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829,分1722页显示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7 98 99 100 下一页
诸葛赓(字 君俞 号 熙真子 )
孙唐卿(字 希元、尧臣 号 闲叟 )
任中师(字 祖圣 号 大块翁 安惠 )
林巽(字 巽之 号 革范 )
释延珊(号 慧明禅师 )
王益(字 庆之 号 栖神子 )
程戡(字 胜之 号 习边事 康穆 )
黄晞(字 景微 号 聱隅子 )
黄孝绰(字 公裕 号 潜山叟 )
郑洙(字 教生 号 东山 )
包拯(世称 阎罗包老 字 希仁 孝肃 )
陈轸(字 齐卿 号 朝隐子 )
张俞(别称 张愈 愈 字 少愚、才叔、才奴 号 白云居士 )
刘涣(字 凝之 号 西涧居士 )
其它辞典(续上)
释仁岳(别称 寂静 号 潜夫 姜 净觉法师 )诸葛赓(字 君俞 号 熙真子 )
孙唐卿(字 希元、尧臣 号 闲叟 )
任中师(字 祖圣 号 大块翁 安惠 )
林巽(字 巽之 号 革范 )
释延珊(号 慧明禅师 )
王益(字 庆之 号 栖神子 )
程戡(字 胜之 号 习边事 康穆 )
黄晞(字 景微 号 聱隅子 )
黄孝绰(字 公裕 号 潜山叟 )
郑洙(字 教生 号 东山 )
包拯(世称 阎罗包老 字 希仁 孝肃 )
陈轸(字 齐卿 号 朝隐子 )
张俞(别称 张愈 愈 字 少愚、才叔、才奴 号 白云居士 )
刘涣(字 凝之 号 西涧居士 )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三
仁岳(九九二——一○六四),又称寂静,自号潜夫,俗姓姜氏,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从释知礼、遵式学天台义。后对知礼所创山家派义有异议,遂著《十谏书》、《雪谤书》等与知礼往复辩难,自成一系,被称为后山外派或杂传派。住石壁、灵芝等寺,徙永嘉净社。年老还乡,胡宿为请赐号净觉法师。晚年持律甚严,创隐沦堂休室以为燕居。治平元年卒,年七十三。所著尚有《楞严经熏闻记》、《十不二门文心解》、《金刚錍科》等多种,并存;又有《楞严经集解》,佚。见《释门正统》卷五,《补续高僧传》卷二,《吴兴掌故集》卷四。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仁岳。霅川姜氏子。自号潜夫。闻法智南湖之化。往依为学。至水月桥。掷笠水中曰。吾所学不成。不复过此桥。法智器之。居以东厦。白昼焚膏。专事细绎。乡书至悉投帐阁。未尝启视。因出境分卫。乘舟水行。偃卧舒足。豁然自得。若拓虚空。樯为之折。每请益函丈。撷大屧关大钥。众望风畏之。尝与十同志。修请观音三昧。因疾有间。宴坐静室。恍如梦觉。自谓向之所学皆非。乃述三身寿量解。以难妙宗。道既不合。遂还浙阳灵山。慈云摄以法裔。四明。乃加十三料简。以斥之。师复上十谏雪谤。往复不已。会昭庆有请。慈云为诗以送之。学徒从往者半。云弗之止。既迁石壁。复徙灵芝。时法智已归寂。师临众自诧曰。只因难杀四明师。谁向灵芝敢开口。有仁行人自永嘉。请居净社。一住十年。大弘法化。以年老还乡。霅守请主祥符。观察使刘崇广。为奏命服。枢密使胡宿。为请净觉之号。晚年专修净业。然三指供佛。持律至严。不以事易节。创隐沦堂休室。以为燕居。治平元年春。谓门人曰。我翌日午刻当行。至其时。说偈。安坐而化。塔全身于何山之西。师著述甚富。尤精于楞严。故注笔甚勤。有会解十卷。熏闻记五卷。文句三卷。又为说题并忏仪等书。世师家者。可久灵炤别具。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仁岳,字潜夫,姓姜氏,霅川人。闻法智至南湖,往依为学。法智器之,撰《问疑书》及《止疑》、《抉膜》、《指滥》、《十难》,以折他师,而辅四明甚力,后因疾宴坐静室,恍若梦觉,自谓向者皆非究竟,更述《三身寿量解》以难《妙宗》。《妙宗》者,四明所著也。自此道不合,还浙阳灵山,慈云摄为法裔。四明乃加《十三简》以斥之,仁复上《十谏》雪 ,往还不已。会西湖昭庆移启相请,慈云为诗送之。学徒从往者半,云弗之禁。既而迁石壁,徙灵芝,居永嘉净社十年,大弘化法。霅守请主祥符,观察刘从广请赐紫迦梨,枢密胡宿上其事行,赐号“净觉禅师”。晚岁专脩净业,热三指于佛前,持律至严,不以事易节。治平元年三月二十四日,谓门人曰:“明日日午,吾当行矣。”明日留偈安坐,入寂于隐沦堂休室,塔于何山之西隅。仁岳著述极富,于《棱严》尤加意,撰《集解》十卷,《说题》一卷,《熏闻记》五卷,胡宿为之序,其略曰:“室中千镫,多光互入。堂下六乐,正声相宣。鼓吹妙经,藻火圆教。法施岂有尽哉!”其推许亦未为过。葬后二百馀年,何山更为禅居净觉,塔地已夷为蔬圃。仁乃见梦于僧曰:“塔处灌溉非便,乞迁之。”及开龛,色身不坏,舍利盈掬,乃具礼易葬他所。此与东山神照迁塔事相类,皆能示兆于数百年之后,异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诸葛赓(九九三~一○七七),字君俞,号熙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历官英州真阳、湖州德清尉,饶州乐平主簿,宣州旌德、抚州宜黄令。年六十四告老,以太子中舍致仕。神宗熙宁十年卒,年八十五(《京口耆旧传》卷三)。今录诗六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青州人,字希元。少有学行,韩琦甚器之。仁宗景祐元年进士第一。通判陕州,熟谙吏事,体恤民情。旋遭父丧,毁瘠呕血而卒。全宋诗
孙唐卿,字尧臣,号闲叟,眉山(今属四川)人(《东林山志》卷二二)。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曹州济阴人,字祖圣,号大块翁。任中正弟。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进士。陈尧叟判河中,辟掌笺奏。知广州,兼市舶使。累官枢密直学士、知益州。转运使韩渎急于笼利,自薪刍蔬果之属莫不有算,中师尽奏蠲之。以吕夷简荐,召为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致仕。卒谥安惠。全宋文·卷二七九
任中师(九七三——一○五○),字祖圣,晚号大块翁,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中正弟。大中祥符二年第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平陆县。历知千乘、襄邑二县,为右正言。中正贬,亦降太常博士、监宿州酒税。未几,通判应天府,徙知滑州,入为开封府判官。累迁尚书度支郎中、直史馆、知澶州。以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兼市舶使。还,为谏议大夫、判尚书刑部,加集贤院学士,进龙图阁直学士、知并州。召枢密直学士、知益州。召为枢密副使,进给事中,以尚书礼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知永兴军,徙陈州。拜太子少傅,致仕,进少师。卒,谥安惠。《宋史》卷二八八《任中正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海阳(今潮安县)人,字巽之,号革范。仁宗天圣中应举对策,以忤权贵不录。庆历中投匦论事,仁宗异之,授徐州议曹,不就南归。有《易范》。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七九
延珊,号慧明禅师,景祐中为杭州灵隐寺住持。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益(九九六~一○一二),字庆之,号栖神子,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未十岁,以荫为奉礼郎,官卫尉寺丞。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十七(《湘山野录》卷中)。六年,追赐进士及第。有《桂籍追荣集》二十卷(《文庄集》卷二二《桂籍追荣序》),不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7—1066 【介绍】: 宋许州阳翟人,字胜之。真宗天禧三年进士。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三司户部副使,出知数州府。仁宗至和元年,召拜参知政事,改枢密副使。因与枢密使宋庠议不合,自请罢。旋除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英宗即位,以安武军节度使留再任。为边帅既久,号习边事,然无甚显绩。卒谥康穆。全宋诗
程戡(九九七~一○六六),字胜之,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授泾州观察推官。历知渭、归、凤翔、永兴、瀛、益诸州府,累官参知政事。仁宗嘉祐五年(一○六○)为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英宗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乐全集》卷三六《程公神道碑铭》,《东都事略》卷七○、《隆平集》卷八作七十七)。谥康穆。《宋史》卷二九二、《东都事略》卷七○、《隆平集》卷八有传。全宋文·卷四七九
程戡(九九七——一○六六),字胜之,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天禧三年举进士甲科,补泾州观察推官,历判许州、蕲州、虔州,知归州,召为三司度支判官。宝元中擢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未几知渭州,又进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府。庆历八年降知凤翔府,寻迁河中,复为枢密直学士、知永兴军,徙瀛州,四迁给事中。皇祐中知益州,迁端明殿学士。至和元年召拜参知政事,改尚书户部侍郎、枢密副使,拜宣徽南院使,出判延州。嘉祐中除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累官武安军节度使。治平三年卒,年七十。谥康穆。见《乐全集》卷三六《程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九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7 【介绍】: 宋建州建安人,字景微,号聱隅子。少通经,聚书数千卷,学者多从之游。石介在太学,遣诸生以礼聘召,晞走匿邻家不出。枢密使韩琦表荐之,以太学助教致仕。有《歔欷琐微论》。全宋诗
黄晞(?~一○五七),字景微,自号聱隅子,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早年以通经学称。仁宗景祐中,徙居京师,学者多从之游。后授太学助教致仕。嘉祐二年卒。事见《苏魏公文集》卷六四《杨子寺聱隅先生祠堂记》,《宋史》卷四五八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三六
黄晞(约九九七——一○五七),字景微,自号聱隅子,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少时以有道称于闽中。独好古学,无所不通,尤潜心于《春秋》、《易》。景祐中,年四十,贡礼部,又上策求应直言诏科,俱不偶。遂无心仕进,于京师僦舍僻处,士子竞造其门。公卿大夫交章论荐,皆辞谢。嘉祐元年,仁宗从其志,特授太学助教致仕。二年四月卒。著《易义》十卷、《聱隅子歔欷琐微论》二卷(存)、《杨庭新论》十篇。见苏颂《杨子寺聱隅先生祠堂记》(《苏魏公文集》卷六四),《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三七,《通志·艺文略》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四,又《宋史》卷四五八有传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7—107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徙居太湖,字公裕,号潜山叟。两举进士不第,无意仕进,以诗酒自适。善书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建侯官人,字教生,号东山。仁宗景祐五年擢三礼科,仕至虞部郎中。初郡未立学,洙请于知州谢微,遂始表立学,闽人德而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1062 【介绍】: 宋庐州合肥人,字希仁。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擢监察御史,建言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三司户部判官,知扬、庐、江宁、开封等州府,迁右司郎中。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断讼明敏正直,开正门,令讼者直到堂前,自陈曲直,杜绝吏奸。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权御史中丞,迁三司使,拜枢密副使。卒谥孝肃。有《包孝肃奏议》。全宋诗
包拯(九九九~一○六二),字希仁,合肥(今属安徽)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历知建昌、天长县,徙知端州,迁殿中丞。庆历三年(一○四三),拜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五)。出为京东转运使。七年,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陕西转运使(同上书卷一六○)。皇祐四年(一○五二),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七二)。嘉祐元年(一○五六),为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同上书卷一八四)。三年,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同上书卷一八七)。四年,为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同上书卷一八九)。六年,迁给事中,寻拜枢密副使(同上书卷一九三)。七年卒,年六十四。谥孝肃。有奏议十五卷,今存《包孝肃奏议》十卷。《宋史》卷三一六有传。全宋文·卷五三八
包拯(九九九——一○六二),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天圣五年进士及第,授大理评事、知天长县,徙端州,累迁监察御史。奉使契丹还,历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皇祐二年,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四年除龙图阁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徙知瀛、扬、庐、池、江宁、开封等州府。嘉祐三年,权御史中丞,次年权三司使。六年,迁给事中,为三司使,数日,拜枢密副使,卒于任,谥孝肃。拯向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避权贵。《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愈。宋益州郫县人,祖籍河东,字少愚。游学四方,屡举不第。仁宗康定初上书言边事,知州杨曮、安抚王拱辰交称其才。除试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显忠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以居之,因号“白云先生”。母丧,盐酪不入口。六召不应,乐游山水。后闭门著书,未就而卒。有《白云集》。全宋诗
张俞,字少愚,又字才叔(《青琐高议》前集卷六),号白云居士,益州郫县(今属四川)人。屡试进士不第。仁宗宝元初,西夏事起,曾于蜀上书陈攻取十策,诏赴阙。庆历元年(一○四一),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不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三)。隐居青城山白云溪,七诏不起,遨游天下山水三十馀年,卒年六十五。有《白云集》,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有传。今录诗二十九首。全宋文·卷五五○
张俞(一○○○——一○六四),一作愈,字才奴,又字少愚,号白云居士。其先三世自河东徙,为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少嗜书,好为诗,喜弈棋,隽伟有大志。屡举进士不中,又举茂材异等不中。宝元初,西戎犯边,上书陈攻取十策,诏以为试秘书省校书郎,请授其父显忠而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置青城山白云溪杜光庭故居以处之。凡七诏不起。乐山水,遇有兴,虽数千里辄尽室往。遂浮湘沅,观浙江,升罗浮,入九嶷,买石载鹤以归。有文集三十卷。见张俞《上蜀帅任密谏书》及《东都事略》卷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0—1080 【介绍】: 宋筠州人,字凝之,号西涧居士。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为颍上令。以刚直不能事上官,弃去隐于庐山之阳。欧阳修作《庐山高》以美其节。全宋诗
刘涣(一○○○~一○八○),字凝之,号西涧居士,筠州(今江西高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为颍上令。年五十归隐庐山(《东都事略》卷八七)。神宗元丰三年卒,年八十一(《三刘家集》引苏辙《哀西涧先生辞》、《山谷内集》卷三○《跋欧阳文忠公庐山高诗》)。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五七九
刘涣(一○○○——一○八○),字凝之,号西涧居士,高安钧山(今江西高安)人,恕之父。天圣八年与欧阳修为同年进士。为颍上令,刚直不阿,弃官归隐庐山,时年五十。欧阳修高其节,赋《庐山高》诗以美之。涣居庐山三十馀年,环堵萧然,饘粥以为食,而游心尘垢之外,无戚戚意。元丰三年卒,年八十一。见苏辙《刘凝之屯田哀辞并叙》(《栾城集》卷一八),《宋史》卷四四四《刘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