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7,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伯考
考极
县考
宪考
科考
考深
考考
考风
考辞
考步
考辨
八考
正考父
主考
补考
《漢語大詞典》:伯考
对已故伯父的称呼。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元年:“二月,甲午, 魏 主尊 彭城武宣王 为 文穆皇帝 ,庙号 肃祖 ;母 李妃 为 文穆皇后 。将迁神主於太庙,以 高祖 为伯考。”
《漢語大詞典》:考极(考極)
穷究。后汉书·广陵王荆传:“ 荆 惶恐,自繫狱。帝復加恩,不考极其事。”
分類:穷究
《漢語大詞典》:县考(縣考)
即县试。儒林外史第四回:“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知县 胡公 作宰,忽有马夫,着红布履来告假。问:‘何事?’曰:‘明日要赴县考。’” 鲁迅 《呐喊·白光》:“ 陈士成 看过县考的榜,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参见“ 县试 ”。
分類:县考
《漢語大詞典》:县试(縣試)
清 代由县官主持的考试。取得出身的童生,由本县廪生保结后才能报名赴考。约考五场,试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事实上第一场录取后即有参加上一级府试资格。
《漢語大詞典》:宪考(憲考)
即显考。指亡父。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及我宪考,一牧正之。” 唐 元稹 《萧俛等加勋制》:“惟朕宪考集大命于朕躬,宅忧昏逾,罔克攸济。” 唐 韩愈 《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惟朕宪考,亟征不庭,薰剔幽妖,擒灭罪戾,用力滋广,理财是切。”
分類:亡父
《國語辭典》:科考  拼音:kē kǎo
明清科举制度,各省学政周历各府州,从童生中考选秀才及甄试欲应乡试的生员,取入一、二、三等者,准送乡试,称为「科考」。《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宗师田洪录科考,韩子文又得吴太守一力举荐,拔为前列。」《儒林外史》第七回:「本道来科考时,访知你若再如此,断不能恕了。」也称为「科试」。
《韵府拾遗 侵韵》:考深
唐书𨕖举志:宋璟等奏罢斜封官。量阙留人。虽资高考深。非才实者不取。
《國語辭典》:考考  拼音:kǎo kǎo
拟声词。形容击鼓的声音。唐。韩愈郓州溪堂〉诗:「既歌以舞,其鼓考考。」宋。陆游 晨起诗:「五更揽衣起,漏鼓犹考考。」
《漢語大詞典》:考风(攷風)
谓考察风俗。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候气推黄鐘,攷风定六律。” 靳荣藩 注:“攷风犹省风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天子省风以作乐。’”
《漢語大詞典》:考辞(考辭)
(1).亦作“ 考词 ”。古代考核官吏成绩的评语。旧唐书·穆宗纪:“贬考功员外郎 李渤 为 虔州 刺史,以前书宰相考辞太过,宰相 杜元颖 等奏贬之。”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 唐 考功法,虽执政大臣,皆有考词,亦有赐考者,亦有自书其考者。”宋史·职官志三:“旧制,考课院其定殿最皆有考辞。 元丰 官制行,悉罢。”
(2).谓考虑选取恰当的辞句。文选·陆机〈文赋〉:“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吕延济 注:“考摘清浊之词以就班类而缀之。”
《漢語大詞典》:考步
推究天文历法。宋书·天文志一:“ 张衡 为太史令,乃铸铜范。 衡 传云:其作浑天仪,考步阴阳,最为详密。” 宋 岳珂 桯史·岁星之祥:“ 绍兴 辛巳,逆 亮 渝盟。有上封者,言吾方得岁,虏且送死。詔以问太史,考步如言。”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太乙推算:“时无星官歷翁考步推賾,庸詎知非入元、復元之际乎?”
《漢語大詞典》:考辨
查考辨正。 清 毛岳生 《〈后汉书公卿表〉序》:“﹝ 练伯颖 ﹞性喜考辨,尤达官制。” 鲁迅 《华盖集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然而在考辨的文字中杂入一点滑稽轻薄的论调,每容易迷眩一般读者,使之失去冷静,坠入彀中。”
《骈字类编》:八考
唐书刘祥道传见四考下。
《漢語大詞典》:正考父
春秋时宋国的大夫,孔子的远祖;他辅佐戴、武、宣三公,地位愈高行为愈检点。例如: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饘、粥:稀粥、稠粥。孟僖子:春秋时鲁国大夫仲孙貗。其后,指正考父的后代。达:显达。)——·司马光《训俭示康》
《國語辭典》:主考  拼音:zhǔ kǎo
1.主持考试。如:「今年的高等考试由他主考。」《明史。卷七○。选举志二》:「成化十五年,御史许进请各省俱视两京例,特命翰林主考。」
2.职官名。明清时主持乡试的正副考官,亦泛指主持考试的人。《明史。卷七○。选举志二》:「初制,两京乡试,主考皆用翰林。」《儒林外史》第四二回:「现今主考已是将到京了,我们怎还不去?」
《國語辭典》:补考(補考)  拼音:bǔ kǎo
因故不能参加考试或考试未能及格,再另行择期补行考试,称为「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