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7,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备考
汾阳考
考列
考释
穷考
类考
论考
审考
考堂
过考
考量
考省
考引
考致
监考
《國語辭典》:备考(備考)  拼音:bèi kǎo
留供参考。如:「表册中多有备考一栏,以供备注参考。」
《漢語大詞典》:汾阳考(汾陽考)
唐 代京官、外官,每年都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的高官两人主持其事。 汾阳郡王 郭子仪 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参见“ 二十四考中书令 ”。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考中书令(二十四考中書令)
唐 郭子仪 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后遂以借称 郭子仪 。《旧唐书·郭子仪传》:“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 ,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 温 ( 温庭筠 )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 ,二十四考中书。’”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富郑公 ﹞在 青州 二年,偶能全活得数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后用为称颂秉政大臣位高任久的典故。
《漢語大詞典》:考列
(1).考订编排。后汉书·皇后纪序:“故考列行跡,以为《皇后本纪》。”
(2).经考核后列入。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但我总觉得不能因为他们这么吃,便将 中国 菜考列一等,正如去年虽然出了两三位‘高等华人’,而别的人们也还是‘下等’的一般。”
《國語辭典》:考释(考釋)  拼音:kǎo shì
对古文物作考證并解释。
《漢語大詞典》:穷考(窮考)
深究;彻底追查。《后汉书·杨终传》:“自 永平 以来,仍连大狱,有司穷考,转相牵引。”
《高级汉语词典》:类考
学院的科考
《漢語大詞典》:论考(論考)
讨论研究。史记·太史公自序:“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 三代 ,録 秦 汉 ,上记 轩辕 ,下至于兹。”后汉书·杨终传:“於是詔诸儒於 白虎观 论考同异焉。”
分類:讨论
《漢語大詞典》:审考(審考)
犹审查。《汉书·梁怀王刘揖传》:“既已案验举宪,宜及王辞不服,詔廷尉选上德通理之吏,更审考清问,著不然之效,定失误之法。”
分類:审查
《国语辞典》:考堂  拼音:kǎo táng
1.旧时宣布官吏考核结果的场所。《新唐书。卷一三二。柳芳传》:「会尚书省应考绩事,元日陈贡棐,集于考堂,唱其考第,进贤以兴善,简不肖以黜恶。」
2.核计朝廷财务出纳的厅堂。《新唐书。卷二二三。奸臣传上。李林甫传》:「博济亦憸薄自肆,为户部郎中,部有考堂,天下岁会计处。」
《漢語大詞典》:过考(過考)
通过考试。 闻一多 《家书给弟》:“至于从前科举时代凡是读书过考,谁不要会作几句诗!”《人民文学》1981年第6期:“又不是小学生过考,问一句答一句,像话吗?”
分類:过考考试
《國語辭典》:考量  拼音:kǎo liáng
考核校量。《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
《漢語大詞典》:考省
考校省察;考校查核。国语·晋语三:“内谋外度,考省不倦,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唐 李翱 《释怀赋》:“进藎言而不信兮,退远去而不获。弗验实而考省兮,固予道之所厄。” 明 李贽 《复士龙悲二母吟》:“只宜择师教之,时时勤加考省,乃为正当。”
《漢語大詞典》:考引
稽考。 唐 韩愈 《郓州谿堂诗序》:“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宋 文天祥 《跋崔丞相二帖》:“考引昔今,为之永嘆。”
分類:稽考
《韵府拾遗 寘韵》:考致
韩愈董府君墓志:物以久弊,或以轹毁。考致要归,孰有彼此。
《國語辭典》:监考(監考)  拼音:jiān kǎo
监视考试。如:「她监考十分严格,绝不允许作弊。」也作「监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