疾流而下。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潨泻殊未终,飞浮亦云泰。” 宋 王安石 《和农具·水车》:“与天常斡旋,如雨自潨泻。”
《國語辭典》:曼鬋  拼音:màn jiān
有光泽而下垂的鬓发。形容美人的秀发。《楚辞。宋玉。招魂》:「长发曼鬋,艳陆离些。」
《国语辞典》:盖住(盖住)  拼音:gài zhù
由上而下的遮覆。如:「将锅盖盖住,以免走了味。」
分类:盖住而下
《国语辞典》:披垂  拼音:pī chuí
散垂而下。如:「她那乌黑的秀发披垂在肩上,十分动人。」
分类:披垂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