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843,分1723页显示 上一页 141 142 143 144 145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富元衡(字 公权 号 洛阳愚叟 )
李石(字 知几 号 方舟、方舟子 )
刘芮(字 子驹 号 顺宁 )
罗良弼(字 长卿 号 漫叟 )
释师体(别称 或庵体 师体 号 或庵 罗 )
释有朋(号 牧庵 )
童宗说(字 梦弼 号 南城先生 )
王次张(字 汉老 )
郑耕老(字 榖叔、谷叔 )
曾觌(字 纯甫 号 海野老农 )
陈序(字 彦育 号 碧岩居士 )
黄公度(字 师宪 号 知稼翁 )
李缜(字 伯玉 号 万如居士 )
马纯(字 子约 号 朴𣙙翁、朴樕翁 )
其它辞典(续上)
徐林(字 稚山 号 砚山居士 )富元衡(字 公权 号 洛阳愚叟 )
李石(字 知几 号 方舟、方舟子 )
刘芮(字 子驹 号 顺宁 )
罗良弼(字 长卿 号 漫叟 )
释师体(别称 或庵体 师体 号 或庵 罗 )
释有朋(号 牧庵 )
童宗说(字 梦弼 号 南城先生 )
王次张(字 汉老 )
郑耕老(字 榖叔、谷叔 )
曾觌(字 纯甫 号 海野老农 )
陈序(字 彦育 号 碧岩居士 )
黄公度(字 师宪 号 知稼翁 )
李缜(字 伯玉 号 万如居士 )
马纯(字 子约 号 朴𣙙翁、朴樕翁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和州历阳人,徙居苏州吴县,字稚山,号砚山居士。徐师回孙。徽宗宣和三年进士。时其姨夫王黼柄国用事,不肯附丽。高宗绍兴初上书言事,召对改官。累迁太府少卿。为江西转运副使,因劾秦桧亲党,贬兴化军。后复入,历任刑部、户部侍郎,孝宗隆兴初改吏部侍郎。官至龙图阁学士。工书,以篆名家。生平慕郑樵,每闻其言论,必手录之。卒年八十余。全宋文·卷三九八一
徐林,字稚山,自号砚山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徙居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少有特操,登宣和三年进士。历官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太府少卿、户部侍郎。绍兴末知信、温州,时年七十馀。隆兴初为吏部侍郎,论符离之役为非计,出知平江府,旋乞致仕。再以给事中召,累官龙图阁学士。卒年八十馀。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吴郡志》卷二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公权。富严曾孙。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随县主簿。因张浚荐,充宫教。高宗绍兴中官至工部郎中。守节清慎,名所居为“知止堂”。善仿苏轼书法,尤工柳叶篆。卒年八十六。全宋文·卷四○七五
富元衡,字公权,号洛阳愚叟,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幼入太学,有声场屋。登宣和六年进士第,调随县簿。建炎初,为襄阳招抚司机宜,迁左承务郎、婺州州学教授,再迁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大宗正丞。绍兴十一年,以宣教郎知江阴军。后历知兴国军、袁州,迁湖南常平,改利州路提刑,再移湖北,除工部郎中。乾道元年,引年请致仕,除直秘阁奉祠。年八十六卒,官至朝散大夫。喜书,仿东坡体能逼真,尤善柳叶篆。见《重修琴川志》卷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七,《宋史翼》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 【介绍】: 宋资州资阳人,字知几,号方舟。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孝宗乾道中,以荐任太学博士。因直言径行,不附权贵,出主石室。蜀人从学者如云,闽越之士亦万里而往,刻石题诸生名者几千人。后为成都倅。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余。有《方舟易说》、《方舟集》、《续博物志》等。全宋诗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为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为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三)。历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为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五五八
李石(一一○八——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磐石(今四川资中)人。九岁举童子,绍兴二十一年登进士乙科。初任成都户曹掾,召入朝,任太学博士。自试院论罢,除成都学官,生徒达千馀人。后倅彭州,知黎州。乾道中召为都官员外郎。复罢,出知合州,又知眉州。石好学能文,其诗文渊源于眉山苏氏,于经尤长《易》、《春秋》。议论剀切,不阿权贵,故仕途坎坷。淳熙八年卒。著有《方舟易学》(存)、《续博物志》(存)、《方舟集》(存)、《世系手纪》等。见所撰《自叙》及《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宋史翼》卷二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永静军东光人,字子驹,号顺宁。刘跂子。师胡安国。为永州狱掾,托疾归。后以刑部员外郎召,出为湖南提刑,卒。有《顺宁集》。全宋诗
刘芮(一一○八~一一七八),字子驹,东平(今属山东)人,挚曾孙。初为永州司理参军(明弘治《永州府志》卷三),与知州争狱事弃官。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为大理司直,二十九年,主管台州崇道观,三十二年,起为国子监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一八二、一九六)。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除湖北提点刑狱(《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官终湖南提点刑狱。淳熙五年卒,年七十一。有《顺宁文集》,已佚。事见《诚斋集》卷八一《顺宁文集序》。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罗良弼(一一○八——一一六四),字长卿,自号漫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三年复诗赋科,一出首乡举。绍兴二十七年廷试,授迪功郎,调赣州会昌东尉。隆兴二年卒,年五十七。著有文集三十卷、《欧阳三苏年谱》一卷、《欣会录》十卷、《诗话》二十卷、《闻书》七卷。见《澹庵集》卷二六《会昌县东尉罗迪功墓志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于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禅师首座。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语录》一卷传世。《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 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师体。号或庵。台州罗氏子。初参此庵元布衲。于天台护国。因举庞马选佛颂。至第三句。此庵喝之。师大悟。遂匿迹深山中。丞相钱象先。慕其为人。致以天封。勉令出世。师摇手曰。我不解悬羊头卖狗肉也。即宵遁去。乾道初。瞎堂住国清。因见师圆通像赞。惊喜曰。不谓此庵有此儿。遍索之。得之江心于稠人中。请为第一座。及瞎堂迁虎丘。师访焉。平江道俗。请住觉报。觉报旧名老寿庵。师曰。先师嘱我。他日逢老寿止。今若合符契。遂欣然应命入院。小参曰。道常然而不渝。事有弊而必变。昔江西南岳诸祖。各稽古为训。考其当否。持以中道。务合人心。以悟为则。所以素风泠然。逮今未泯。若约衲僧门下。言前荐得。屈我宗风。句下分明。沉埋佛祖。然虽如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繇是。缁素喜所未闻。归者如市。淳熙六年。移焦山。将化示微恙。手书附砚一只。别郡守侍郎曾。逮至中夜说偈。毕脱去。年七十二也。曾公以偈悼之曰。翩翩只履逐西风。一物浑无布袋中。留下陶泓将底用。老夫无笔制虚空。曾亦知言者矣。师荷法以身为教。不专于言。常曰。丛林保于衲子。衲子保于道德。又曰。得一身之荣。不如得一世之名。得一世之名。不如得一贤衲子。使后学有师。丛林有主。呜呼。天下之至私者。无如此身。远得一步身。近得一步道。故师二保三得之说。诚绝世名言。愿终身诵之。不敢忘也。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二
或庵禅师。名师体。台州罗氏子也。师事此庵。兄事简堂。简堂既得契證。因密言于此庵曰。体公他日十倍于某。愿和尚怜之。此庵默然。自是护国诸役。皆遣体任之。体勇于谋道。虽百冗终岁。未见喜愠之色。忽彻旨于此庵一喝之下。乃投颂曰。商量极处见题目。途路穷边入试场。拈起毫端风雨快。者回不作探花郎。此庵密书片纸而付体曰。老寿开花。隹火结子。体乃匿迹天台。居无定所。崖穴之士。率得法利。丞相钱公象先。遂以天封招提。勉令应世。体宵遁去。钱公深为太息。乾道初。远公瞎堂住国清。因见体题圆通像赞曰。不依本分。恼乱众生。瞻之仰之。有眼如盲。长安风月贯今昔。那个男儿模壁行。惊喜曰。不谓此庵有此儿耶。遍索之。得于江心寺。固于稠人中。请充第一座。僧问体曰。一种没弦琴。久居在旷野。不是不会弹。未遇知音者。知音既遇。未审如何品弄。体曰。钟作钟鸣。鼓作鼓响。丛林杂然称善。瞎堂迁虎丘。体就省。道俗闻体高风。力以觉报兰若延之。觉报旧名老寿庵。体忻然来就。以为此地符先师所谶。体初住老寿。衲子难搆。瞎堂尝谓体曰。人之才器。自有大小。诚不可强。故楮小者不可怀大。绠短者不可汲深。鸱鸺夜撮虱。察秋毫。昼出瞋目。不见丘山。盖分定也。于是体别展机宜。以归来学。室中常摩捋苕帚柄。问学者曰。依稀苕帚柄。彷佛赤斑蛇。学者拟议。辄舞苕帚柄驱之。有老衲请其旨。体曰。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见爷。僧传至虎丘瞎堂曰。者个山蛮杜拗子。放拍盲禅。治你那一队野狐精。体闻说偈曰。山蛮杜拗得能憎。领众匡徒似不曾。越格倒拈苕帚柄。拍盲禅治野狐僧。瞎堂知之大笑而已。晚移焦山。上堂举临济四喝话。乃召众曰。者个公案。天下老宿。拈掇甚多。第恐皆未尽善。焦山不免四棱著地。与诸人分明注解。如何是金刚王宝剑咄。如何是踞地狮子咄。如何是探竿影草咄。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咄。若也未会。拄杖子与焦山吐露看。卓一下曰。笑里有刀。又卓一下曰。毒蛇无眼。又卓一下曰。忍俊不禁。又卓一下曰。出门是路。更有一机举话。长老也理会不得。又曰。道生一。无角铁牛眠少室。一生二。祖父开田说大义。二生三。梁间紫燕语呢喃。三生万物。男儿活计离窠窟。多处添少处减。大虫怕吃生人胆。有若无。实若虚。争掩骊龙明月珠。是则是。祇如焦山坐断诸方舌头一句。作么生道。肚无偏癖病。不怕冷油齑。拍禅床下座。又云水率以十智同真。浩浩商量。体曰。朝暮三四。岂良狙哉。乃大书于僧堂曰。阳春白雪非难和。藻鉴水壶岂足观。一把柳丝收不得。和烟搭在玉阑干。有居士。爱问诸禅曰。夫妇相打。通儿子作證。且道證父即是證母即是。江湖对者。不满其意。体寄以语曰。小出大遇。居士从此不问话。淳熙己亥八月示疾。召众言别曰。先师结子之谶。今其时矣。众涕哀不已。体挥其手。复弹指曰。铁树开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遂趋寂。先一日。手书并砚寄别侍郎曾公。逮曾公奔至。以偈恸曰。翩翩只履逐西风。一物浑无布袋中。留下陶泓将底用。老夫无笔判虚空。 赞曰。千峰合岳。岳影自崇。万籁灵秋。秋光自迥。盖理之必然也。顾瞎堂索或庵于寂寞穷海之心。岂閒相识哉。然或庵一出。天下英灵霍然左袒。揆厥所繇。聱头之禅峻矣。乃其后叶与瞎堂远公齐鸣。岂非汉家子弟尽隆准乎。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师体,字或庵。姓罗氏,台人也。赋性醇朴,不随尘俗。初在天台,丞相钱公象先请主天封,师体即宵遁去。宋乾道中,访瞎堂远于虎邱,吴人请主报觉,师体欣然从之。曰:“先师教我逢老寿止,今信矣。”盖报觉,旧名老寿庵也。既悟夙因,聿修净德,芳声速鬯,契结时贤。侍郎曾公相就问道,及曾公守润请主焦山,飞锡戾止,缁侣翕然。淳熙六年己亥八月四日示微疾,手书并砚,一别曾公,逮中夜书偈辞众,掷笔而寂,年七十有二。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朋。金华人。自号牧庵。一家教文。背诵几半尽。得车溪之道。主仙潭。徙能仁。讲道日盛。晚主延庆。于方丈扁一室曰。六经堂。中设一几。而初无文字。士大夫怪其诞。众至寺欲屈之。师令侍者先语之曰。诸贤欲何。相见若宾礼。则对坐。商略若请益。则侍立。发问若索难。则客先伸三问。咸曰。乞从宾礼。及对语。援引不已。乃知六经在胸中也。每临讲不预观文。尝曰。我七番讲止观。于正修中。未尝道著一字。又曰。大部中。欲作一难。如片纸大。亦不成。所谓文字性离。皆解脱也。或问。十境十乘。方成观法。荆溪何云不待观境。方名修观。师曰。向伊道。摄事成理了也。又问。圆顿教中。为立阴否。师高声一喝云。阴入重担。尝自现前。何更问立不立。且御众厉。而简左右。或欲师白堂整众者。师曰。吾所以不数数告众者。是有意也。不见道频雷天失威。乾道四年十二月。坐青玉轩。集众念佛。端坐而逝。禀法弟子甚众。师自博强记。不畜科策。尝谓同学竹庵曰。天下只一个半座主。老兄秪半个。问何为半个。师曰。不合多几个纸策也。在仙潭日。竹庵来访。为上讲。师读大科竟。即收帙曰。宗师在座。不敢文文。其对尊宿之礼。尚谦如此。二师(可观、有朋)为学时。车溪夜坐方丈。闻廊庑有天乐声。遣人迹之。声出师房。车溪附壁隙窥之。见二师。于灯前相戏。举手作无声乐。车溪益奇之。故临终。以法道相寄。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有朋,字牧庵,金华人。性强记,谒车溪卿法师,昼夜叩谒,尽得其道。主仙潭讲止观,时天衣持法师分卫至境,入寺就听,竦然曰:“我所未闻。”设礼而去。湖人薜氏妇早死,时见怪于室,其家为斋,千僧诵《金刚般若》,请朋演说经旨。妇凭语曰:“谢翁姑一卷经,今乃解脱矣。”翁曰:“千僧同诵,何言一卷?”曰:“朋法师所诵者是。”乾道四年十二月三日,坐青玉轩,请行人讽《观经》至真法身观,令大众唱佛名,留偈坐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81 【介绍】: 宋济南长清人,字汉老。王衣子。少以父恩补承务郎。喜习法令,中刑法科。历浙东及湖南提刑司检法官,覆狱事号平允。与巡尉镇压耒阳“群盗”,辟为广西经略司干办公事。后历湖南、湖北、江西路转运判官,奉祠。全宋文·卷四四三一
王次张(一一○八——一一八一),字汉老,济南长清(今山东长清)人,寓会稽。以父恩补承务郎。中刑法科,历浙东及湖南提刑司检法官,辟广西经略司干办公事,通判宜州、肇庆府。知全州,以计破叛卒,迁湖南转运判官,移湖北。后徙江西转运判官,奉祠。淳熙八年以疾卒,年七十四。见韩元吉《中奉大夫提举武夷山冲右观王公墓志铭》(《南涧甲乙稿》卷二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72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榖叔。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为明州教授。以通经术荐,孝宗亲擢国子监主簿,添差福建安抚司机宜文字。秩满归。于《诗》、《易》、《洪范》、《中庸》、《论语》、《孟子》,皆有训释。全宋诗
郑耕老(一一○八~一一七二),字谷叔,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明弘治《兴化府志》卷一六)。补怀安县主簿,调温州司法参军,明州教授。孝宗朝擢国子监主簿,添差福建安抚司机宜文字。秩满,归乡讲学。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著《诗》、《易》等训释,已佚。事见《水心集》卷一五《郑公墓志铭》,《兴化府志》卷三四、《宋元学案》卷四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四二九
郑耕老(一一○八——一一七二),字谷叔,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十五年登进士,官明州教授。以通经术召,孝宗亲擢国子监簿,添差福建安抚司机宜文字。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见叶适《奉议郑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一五),《宋元学案》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9—1180 【介绍】: 宋开封人,字纯甫,号海野老农。以父任补官。高宗绍兴三十年,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权知阁门事。与龙大渊朋比为奸,恃宠干政,广收贿赂,权势颇盛。坐事出为淮西副总管,徙浙东。乾道中升承宣使、节度使,后除开府仪同三司。用事近二十年,权震中外。有《海野词》。全宋诗
曾觌(一一○九~一一八○),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今河南开封)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以寄班祗候与龙大渊同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即位除权知閤门事,出为福建、浙东总管。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迁承宣使。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除开府仪同三司。七年卒,年七十二。《宋史》卷四七○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五七五
曾觌(一一○九——一一八○),字纯甫,号海野老农,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三十年,以寄班祗候为建王府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除权知閤门事。历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淳熙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著有《海野词》。觌以近习用事二十年,干预朝政,权震中外。《宋史》卷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序,字彦育,号碧岩居士,金坛(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初补封州文学,历宝应尉。二十五年(一一五五),权敕令所删定官。终保宁军节度判官。有《碧岩居士集》,已佚。《京口耆旧传》卷六有传。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9—1156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宪,号知稼翁。高宗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推官,还除秘书正字。时秦桧当国,坐讥切时政,罢归。十九年,起差肇庆府通判,摄知南恩州,重学增廪。桧死召还,终考功员外郎。有《汉书镌误》、《知稼翁集》。全宋诗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为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五七七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举进士第一,授签书平海军判官厅公事。十五年,代还,除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国,坐讥时政,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二十一年,通判肇庆府,寻摄守南恩州。决滞讼,除横敛,增学廪,邦人始有登科者。二十六年初召还引对,切陈岭南利病,高宗面授考功员外郎。其年八月卒,年四十八。公度工诗词,有文集十一卷、词一卷,并存。又著《汉书镌误》。见龚茂良《黄公行状》,林大鼐《黄公墓志铭》(并载《莆阳知稼翁文集》卷一二)。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