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087,分1873页显示  上一页  160  161  162  163  164  166  167  168  169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罗隐( 罗横、隐 昭谏 江东生 行第 十五 )
唐彦谦(茂业 鹿门先生 )
皮日休(袭美、逸少 间气布衣、鹿门子、醉吟先生、醉民、醉士 世称 皮陆 )
释通玄( 通玄 隆济 )
陆希声( 君阳遁叟 )
僧慧则( 鉴水阇黎、鉴水 )
袁皓(碧池处士 退山 )
陈蓬(白水仙 )
董昌( 陇西郡王 大越罗平国 )
僧师备( 师备 宗一大师、一味平实 世称 玄沙和尚 )
僧彻( 净光大师 法将 )
司空图(表圣 知非子、耐辱居士 )
范摅(五云溪人 )
韩偓(致光、致尧、致免 别称 冬郎 玉山樵人 世称 香奁体 )
胡曾(秋田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3—909 【介绍】: 唐馀杭人,一说新城人,又作新登人,字昭谏,号江东生。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改今名。以诗文名于当世。不受朱温徵召。镇海军节度使钱镠辟为掌书记,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有《谗书》、《江东甲乙集》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3—910 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排行十五。举进士,十余年不第。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始为衡阳主簿。僖宗乾符三年(876)因父殁丁忧回乡。除服又往游京师,广明中遇黄巢攻陷长安,归隐于池州梅根浦。梁太祖(朱全忠)曾以谏议召,不至。依镇海节度使钱镠,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掌书记。昭宗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副使。寓于萧山,十二月病卒。生平见沈崧《罗给事墓志》(《罗氏宗谱》引),《吴越备史》卷一,《旧五代史》本传以及《五代史补》卷一、《唐诗纪事》卷六九、《唐才子传》卷九等。今人汪德振有《罗昭谏年谱》。隐善小品文,多讽世之作。其《谗书》5卷颇享盛名。诗与宗人罗虬、罗邺齐名,称江东三罗。又与杜荀鹤、陆龟蒙、吴融、郑谷等以诗往还。诗风近于元白,雄丽坦直,通俗俊爽,诗句脍炙人口,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为谁辛苦为谁甜”等,至今传为口语。擅长咏史,各体中尤工七律。清洪亮吉云:“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悲凉,沉郁顿挫,实可远绍浣花(杜甫),近俪玉溪(李商隐),……迥非他人所及。”(《北江诗话》卷六)七绝亦有特色。书目记载有《江东集》、《甲乙集》及其他著作多种。今人雍文华校辑《罗隐集》(中华书局),最为完备。今人潘慧惠有《罗隐集校注》。《全唐诗》存诗11卷又1首,《全唐诗逸》补诗1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4首,断句17。
唐诗汇评
罗隐(833-909),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本名横,大中、咸通中屡举进士不第,遂改名隐。与宗人罗邺、罗虬齐名,时号“三罗”。咸通末,为湖南观察使于瑰掌书记,官衡阳主簿。又为淮南李蔚从事。广明中,避乱归乡里。光启三年,镇海节度使钱镠表为钱塘令,迁著作郎、节度掌书记,转司勋郎中,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使。卒。隐工诗文。咸通八年,曾自编其杂文为《谗书》,皆抗争愤激之言,词锋犀利,今存。有诗集《甲乙集》十卷,亦存。清人辑有《罗昭谏集》八卷。《全唐诗》编诗十一卷。
全唐诗补逸
罗隐字昭谏,馀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八百九十四
隐字昭谏。馀杭人。屡举不第。光启三年。吴越王钱镠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辟掌书记。天祐三年充判官。梁开平二年授给事中。迁发运使。是年卒。年八十馀。

作品评论

唐摭言
罗隐,梁开平中累征夕郎不起。罗衮以小天倅大秋姚公使两浙,衮以诗赠隐曰:“平日时风好涕流,《谗书》虽盛一名休。寰区叹屈瞻天问,夷貊闻诗过海求。向夕便思青琐拜,近年寻伴赤松游。何当世祖从人望?早以公台命卓侯。”隐答曰:“昆仑水色九般流,饮即神仙憩即休。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鸰原谩欲均馀力,鹤发那堪问旧游!遥望北辰当上国,羡君归棹五诸侯。”
北梦琐言
邺王罗绍威喜文学,好儒士,每命幕客作四方书檄,小不称旨,坏裂抵弃,自劈笺起草,下笔成文。又癖于七言诗。江头有罗隐,为钱镠客,绍威伸南阮之敬。隐以所著文章诗赋酬寄,绍威大倾慕之,乃目其所为诗集曰《偷江东》。今邺中人士,多有讽诵。
鉴诫录
(罗)隐常献卷于郑相公畋。郑女妙于篇什,每读隐诗,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未尝不于父前三复,似慕其才。相国或一日因隐到宅,遂留从容,命女下帘窥之。女见隐为人迂差,永不复吟隐诗矣。
旧五代史本传
(罗隐)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大为唐宰相郑畋、李蔚所知。
《续唐三体诗》引《西清诗话》
人才高下,各有分限。少陵、太白当险阻艰难、流离困踬,杰然出语自高。至罗隐诸人,向用偏伯之国,夸雕逞奇,虽欲高,而意未尝不卑。譬之秦武阳气慨全燕,见秦王则战掉失色;淮南王虽为神仙,谒帝犹轻其举止。此岂由素习哉!天禀自然,不可强力至也。
唐才子传
(隐)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恃才忽睨,众颇憎忌。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诗文多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
唐诗品汇
(隐)工诗、长于咏物。
四友斋丛说
罗隐诗虽是晚唐,如“霜压楚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亦自婉畅可讽。
《诗源辨体》
律诗由盛唐变至钱、刘,由钱、刘变至柳宗元、许浑、韦庄、郑谷、李山甫、罗隐,皆自一源流出;体虽渐降,而调实相承,故为正变。
《五朝诗善鸣集》
虽曰邺、隐齐名,毕竟隐雄于邺。
《载酒园诗话又编》
温、李俱善作骈语,故诗亦绮丽。隐之表启不减两生,诗独带粗豪气,绝句尤无韵度,酷类宋人,不知尔时何以名重至此!邺州罗绍威至自号其集为《偷江东》,青州王师范遣使赉礼市求其一篇,然犹武人。令狐滈登第,隐贺之,其父绹曰:吾不喜汝及第,喜汝得罗公一篇耳。”郑畋女频诵其诗,窥其貌寝乃已。由今视之,亦何烦尔乎?
《载酒园诗话又编》
隐亦时有警句,但不能首尾温丽。
《唐音审体》
昭谏生于有唐末造,其亡已入五代矣。今体诗气雄调响,罕与为匹。然唐人蕴藉婉约之风,至昭谏而尽;宋人浅露叫嚣之习,至昭谏而开。文章气运,于此可观世变。
戴京曾《罗昭冻集序》
罗昭谏诗,言中有响,《三百篇》后颇寓讽谏之意。或者以其语多平易而忽之,要之胜填词豪艳而无当于兴感者什佰矣。况其精邃自然处,正复不让唐之初、盛。
一瓢诗话
“三罗”其名,隐为最,虬次之,邺斯下矣。
一瓢诗话
罗昭谏为三罗之杰。调高韵响,绝非晚唐琐屑,当与韦端己同日而语。
北江诗话
七律至唐未造,惟罗昭谏最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实可以远绍浣花,近俪玉溪。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次则韩致尧之沉丽,司空表圣之超脱,真有念念不忘君国之思。孰云吟咏不以性情为主哉!若吴子华之悲壮,韦端己之凄艳,则又其次也。
《雨村诗话》
五代自以韩偓、韦庄二家为升堂入室,然执牛耳者必推罗江东。其诗坚浑雄博,亦自老杜得来,而绝不似宋西江派之貌袭。世人称之者少,何也?皮、陆辈雕文刻镂,近乎土木偶人,少生趣矣。
三唐诗品
专裁七律,是郑都官一流,不得其源所出。伤乱情多,时见言旨,第词无蓄意,风格告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并州晋阳人,字茂业,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先生。唐持子。师温庭筠,工七言诗。多通技艺,负才无所屈。僖宗乾符末,避乱汉南。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累表为节度副使,历晋、绛州刺史。光启末,重荣军乱,彦谦贬兴元参军事。节度使杨守亮表为判官,迁副使。官终阆、壁州刺史。有《鹿门先生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3? 字茂业,自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才高负气。应进士举,10余年不第(一说咸通末登进士第,疑误)。僖宗广明元年(880)后,避乱汉南,专事著述。中和时,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旋擢为河中节度副使。二年(882),任晋州刺史,寻转绛州。光启三年(887),重荣被杀,贬为兴元参军事。后兴元节度使杨守亮署其为判官,迁节度副使。历阆、壁二州刺史。昭宗景福二年(893)前后,卒于汉中。生平事迹见郑贻《鹿门诗集叙》、《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唐俭传》、《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卷九。彦谦博学多才,少时诗学温庭筠、李商隐,颇纤丽。后尚杜甫,诗风乃变为淳雅。尤擅七言,文词壮丽。用事精密,对偶工切,颇得宋代西昆诗人杨亿、刘筠之称赏。《新唐书·艺文志四》录《唐彦谦诗集》3卷,《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录《鹿门诗》1卷。今存晨风阁丛书本《鹿门集》。然其中混入元人诗40余首。《全唐诗》存诗2卷又1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唐彦谦,生卒年不详,字茂业,自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少师温庭筠为诗。咸通中,应进士举,十馀年不第。或云咸通二年(861)登进士第。乾符末,避乱居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召为从事,历河中节度副使,晋、慈、绛三州刺史。光启末,重荣遇害,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二州刺史。有《唐彦谦诗集》(一名《鹿门先生集》)三卷。《全唐诗》编诗二卷。中羼入元人戴表元、许谦等诗数十首。

作品评论

郑贻《鹿门诗集序》
并山川英淑奇丽……古多豪士,事武功健马、垂光宇内,未有钩锦绣绝擅声词翰者。君出其中,翕轻清以为性,结冷汰以为质,煦鲜荣以为词。偏于逸歌长句,骏奔踔厉,往往而剧,李白、杜甫死,非君而谁哉?
旧唐书本传
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博饮之技,无不出于辈流。尤善七言诗,少时师温庭筠,故文格相类。
后山诗话
唐人不学杜诗,唯唐彦谦与今黄亚夫庶、谢师厚景初学之。
《蔡宽夫诗话》
杨文公酷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今太白诸集犹兼行,独彦谦殆罕有知其姓名者,诗亦不多,格力极卑弱,仅与罗隐相先后,不知文公何以取之?当是时以偶俪为工耳。
《洪驹父诗话》
山谷言:唐彦谦诗最善用事。其《过长陵》诗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杯。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斜日重回头。”又《题浦津河亭》云:“烟横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皆佳句。
石林诗话
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亦不以杨、刘为过。
唐诗纪事
鹿门先生唐彦谦,为诗綦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盖其一体也,然警绝之句亦多有。
唐才子传
彦谦才高负气,毫发逆意,大怒叵禁。博学足艺,尤长于诗,亦其道古心雄,发言不苟,极能用事,如自己出。初师温庭筠,调度逼似,伤多纤丽之词,后变淳雅,尊崇工部。唐人效甫者,惟彦谦一人而已。
升庵诗话
唐彦谦绝句,用事隐僻,而讽谕悠远似李义山。如《奏捷西蜀题沱江驿》云:“野客乘轺非所宜,况将儒服报戎机。锦江不识临邛酒,幸免相如渴病归。”即李义山“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之意也。馀如《登兴元城观烽火》云:“汉川城上角三呼,护跸防边列万夫。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邓艾庙》云:“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此即唐人《题吴中范蠡庙》云“千年宗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之句也。《汉殿》云:“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桐风。君王寂虑无消息,却就真人觅钜公。”首首有酝藉,堪吟咏,比之贯休、胡曾辈天壤矣。
唐音癸签
唐彦谦诗律学温、李,“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何减“春蚕”、“蜡烛”情藻耶?又“盆稻”篇亦咏物之俊者。
才调集补注
钝吟云:此君全法飞卿,时有玉溪之集,皆西昆所祖也。
一瓢诗话
唐茂业有诗极似玉溪,想亦如李洞之师贾岛,故臭味不殊。
《唐诗观澜集》
唐彦谦诗秾丽如温、李,而骨力不如义山,神不如飞唧,然亦雕章间出。
石洲诗话
唐彦谦师温八叉,而颇得义山风致,但稍弱耳。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韦苏州。而气浮伤骨,辞缛害体。律绝抽秘骋研,清拟杜、岑,艳如温、李,虽未成后者,亦备一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34—883后 【介绍】: 唐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咸通八年擢进士第。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交游唱和,人称皮陆。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黄巢军下江浙,日休为巢所得,任为翰林学士。巢败,日休下落不明,或云为朝廷所杀,或云为巢所杀,或云至吴越依钱镠,或云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薮》、《松陵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4?—883? 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于襄阳鹿门山,自号间气布衣,又号醉吟先生、鹿门子、醉民、醉士等。懿宗咸通七年(866)入京应进士试不第,遂退居寿州(今安徽寿县)自编所作诗文为《皮子文薮》。八年再应进士试,以榜末及第。十年,苏州刺史崔璞聘为州军事判官。时陆龟蒙以所业谒崔璞,结识皮氏,相与唱和,皮陆由此齐名。僖宗乾符二年(875)任毗陵副使。黄巢军入江浙,“劫以从军”(《唐诗纪事》卷六四)。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称帝,以其为翰林学士。钱易《南部新书》(卷四)等书谓其因作谶,巢疑讥己,被杀。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〇引《该闻录》云巢兵败后为唐室所害。北宋尹师鲁《皮子良墓志》、陶岳《五代史补》卷一谓其入吴越国依钱镠而终。《文薮》所载早期诗文多有抨击时弊、同情民瘼之作,其中《正乐府》诸什继承白居易《新乐府》,尤为著名。皮陆唱和诗中亦不乏佳作,胡震亨赞其“《太湖》诸篇,才笔开横,富有奇艳句。”(《唐音癸签》卷八)。今人萧涤非、郑庆笃校点之《皮子文薮》较为完备。《全唐诗》存诗9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9首。
唐诗汇评
皮日休(约834-约883),字逸少,后改字袭美,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家贫,隐鹿门山,苦学。早年曾南涉洞庭,登庐山,经箕颍、樊邓入蓝关,行程二万馀里。咸通七年应举不第,退居鹿门,自编诗文十卷为《文薮》。八年(867),登进士第,苏州刺史崔璞召为军事判官,与陆龟蒙等交游唱和,唱和诗编为《松陵唱和集》十卷。后入朝任著作郎、太常博士。广明元年,黄巢入长安,以日休为翰林学士。巢败,被杀。或云为巢所杀,或云流落江南病死。有《胥台集》七卷、《皮日休集》十卷、《》一卷、《皮氏鹿门家纱》九十卷,均佚。其《文薮》十卷及《松陵唱和集》存。《全唐诗》编诗九卷。
全唐诗补逸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六
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授著作佐郎。迁太常博士。乾符中为毗陵副使。黄巢之乱。陷贼中。伪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巳。遂害之。(谨按宋尹师鲁作皮子良墓志云曾祖日休避广明之难徙籍会稽依钱氏官太常博士赠礼部尚书与该闻录文献通考诸书所载不同)

作品评论

沧浪诗话
唐人惟柳子厚深得骚学,退之、李观皆所不及;若皮日休《九讽》,不足为骚。
沧浪诗话
和韵最害人诗,古人酬唱不次韵。此风始盛于元、白、皮、陆,而本朝诸贤乃以此而斗工,遂至往复有八九和者。
唐才子传
日休性冲泊无营,临难不惧……在乡里,与陆龟蒙交拟金兰,日相赠和。
诗镜总论
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陆龟蒙、皮日休知用实,而不知运实之妙,所以短也。
诗薮
七律……皮日休、陆龟蒙驰骛新奇,又一变也。
唐音癸签
皮袭美……律体刻画堆垛,讽之无音,病在下笔时先词后情,无风骨为之干也。
《诗源辨体》
皮、陆律诗实流于恶,而或以为巧,此千古大谬。
《诗源辨体》
予尝以唐律比闺媛:初唐可谓端庄,盛唐足称温惠……皮、陆乃怪恶其丑,见之必唾其面。今好奇之上反以为姣好而慕悦之,此人情之大变,不可以常理推也。
《唐诗评选》
皮、陆松陵唱和诗奕奕自别,巧心佳句,城不可掩,如天台、雁宕自不欲与岱、华竞品目。
十驾斋养新录
五七言近体第一句借用旁韵,谓之借韵……至皮、陆《松陵集》,则举之不胜举矣。
《载酒园诗话又编》
渊明《五柳先生赞》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读《松陵集》仿佛犹存其致。诗不为佳,笔墨之外,自觉高韵可钦,其神明襟度胜耳。吾尤喜其诗序,或数十百言,或数百言,皆疏落有古意。皮、陆并称,吾之景皮,更甚于陆……读其《五贶》诸篇,令人忽忽与之神游。
《载酒园诗话又编》
(日休)集中诗亦多近宋调,吴体尤为可憎。四声、叠韵、离合、回文,俱无意味。
《石园诗话》
袭美好以“僧”、“鹤”为对仗,如《题鲁望屋壁》十首,言鹤者五,及“因分鹤料家赀减,为置僧餐口数添”、“昨夜眠时稀似鹤,今朝餐数减于僧”、“园蔬预遣分僧料,𢊬粟先教算鹤粮”之类,皆未免词意重复,数见不鲜。与郑都官诗多用“僧”字凡四十馀处,韦庄诗好用“马”字,同是一癖。
《东目馆诗见》
袭美律诗无晚唐衰𦬼气……《正乐府》十章,虽不及乐天《新乐府》深透沉痛,而指抉利弊,何让讽谕。时无忌讳,乃得此稗世之作。杂体拟作,亦不减韩、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王绩、王建二家,而祖述汉魏乐府谣谚。寄情疏逸,怀词讽诽,毁华去饰,自有林下风;而显露无馀,排比见迹,是鲁望一流,神情又减。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七
禅师名通玄。生程氏。其先郢州长寿人也。幼依郢之仁王寺沙门惠超。超阴察之。外纯深。中颖悟。超奇之。为落发受具。即游洛中。听毗尼部。弃去至武陵。谒德山鉴禅师。鉴时已腊高。门风益峻。门下未有遘之者。而鉴独以玄为奇。然玄不大彻透。辞去至高安。谒价禅师。价与语喜。抚之曰。掌有神珠。白昼示人。人且按剑。况玄夜乎。子可贵也。玄曰。但不识珠者耳。倘识之亦无昼夜。价称之以为俊士。价殁庐于塔旁三年。而学者来。依从日盛。玄曰。大平时世。饥餐困卧复有何事。吾本无事。汝与么来相寻。是无事生事。无事生事。道人所忌。何不各自歇去。中和初。拜辞其塔。北游久之。南还寓止豫章。南平钟王执弟子礼。北面而师事之。玄厌城居。思超放山林。王为买末山。建精舍。号隆济。以延之。学者风靡而至。或问。自心他心。得相见否。玄曰。自己尚不见。他人何可观。又问。罪福之性。如何了达。得无同异。玄曰。絺绤不禦寒。又尝问僧。近自何处来。曰闽岭。玄曰远涉不易。曰不难。动步便到。玄曰。有不动步者么。僧云有。玄曰争得到此间。其僧不能对。玄以杖逐之。玄谓门弟子曰。佛意祖意。如手展握。先师安立五位。发明云岩宗旨。譬如神医冶病。其药只是寻常用者。语忌十成。不欲断绝。机忌触犯。不欲染污。但学者机思不妙。唯寻九转灵丹。云能起死。是大不然。法华经有化城一品。佛祖密说。熟读分明。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言垂成者。言一小劫。言十小劫者。是染污是断绝。又曰。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花。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花。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常击天鼓。其馀诸天。作天伎乐。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馀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过十小劫者。偏正回互之旨也。祖师曰。藉教悟宗者。夫岂不然哉。伪唐乾宁三年二月十七日。晨兴诫其徒曰。无虚度光阴。无虚消信施。既已出家。唯道是履。名大丈夫。于是寂然在定。至三月二十日乃化。阅世六十有三。坐四十有二夏。 赞曰。岩头曰。但识纲宗。本无寔法。玄言语。忌十成。不欲断绝。机忌触犯。不欲染污者纲宗。也至引法华以證成。明佛祖之密说。泮然无疑。藉教以悟宗。夫岂虚语哉。余至九峰。拜其塔。碑已断坏。不可识。有木碑书。其略如此耳。今其宗枝。皆不及玄所示纲宗。何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吴人。精通《》、《春秋》、《老子》。善书。隐义兴。召为右拾遗。累擢歙州刺史。昭宗闻其名,召为给事中,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位无所轻重,罢为太子太师。卒谥文。有《春秋通例》、《道德经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5? 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岭南从事,后隐居义兴,自号君阳遁叟。僖宗乾符初召为右拾遗,累迁歙州刺史。昭宗大顺初召为给事中。乾宁二年(895)拜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未几,罢为太子少师。李茂贞兵犯京师,避难病卒。谥文。生平见《新唐书》卷一一六、《宣和书谱》卷四、《唐诗纪事》卷四八。希声博学善属文,其诗以七绝为主,尤以《阳羡杂咏》19首为著名。其《梅花坞》诗尤为杨慎所称赏,以为“乃‘疏影暗香’之先鞭也”(《升庵诗话》卷一〇)。亦精于正书。所著颇多,《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颐山诗》1卷、《道德经传》4卷等,均已佚。《全唐诗》存诗22首。
全唐文·卷八百十三
希声。苏州吴人。商州刺史郑愚表为属。召为右拾遗。擢累歙州刺史。昭宗时入为给事中。拜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子少师罢。卒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908 【介绍】: 唐僧。吴郡昆山人,俗姓糜。宣宗大中中出家于京兆西明寺,后避难止明州阿育王寺。清苦执持,近古罕有。撰有《塔记》、《出集要记》。有入室弟子希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麋氏。吴之昆山人。九岁。即知厌俗。大中七年。遽趋京师之西明寺薙落。九年。承诏于木寺获受戒。十四年。听法宝大师讲。而覆述出侪辈。是年。诏补备员大德。咸通三年。就崇圣寺。讲俱沙论。丧服仪。撰三界图一卷。七年。代畅师。于祖院宣导。十五年。诏署临坛正员。广明元年。巢𡨥犯阙。避乱于华州之卞邽。中和二年。淮南高公。骈迎以弘阐于法云寺。还乡里。四众苦留开导。刺史杨公尤勤至。皆固辞。遂东游。挂锡天台国清寺。乾宁元年。抵鄞之育王寺。撰塔记一卷。集要记十二卷。武肃钱王。请于越州临坛。开元二年八月八日。稍疾。坐而瞑。阅年七十四。座夏五十四。窆于鄮山之冈。
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慧则。姓糜氏。吴郡昆山人也。九岁博游才义总玩儒经。善种发萌条然厌俗。以大中七年就京西明寺出家。勤知讽诵皆如曾习。九年于本寺承恩得度。十四年栖法宝大师法席覆讲。当年敕补备员大德。咸通三年就崇圣寺讲俱舍论并丧服仪出三界图一卷。七年于祖院代畅师讲。十五年敕署临坛正员。广明元年巢寇犯阙。关中俶扰。出华州下邽避乱。中和二年至淮南。高公骈召于法云寺。讲罢还吴。刺史杨公苦留。却游天台山国清寺挂锡。乾宁元年至明州育王寺。撰塔记一卷出集要记十二卷。武肃王钱氏命于越州临坛。以开平二年八月八日示疾坐亡。受生七十四。法腊五十四。窆于鄮山之冈。八戒弟子刺史黄晟营塔。则生常不好许直。以撝谦推人为上。除讲贯外轮诵经咒。自法华已降可三四十本。以资口业。览大藏教两遍。讲钞七十遍。俱舍丧仪论语各数遍。清苦执持近苦罕有。入室弟子希觉最露锋颖焉。又元表者。贞谅之士也。言多峭直好品藻人事。而高义解从习毗尼。兼勤外学。书史方术无不该览。早预京师西明寺法宝大师讲肆。迨广明中神都版荡。遂出江表。居越州大善寺。讲南山律钞。诸郡学人无不趋集。表义理纵横善其谈说。每挥麈柄听者忘疲。号鉴水阇黎。著义记五卷。亦号鉴水。出门人清福冠其首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袁州宜春人,字退山,号碧池处士。懿宗咸通进士。僖宗时擢仓部员外郎。昭宗龙纪中为集贤殿图书使。博学,工诗文。有《碧池书》、《兴元圣功录》、《道林寺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退山,自号碧池处士,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懿宗咸通六年(865)登进士第。初佐幕府,授监察御史。与罗隐友善,隐有赠诗。后任当阳县令。黄巢克长安,僖宗奔成都,擢皓为仓部员外郎。中和元年(881),又任虞部员外郎(《唐会要》卷一六作礼部员外郎)。昭宗龙纪元年(889)任集贤殿图书使。事迹散见《旧唐书·礼仪志五》、《唐会要》卷一六、《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七。皓博学多识,能诗善文,著有《兴元圣功录》3卷、《碧池书》30卷、《道林寺诗》2卷,均佚。《全唐诗》存诗4首。
全唐文·卷八百十一
皓。宜春人。咸通进士。僖宗幸蜀。擢仓部员外郎。龙纪中迁集贤殿图书使。自称碧池处士。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里不详。僖宗乾符间,驾舟从海上来,家于福州后崎。自号白水仙。《淳熙三山志》卷六载其事迹,并录其诗4句,又谶诗1首。《全唐诗》仅收诗2句,其余见收于《全唐诗续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6 【介绍】: 唐末杭州临安人。初为石镜镇将。僖宗中和三年,自领州事,镇海节度使不能制,因表为杭州刺史,后进义胜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昌更以数倍常赋额外贡奉,朝廷赖其入,累进其官至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陇西郡王。昭宗乾宁二年在越州称帝,号大越罗平国,年号顺天。次年,钱镠攻越州,昌败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6—908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闽人,俗姓谢。少憨黠好钓。唐懿宗咸通初,出家芙蓉山,后居福州玄沙院。王审知始有闽土,奏赐紫衣,号宗一大师。后梁太祖开平间示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908 俗姓谢,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早年常垂钓于南台江。懿宗咸通初投芙蓉山出家,后至豫章开元寺受戒。初与雪峰义存为同学,后以为师。住福州玄沙院,世称玄沙和尚。王审知奄有闽土后,赐号宗一大师。从其受业者有700余人,其再传弟子文益,开创法眼宗。《宋高僧传》卷一三、《祖堂集》卷一〇、《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有传,后二书录其诗偈8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禅林僧宝传·卷第四
禅师名师备。福州闽县谢氏子。少渔于南台江上。及壮忽弃舟。从芙蓉山灵训禅师断发。诣南昌开元道玄律师所。受具足戒。芒鞋布衲。食才接气。宴坐终日。众异之。兄视雪峰。而师承之。雪峰呼为头陀。每见之曰。再来人也。何不遍参去。对曰。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雪峰然之。备结屋玄沙。众相寻而至。遂成丛林。说法与契经冥合。诸方有未明要义。皆从决之。备曰。佛道闲旷。无有涂程。无门为解脱之门。无见作道人之见。不在三际。岂有升沉。建立乖真。不属造作。动即涉尘劳之境。静则沉昏醉之乡。动静双泯。即落空亡。动静双收。即漫汗佛性。必须对其尘境。如枯木寒灰。但临时应用。不失其宜。如镜照像。不乱光辉。如鸟飞空。不杂空色。所以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相。钟中无鼓响。鼓中无钟声。钟鼓不交参。句句无前后。如壮士展臂。不借他力。如师子游行。岂求伴侣。九霄绝翳。何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昧。到这里。体寂寂。常皎皎。赤赫𦦨。无边表。圆觉空中。不动摇。吞烁乾坤。迥然照出世者。元无出入。盖名相无体。道本如如。法尔天真。不因修證。只要虚闲。不昧作用。不涉尘泥。若纤毫不尽。即落魔界。且句前句后。是学人难处。所以云。一句当机。八万法门。生死路绝。直似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道人行处。如火销冰。箭既离弦。无反回势。所以牢笼不肯住。呼唤不迥头。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步步登玄。不属邪正。识不能识。智不能知。动便失宗。觉即迷旨。二乘胆战。十地魂惊。语路处绝。心行处灭。直得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释梵绝视听而雨花。与么。现行无疑。此外更疑何事。勿栖泊处。离去来今。限约不得。寻思路绝。不因庄严。本来清净。动用语笑。随处明了。更无少欠。时人不悟。妄自涉尘。处处染著。头头系绊。纵悟则尘境纷纷。名相不实。更拟凝心敛念。摄事归空。随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寞寞。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我这里则不然也。更不隈门旁户。分明句句现前。不属商量。不涉文字。权名出家儿。毕竟无踪迹。真如凡圣。地狱天堂。皆是疗狂子之方。都无实事。虚空尚无改变。大道岂有升沉。悟则纵横不离本际。到这里凡圣也无立处。若向句中作意。则没溺汝。学人若向外驰求。又属魔王眷属。如如不动。没可安排。恰似𦦨炉。不藏蚊蚋。本来平坦。何用刬除动转。施为是真解脱。纤毫不受。措意便差。借使千圣出头来。也安排他。一字不得。又曰。仁者如今事不获已。教我抑下多少威光。苦口相劝。百千方便道。如此如彼。共相知闻。尽成颠倒知见。将此喉咽唇吻。祇成得个野狐精业。谩汝我。还肯么。只如今有过无过。唯我自知。汝又争得会。若是恁么人出头来。甘伏呵责。夫为人师匠。大不容易。须是善知识始得。我如今恁么道。方便助汝。犹尚不能觏得。可中浑举宗乘。是汝向什么处措手。还会么。四十九年是方便。祇如灵山会上。有百千众。唯有迦叶一人亲闻。馀皆不闻。汝道。闻底事作么生。不可道。如来无说说。迦叶不闻闻。便当得否。不可是汝修因成果。福智庄严底事。知么。且道吾有正法眼藏。付嘱大迦叶。我道犹如话月。曹溪竖拂。还同指月。所以道。大唐国内宗乘。未有一人举唱。设有一人举唱。尽大地人失却性命。无孔铁锤相似。一时亡锋结舌去。汝诸人赖我不惜身命。共汝颠倒知见。随汝狂意。方有申问处。我若不共汝与么知闻去。汝向什么处得见我。会么。大难大难。备疾大法难举。罕遇上根。学者依语生解。随照失宗。乃示纲宗三句。曰第一句。且自承当。现成具足。尽十方世界。更无他故。祇是仁者。更教谁见谁闻。都来是汝心王所为。全成不动智。只欠自承当。涣作开方便门。使汝信有一分真常流注。亘古亘今。未有不是。未有不非者。然此句。只成平等法。何以故。但是以言。遣言以理逐理。平常性相。接物利生耳。且于宗旨。犹是明前。不明后。号为一味平实。分證法身之量。未有出格之句。死在句下。未有自由分。若知出格量。不被心魔所使。入到手中。便转换落落地。言通大道。不堕平怀之见。是谓第一句纲宗也。第二句。迥因就果。不著平常一如之理。方便唤作转位投机。生杀自在。纵夺随宜。出生入死。广利一切。迥脱色欲。爱见之境。方便唤作顿超三界之佛性。此名二理双明。二义齐照。不被二边之所动。妙用现前。是谓第二句纲宗也。第三句。知有大智。性相之本。通其过量之见。明阴洞阳。廓周沙界。一真体性。大用现前。应化无方。全用全不用。全生全不生。方便唤作慈定之门。是谓第三句纲宗也。因见亡僧。谓众曰。亡僧面前。正是触目菩提。万里神光顶后相。学者多溟涬其语。梁开平二年戊辰十二月二十七日。示疾而化。阅世七十有四。坐四十四夏。备状短小。然精神可掬。与闽帅王审知。为内外护。审知尽礼。延至安国禅院。众盈七百。石头之宗。至是遂中兴之。有得法上首罗汉琛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生闽之谢氏。少随其父。渔南台江中。得鱼辄纵之。父虽怒不恤也。咸通初。出家芙蓉山。即往豫章开元寺受具。归执役隶业院。辛苦无所惮。布纳芒鞋。日中一食。常坐不卧。丛林以备头陀称之。雪峰存禅师。其同学兄也。尝谓之曰。备头陀何不遍参去。备曰。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存深以为然。出世玄沙。毳士之相从者。常七百许人。备一日上堂。默坐良久。大众将谓不说法。一时散去。备咄云。看者一队汉。略无一个有智慧者。但见我开者两片皮。尽来簇著。觅言觅语。是我真实为他。却总不会。若恁么大难大难。 备有时垂语曰。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生。且问汝三种病人来。汝作么生接。若拈椎竖拂。盲者不见。提唱古今。聋者不闻。待他对答。哑者无言。若接不得。佛法无灵验。有僧。出云。三种病人。和尚还许人商量否。备云。汝作么生商量。其僧便珍重而出。备云。不是不是。罗汉云。桂深现有眼见。有耳听。又有口说话。和尚作么生接。中塔云。三种病人。即今在什么处。 备见僧来礼拜。乃云。因我得礼汝。备问长生。维摩观佛。前际不去。后际不来。见在不住。汝作么生观。长生云。放皎然过。有个商量。备云。放汝过。作么生商量。长生良久。备云。情知汝向鬼窟里作活计。 僧问云。是什么得恁么难见。备云。只为太近。又问。学人为什么道不得。备云。畐塞汝口。争解道得。 当是时。审知王氏。以侍中据有闽土。为奏赐紫伽梨。师号宗一。开平二年。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终。寿七十四。腊四十四。忠懿王为树塔焉。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师备。俗姓谢。闽人也。少而憨黠酷好垂钓。往往泛小艇南台江自娱。其舟若虚。同类不我测也。一日忽发出尘意。投钓弃舟。上芙蓉山出家。咸通初年也。后于豫章开元寺具戒还归故里。山门力役无不率先。布衲添麻芒鞋续草。减食而食语默有常。人咸畏之。汪汪大度虽研桑巧计不能量也。备同学法兄则雪峰存师也。一再相逢。存多许与故目之为备头陀焉。有日谑之曰。头陀何不遍参去备对曰。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存深器重之。先开荒雪峰。备多率力。王氏始有闽土。奏赐紫衣号宗一大师。以开平二年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示疾而终。春秋七十四。僧腊四十四。闽越忠懿王王氏树塔。备三十年演化。禅侣七百许人。得其法者众推桂琛为神足矣。至今浙之左右山门盛传此宗法嗣繁衍矣。其于建立透过大乘初门。江表学人无不乘风偃草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初居法乾内寺,能诗文,通内外学,寻充左右街应制,升麟德殿法座讲谈,懿宗赐号净光大师。其师知玄著《如来藏经疏》、《大无量寿经疏》、《胜鬘师子吼经疏》,彻为著《法鉴》、《法灯》、《法苑》以阐明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不知何许人。久亲炙悟达。悟达亦乐教育成就之。故其器卒获用于天下。而相为表里。以推明大法。若悟达。著如来藏经会释疏二卷。彻则衍法监四卷。大无量寿经疏二卷。彻则衍法镫二卷。胜鬘师子吼经疏四卷。彻则衍法苑十卷。般若心经金刚经皆有疏义。而彻亦随衍成卷。忏文六卷。及杂文等。彻必翼纬。以行世。初居法乾内寺。官寮奉仰日甚。寻充左右街应制。每岁属诞辰。于麟德殿。升座讲演。仍赐紫伽梨。懿宗尤重佛乘。月遇八日。必饭僧内殿。数盈万不啻。且躬为赞呗。诏彻朗咏高台上。宠锡繁夥。至造旃檀座以处之。当是时。诏两街四寺。行方等忏法。开坛受戒度僧。各三七日。别诏大德二十人。入咸秦殿。为内福寿寺尼受戒。缮写藏经。雕造旃檀像千躯。皆诏彻捡校。又以十一月十四日返庆饰。诏京城僧道。赴麟德殿论义。彻则敷畅皇猷。恢宏祖道。如他日。赐号净光大师。咸通十一年。诏录两街僧事。广明中。巢𡨥犯阙。僖宗播迁于蜀。彻是夕内宿。旦与杜光庭。仓黄扈从。再见悟达。其师资终始无间如此。著述尤富。内翰侍郎乐朋龟为作真赞。秦蜀间多其弟子。则可谓生荣死哀矣。
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僧彻。不知何许人也。敏利天资高迈逸类。稚岁聪颖而慕。悟达国师。若颜回之肖仲尼也。既而时亲函丈颇见幽微。随侍翼从未尝少厌。窥其门墙其殆庶几乎。悟达凡有新义别章。咸嘱付彻畅衍之。为如来藏经疏。著法鉴四卷。大无量寿经疏。著法灯二卷。胜鬘师子吼经疏。著法苑十卷。观乎悟达为疏。若左丘明之传也。彻述三法钞。犹杜服之集解欤。初居法乾内寺。师资角立声彩风行。凡百官寮无不奉仰率由。彻内外兼学辞笔特高。唱予和汝同气相求。寻充左右街应制。每属诞辰升麟德殿法座讲谈。敕赐紫袈裟。懿宗皇帝留心释氏。颇异前朝。遇八斋日必内中饭僧。数盈万计。帝因法集躬为赞呗。彻则升台朗咏。宠锡繁博。敕造栴檀木讲座以赐之。又敕两街四寺行方等忏法。戒坛度僧各三七日。别宣僧尼大德二十人。入咸泰殿置坛度内。福寿寺尼缮写大藏经。每藏计五千四百六十一卷。雕造真檀像一千躯。皆委彻检校焉。以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麟德殿召京城僧道赴内讲论。尔日彻述皇猷。辞辩浏亮帝深称许。而又恢张佛理旁慑黄冠。可谓折冲异论者。当时号为法将。帝悦敕赐号曰净光大师。咸通十一年也。续录两街僧事。初彻经江论海勇于揭厉。于青龙寺讲贯既循悟达国师义意寄呈所见。蒙回八十四字。云观君法苑思冲虚解我真乘刃有馀。若使龙光时可待。应怜僧肇论成初。五车外典知难敌。九趣多才恐不如。萧寺讲轩横淡荡。帝乡云树正扶疏。几生曾得阇踰意。今日堪将贝叶书。一振微言冠千古。何人执卷问吾庐。览兹奖饰悲喜。盈襟以广明中巢寇犯阙僖宗幸蜀。其夕彻内宿。明日仓黄与杜光庭先生。扈从入于岷峨。再见悟达痛序艰难。彻极多著述碑颂歌诗。不知所终。内翰侍郎乐朋龟为真赞。凤翔嘉州皆写其真相。弟子秦蜀之间愈多传法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7—908 【介绍】: 唐河中虞乡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咸通十年登进士第。卢携知政事,召为礼部员外郎。僖宗次凤翔,召图知制诏,寻拜中书舍人。昭宗龙纪初,复召拜舍人,以疾辞。乾宁中,又以户部侍郎征,数日乞还。隐中条山王官谷,作文以伸志。晚年为文,尤事放达。后梁代唐,闻哀帝被杀,绝食而卒。有《二十四诗品》(有云非图所撰)及诗集、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7—908 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故又自称“泗水司空氏”、“泗水司空图”;然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东),应为虞乡人。懿宗咸通十年(869)登进士第,僖宗乾符三年(876)曾入宣歙观察使王凝幕,复召为殿中侍御史,因赴阙迟留,责授光禄寺主簿。乾符六年为礼部员外郎。广明元年(880)黄巢军入长安,僖宗奔蜀,图不克从,乃退还河中。光启元年(885)三月,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拜中书舍人;僖宗至宝鸡,图又还河中。昭宗即位,复召图为舍人,未几以疾辞,居华阴。后两度见征,两度还山,曾居淅上,终归中条山王官谷。朱温篡唐,召图为礼部尚书,不起;翌年闻哀帝被弑,乃不食而卒。生平事迹散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八。图曾自编其集为《一鸣集》,其嗣子司空荷亦曾编辑其集为30卷。今存《司空表圣文集》10卷、《司空表圣诗集》5卷。《全唐诗》编司空图诗为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4首,断句2。宋苏轼谓司空图“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书黄子思诗集后》)。而明人胡震亨谓图诗“篇法未甚谙,每每意不贯浃,如炉金欠火未融”(《唐音癸签》卷八)。司空图之主要成就在诗论,有《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等论诗名篇,而以《二十四诗品》最为著名。近年陈尚君、汪涌豪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一文,以其为明人伪作,引起热烈讨论,尚无定论。
唐诗汇评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十年(869),登进士第,为宣歙观察使王凝慕僚。召拜殿中侍御史,以赴阙返留,贬授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与旧相卢携游。携复相,召为礼部员外郎,迁郎中。僖宗幸蜀,图扈从不及,还河中。僖宗还京,召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后归隐。初居华阴,后居中条山王官谷。眧宗朝,累以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等召,辞疚不赴。唐亡之明年,不食而卒。有《一鸣集》三十卷,已佚。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司空表圣诗集》五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三卷,中有郑谷诗羼入。
词学图录
司空图(837-908) 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今永济西)人。有《诗品》、《司空表圣文集》,存词23首。
全唐诗补逸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登咸通十年进士第,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卒,年七十二(据两《唐书》本传)。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八百七
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十年进士。乾宁中累迁户部侍郎。乞还山。昭宗在华阴。徵拜兵部侍郎。不赴。朱全忠篡国。召为礼部尚书。不起。闻哀帝弑。不食卒。年七十二。

作品评论

北梦琐言
(王凝)知举日、司空一捷,列第四人登科。同年讶其名姓甚暗,成事太速,有鄙薄者,号为“司徒空”。琅琊知有此说,因召一榜门生开筵,宣告子众曰:“某叨忝文柄,今年榜帖,全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由是声采益振。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王直方诗话》
司空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外意,如“绿树连村喑,黄花入麦稀”,此句最善。又云“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吾尝独游五老峰白鹤观,松阴满庭,不见一人,惟闻琴声之音,然后知此句之工。但恨其寒俭而僧态。若子美诗云:“暗飞萤自照,水宿咚相呼”、“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则才力富健,过表圣远甚。
唐才子传
(司空图)性苦吟,举笔缘兴,几千万篇。内致于绳检之外,豫置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陚诗酌酒,沾醉高肷。
升庵诗话
司空图论诗,胡致堂评其清节高致,为晚唐第一流人物,信矣。
唐音癸签
司空表圣自评其集,“撑霆裂月,劼作者之肝脾”,夸负不浅。此公气体,不类衰未,似篇法未甚谙,每每意不贯浃,如炉金欠火未融。
诗筏
晚唐惟司空图善论诗……但其自为诗,亦未脱晚唐习气,时辄自誉云:“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抑太过矣。余于图所自摘警句之中,独赏其五言春诗“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又“雨微吟思足,花落梦无聊”,山中诗“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丧乱诗“骅骝思故主,鹦鹉失佳人”,美人诗“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七言则“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忆良朋”,又“逃难人多分隙地,故生鹿大出寒林”,数联而已。
围炉诗话
司空图佳句,大有高致,又甚细密。
一瓢诗话
司空表圣《诗品》二十四则,无一毫剩义,学诗不可不熟读深思。余选《全唐正雅集》,所以将此二十四则列之于首。
《大历诗略》
司空文明诗亦以情胜,真到处句卢允抒可云鲁卫。
石洲诗话
司空表圣在晚唐中,卓然自命,且论诗亦入超诣。而其所自作,全无高韵,与其评诗之语,竟不相似。此诚不可解。《二十四品》真有妙悟,而其自编《一鸣集》所谓“撑霆裂月”者,竞不知何在也。
《中晚唐诗主客图》
表圣诗,格韵清妙,与水部有神骨之肖。但遗文散失,五律才有二十首,稍汰之,仅得九篇。其他古体十首,七律十八首,五七言绝句三百馀首,多寡乃尔不伦,固知表圣五言诗尚多。其散见于他书者,如“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等句,俱清新奇警,抉律格之精,今俱不得全篇,惜战!聊就所存者,推为升堂第三人。
《东馆诗见》
司空表圣品高,五律新隽闲澹,虽刻划而无迹,七绝有远致。观《二十四品》知其功力所到。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元、白,而更落一尘;显露词华,尤为缛累。其纵横议论,蕴藉变衰,已启宋元末派。《诗品》四言,特为研妙,古峭不及齐、梁词赋,而艳采过之,
《诗学渊源》
(司空图)诗效长庆、平淡不尚雕琢;绝句典雅清丽,有大历风。自此而后至于五代、宋初,皆尚西昆一体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苏州吴人,客居越地,自号五云溪人。懿宗、僖宗时在世。撰有《云溪友议》,多记中、晚唐诗人事。
全唐文·卷八百四
摅自号五云溪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0—923 【介绍】: 唐末京兆万年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昭宗龙纪元年进士。历迁中书舍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宰相韦贻范遭母丧,李茂贞欲贻范还相,偓执不草麻。及帝自凤翔还,偓处决机密,甚合帝意,屡欲相之,皆固让。为朱温所恶,累贬邓州司马。后召还故官,偓不敢入朝,挈其族避闽,依王审知而卒。工诗,其诗多写艳情,称“香奁体”。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金銮密记》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4—923,生年—作842 字致尧(《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一作致光(《新唐书》本传)。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父韩瞻与李商隐联襟。韩偓幼年即席赋诗,李即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称赏。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登第。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曾与宰相崔胤定策诛宦官刘季述,深为昭宗信任,屡欲拜相,偓固辞之。朱温专权,恨偓不附己,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后召复原官,偓不敢入朝,举家入闽依王审知而终。生平详见《十国春秋》本传、《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九。韩偓生逢乱世,诗作多与时局离乱有关,如《乱后至近甸有作》、《乱后春日途经野塘》、《感事三十四韵》、《避地寒食》等。南依王审知后,仍多故园之思,如《故都》、《中秋寄杨学士》等。他如怀古、咏物、写景等诗,均有可诵之作。《遁斋闲览》称其作“词致婉丽”(《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三引)。南依王审知后“其词凄楚,切而不迫”(《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五引《潘子真诗话》)。早年所作《香奁集》,人或以为“丽而无骨”(《许彦周诗话》)。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六以为和凝作,假名韩偓,后人已辨明此说之非。其《已凉》《重游曲江》等作,清丽可诵。诗集以四部丛刊《玉山樵人集(附香奁集)》为通行。《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断句1。
唐诗汇评
韩偓(844-923?),字致免,一云字致光。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韩瞻之子,小字冬郎,十岁能诗,李商隐赠诗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句。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佐河中暮。召乞左拾遗。乾宁末,以刑部员外郎为凤翔节度掌书记。光化中,自司勋郎中兼侍御史知杂入翰林充学士,迁左译议大夫、中书舍人、兵户二部侍郎、学士承旨。昭宗数欲以为相,皆辞让。天复三年,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复召为学士,仅不敢归朝,入闽依王审知,卒。有《韩偓诗》一卷、《香奁集》一卷、《金銮密记》五卷,今存《香奁集》。后人辑有《韩轮林诗集》(或名《玉山樵人集》)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词学图录
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人。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人称香奁体。王静安辑《香奁词》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
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第进士。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左谏议大夫。宰相崔允判度支。表以自副。入翰林为学士。迁中书舍人。从昭宗幸凤翔。迁兵部侍郎。进承旨。朱全忠恶之。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挈其族南依王审知。卒。

作品评论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梦溪笔谈
唐韩偓为诗极清丽,有手写诗百馀篇,在其四世孙奕处……庆历中,予过南安见奕,出其手集,字极淳劲可爱。
彦周诗话
高秀实又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时李端叔意喜韩偓诗,诵其序云:“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美动七情。”秀实云:“动不得也,动不得也。”
周紫芝《书韩承旨别集后》
渥(偓)为唐末宗社颠隮之际,窜身于戈戟森罗之中,虽扈从重围,犹复有作。当是之时,独能峥嵘于奸雄群小之间,自立议论,不至诡随,唐史臣称之,以谓有一韩渥尚不能容,况于贤者乎?则知渥非荏苒于闺房衽席之上者,特游戏于此耳。
薛季宣《香奁集叙》
偓为诗有情致,形容能出人意表……富才情,词致婉丽。
张侃《跋楝词》
偓之诗,淫靡类词家语,前辈或取其句,或剪其字,杂于词中。欧阳文忠尝转其语而用之,意尤新。
对床夜语
韩偓在唐末粗有可取者,如“沙头有庙青林合,驿步无人白鸟飞”、“细水浮花归别浦,断云含雨入孤村”、“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五言如“鸟啼深不见,人语静先闻”,虽神气短缓,亦微有深致。其《秋夜忆家》绝句云:“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悲泣到天明。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凄楚可悲,亦善于词者。若“挟弹少年多害物,劝君莫近五陵飞”,又“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是直讪耳。诗人比兴扫地矣。
唐才子传
偓自号“玉山樵人”,工诗,有集一卷。又作《香奁集》一卷,词多侧艳新巧。
唐音癸签
韩致尧冶游情篇,艳夺温、李,自是少年时笔。翰林及南窜后,顿趋浅率矣。
《诗源辨体》
韩偓《香奁集》皆裙裾脂粉之诗,高秀实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愚按:诗名《香奁》,奚必求骨?但韩诗浅俗者多,而艳丽者少,较之温、李,相去甚远。
《唐诗韵汇》
唐诗七律……韩致光香奁秀丽,别自情深。
《古欢堂集•论七言律诗》
温飞卿、韩致光辈,比事联词,波属云委,学之成一家言,胜于生硬干酸者远矣。
《唐诗笺注》
韩偓、韦庄,亦宗中唐,而砥柱晚唐。
《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虽局于风气,浑厚不及前人,而忠愤之气,时时溢于语外。性情既挚,风骨自遒。慷慨激昂,迥异当时靡靡之响。其在晚唐,亦可谓文笔之鸣凤矣。变风变雅,圣人不废,又何必定以一格绳之乎!
纪昀《书韩致尧<香奁集>后》
《香奁》一集,词皆淫艳,可谓百劝而并无一讽矣。然而至今不废,比以五柳之闲情,则以人重也。著作之士,惟知文之能传人,而不知人之能传文,于此亦可深长思矣。……《香奁》之词,亦云亵矣。然但有悱恻眷恋之语,而无一决绝怨怼之言,是亦可以观其心术焉。
纪昀《书韩致尧<翰林集>后》
致尧诗格不能出五代诸人上,有所寄托,亦多浅露。然而当其合处,遂欲上躏玉溪、樊川,而下与江东相倚轧,则以忠义之气发乎情,而见乎词,遂能风骨内生,声光外溢,足以振其纤靡耳。然则,诗之原本不从可识哉?
石洲诗话
韩致尧《香奁》之体,溯自《玉台》。虽风骨不及玉溪生,然致尧笔力清澈,过于皮、陆矣。何逊联句,瘦尽东阳,固不应尽以脂粉语植场也。
《七言律诗钞》
韩致光哀音怨乱,不害其为丹山雏凤。
《蛾木编》
晚唐有许用晦、曹尧宾、韩致尧、罗昭谏诸人,专为近体,古意寖哀。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唐末七言律,韩致尧为第一,去其香奁诸作,多出于爱君忧国,而气格顿近浑成。
《石园诗话》
韩致尧……富于才情,词旨靡丽。初喜为闺阁诗,后遭故远遁,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
《唐七律诗钞》
诗至晚唐,各体俱不振,独七律不乏名篇。韩致尧完节孤忠,苍凉激楚之音,洵属一时无两。
《东目馆诗见》
韩致尧身遭杌捏,激而去国,托之香奁,具有寄意。即论艳体,亦是高手。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李益、卢纶,而专思律体,柔姿婉骨,最工言情。末遭乱离,故忧爱词多,虽于诗格少衰,要自情芳可选。
《唐宋诗举要》
吴北江曰:晚唐唯韩致尧为一大家,其忠亮大节,亡国悲愤,具在篇章,盖能于杜公外自树一帜。
《诗境浅说》
致尧少年,喜为香奁诗。其后节操岳然,诗格亦归雅正。
《唐人绝句精华》
偓以香奁诗得名一时,《唐诗纪事》以为五代间和凝嫁名,葛立方《韵语阳秋》据《香奁集》中《无题》诗序证为偓作,许学夷《诗源辨体》又举出吴融集荷和偓《无题》三首,与《香奁集》中《无题》诗同韵,断定香奁非和嫁名。考晚唐诗有两种:一沿白居易新体乐府道路,诗中多寓讽刺,流为宋代以议论为诗;一效温、李绮丽之体,而有香奁一类之作,流为五代之闺情词。盖风气推移有如此者,不足怪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邵州邵阳人,号秋田。懿宗咸通中举进士不第。路岩为西川节度使,辟曾为掌书记。高骈镇蜀,又辟之。时南诏遗书不逊,曾答书,南诏屈伏,由是笺奏皆出曾手。僖宗乾符中,高骈移镇荆南,曾辟为荆南从事。又尝为延唐令。有《咏史诗》,《安定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号秋田,邵阳(今属湖南)人。举进士不第。懿宗咸通末,尝为山南东道节度从事,入剑南西川节度使路岩幕。僖宗乾符中,在高骈西川幕。喜游历,足迹遍四方。生平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八、《全唐文》卷八一一胡曾文。作《咏史诗》七绝约150首,颇为后人称赞,辛文房曰:“人事虽非,风景犹昨,每感辄赋,俱能使人奋飞。”(《唐才子传》卷八)《咏史诗》有三卷本传世。有《安定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3首。
唐诗汇评
胡曾(约840-?),字秋田,邵阳(今属湖南)人。举进士,不第。咸通末,入钊南西川节度使路岩幕。乾符中,复佐高骈西川幕。又尝为汉南从事。曾作《咏史诗》一百五十馀首,均为七绝,传诵甚广。有《安定集》十卷,已佚。《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十一
曾。邵阳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尝为汉南从事。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胡曾)作《咏史诗》,皆题古君臣争战废兴尘迹。经览形胜,关山亭障,江海深阻,一一可赏。人事虽非,风景犹昨,每感辄赋,俱能使人奋飞。至今庸夫孺子,亦知传诵。后有拟效者,不逮矣。至于近体律绝等,哀怨清楚,曲尽幽情,擢居中品不过也。惜其才茂而身未颖脱,痛哉!
四溟诗话
史诗勿轻作,或己事相融,或时政相关,或独出断案。若胡曾百篇一律,但抚景感慨而已。
《载酒园诗话又编》
旧见胡曾集一卷,皆《咏史》诗,浅直可厌,遂屏而不录。后读《才调集》所载,顾有可观者,如《塞下曲》:“晓侵雉堞乌先觉,春入关山雁独知。”《赠渔者》:“往来南越谙鲛室,生长东吴识蜃楼。”《独不见》曰:“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俱佳句也。《安安集》中必尚有佳者,惜未之见。
石洲诗话
胡曾《咏史》绝句,俗下令人不耐读。
《东目馆诗见》
胡曾《咏史》以地名为题,平铺无味,不如曹唐《游仙诗》时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