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7,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番考
思考
预考
宣考
特考
考镜
杂考
考竟
考证
考生
考道
考古图
府考
逮考
定考
《分类字锦》:番考
唐书百官志:亲勋翊卫以行能、功、过为三等。亲勋翊卫备身、东宫亲勋翊卫备身、王府执仗亲事、执乘亲事及亲勋翊卫主帅、校尉、直长、品子、杂任飞骑,皆上、中下考有二,上第者加阶番,考别为簿,以侍郎颛掌之。
分类:考课
《國語辭典》:思考  拼音:sī kǎo
1.思索、考虑。如:「这件事事关紧要,你要仔细思考。」
2.一种较深入、周到的思想活动。
《漢語大詞典》:预考(預考)
指正式考试之前进行的考试。在预考中选拔参加正式考试的人员。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安公子 已是一甲三名,授过职的,例应预考,便早晚用起功来。”
《漢語大詞典》:宣考
普遍推求。汉书·律历志上:“唯陛下发圣德,宣考天地四时之极,则顺阴阳,以定大明之制,为万世则。”
分類:普遍推求
《国语辞典》:特考  拼音:tè kǎo
行政机关因用人需求,透过行政院向考选部建议后所举办的特种考试。参见「特种考试」条。
《國語辭典》:考镜(考鏡)  拼音:kǎo jìng
参考借镜。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一:「弃等弁髦,盖率履则有馀,考镜则不足也。」
分類:参证借鉴
《漢語大詞典》:杂考(雜考)
(1).犹会审。《汉书·刘向传》:“辞果服,遂逮 更生 繫狱,下太傅 韦玄成 、諫大夫 贡禹 ,与廷尉杂考。”后汉书·皇后纪上·和帝阴皇后:“事发觉,帝遂使中常侍 张慎 与尚书 陈褒 于掖庭狱杂考案之。”
(2).《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的一个小类。《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一》:“辨证者谓之杂考。”
分類:会审
《國語辭典》:考竟  拼音:kǎo jìng
鞭打讯问。《后汉书。卷六。孝顺帝纪》:「京师诸狱无轻重,皆且勿考竟。」
分類:刑讯致死
《國語辭典》:考證  拼音:kǎo zhèng
依据可靠资料对古代文明制度加以考核、辨證,详明真伪的研究方法。也作「考据」。
《國語辭典》:考生  拼音:kǎo shēng
参加考试的人。如:「参加各项考试,考生都可以事先看考场。」
《漢語大詞典》:考道
(1).谓取仁或义以成其道。礼记·表记:“道有至,有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 注:“考,成也,能取仁义之一成之。”
(2).研求应遵之道。 清 曾国藩 《复陈虎臣书》:“阁下閒居杜门,应酬稀简,时从 竹如先生 考道问业,想见切磋之乐。”
分類:研求
《国语辞典》:考古图(考古图)  拼音:kǎo gǔ tú
书名。宋吕大临撰,十卷。著录各种铜器、铭文二百馀件,均附绘图,并加以训释考證,颇为精审。
《漢語大詞典》:府考
府试。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 明 李贽 《覆夏道甫》:“ 江鼎甫 府考无名,想时未到耳。”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匡超人 ﹞到府,府考过,接着院考。”
分類:府试
《漢語大詞典》:逮考
逮捕拷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 淮南王 不发封餽侍者,皆弃市。”《后汉书·窦武传》:“近者姦臣 牢脩 ,造设党议,遂收前司隶校尉 李膺 、太僕 杜密 、御史中丞 陈翔 、太尉掾 范滂 等逮考,连及数百人,旷年拘録,事无効验。”
分類:逮捕拷问
《分类字锦》:定考
唐书百官志:凡定考,皆集于尚书省,唱第然后奏。
分类: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