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087,分1873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元老
老农
五老
一老
投老
故老
二老
衰老
老臣
老龙
长老
老屋
老泪
遗老
老更
《國語辭典》:元老  拼音:yuán lǎo
1.资深望重有品德的官员。《诗经。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犹。」《三国演义》第二回:「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此国家之幸也。」
2.俗称在某一机关任职年资最深的人。如:「他是公司的元老,重大决策多经由他决定。」
《國語辭典》:老农(老農)  拼音:lǎo nóng
1.经验丰富,技术老练的农夫。《论语。子路》:「子曰:『吾不如老农。』」明。钱澄之田园杂诗〉其二:「置酒谢老农,愿言俟秋成。」
2.年纪大的农夫。如:「对老农而言,老农年金制度的施行,不只是社会福利,更是生活保障。」唐。王维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诗:「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漢語大詞典》:五老
(1).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竹书纪年卷上:“率 舜 等升 首山 ,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河浮五老,启赤文於帝期。” 清 吴伟业 《戏赠》诗:“仙家五老话驂鸞,素女图经掌上看。”
(2). 宋 杜衍 、 冯平 、 王涣 、 毕世长 、 朱贯 等五位老人的合称。 清 钱谦益 《崇祯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献公原韵》:“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桓。”参见“ 五老会 ”。
(3).见“ 五老峰 ”。
分類:五星
《漢語大詞典》:五老会(五老會)
宋 庆历 末 杜衍 王涣 等五人告老退居 南京 (今 河南 商丘 ),为诗酒之会,时称“五老会”。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庆歷 末, 杜祁公 告老退居 南京 ( 河南 商丘 ),与太子宾客致仕 王涣 、光禄卿致仕 毕世长 、兵部郎中分司 朱贯 、尚书郎致仕 冯平 为五老会。吟醉相欢,士大夫高之……五人年皆八十餘,康寧爽健,相得甚欢。”
分類:庆历告老
《漢語大詞典》:五老峰
江西省 庐山 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 九迭屏 为 李白 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 朱熹 讲学处。 唐 李白 《登庐山五老峰》诗:“ 庐山 东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 清 赵翼 《新春小集》诗:“一笑 五老峰 ,突起樽俎地。”亦省作“ 五老 ”。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 青草湖 中看 五老 , 白云山 上宿双林。” 康有为 《庐山谣》:“ 五老 拄杖碧云中,子孙诸峰咸侍丛。”
《漢語大詞典》:一老
(1).指年高德劭之人。《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 孔子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
(2).泛称老者。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仰厠羣贤,皤然一老。” 宋 陈师道 《还里》诗:“向来千里聚,一老尚徜徉。”
(3).指元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昔 汤 入 夏 ,付国于 文祀 ; 西伯 之 殷 ,委国于一老。” 王闿运 《哀江南赋》:“既伤一老,申命元臣。”
《國語辭典》:投老  拼音:tóu lǎo
1.到老。《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仇览》:「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夷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
2.告老返乡。晋。王羲之杂帖〉:「迎集中表,亲疏略尽,实望投老,得尽田园骨肉之欢。」清。徐珂《清稗类钞。娼妓类。商宝意怀金陵旧游》:「其后累宦边郡,投老沅江,追念昔游,形诸篇咏。」
分類:垂老告老
《國語辭典》:故老  拼音:gù lǎo
1.前朝年老之人。《文选。李密。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2.年老有德的人。《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國語辭典》:二老  拼音:èr lǎo
1.尊称同时或异代齐名的长者。《孟子。离娄上》:「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兴作,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晋。郭璞登百尺楼赋〉:「揖首阳之二老,招鬼谷之隐士。」
2.父母。如:「他定期寄钱回家奉养二老。」
《國語辭典》:衰老  拼音:shuāi lǎo
年老、精力变微。《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
《國語辭典》:老臣  拼音:lǎo chén
年老的臣子。唐。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接过来看,才晓得危素归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
《漢語大詞典》:老龙(老龍)
(1).指 老子 。语本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 老子 ,其犹龙邪!”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春游有感》诗之五:“自知勋业输 雏凤 ,且学心神似 老龙 。”
(2).龙图阁学士的别称。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上:“旧制,直龙图阁谓之‘假龙’,龙图阁待制谓之‘小龙’,龙图阁直学士谓之‘大龙’,龙图阁学士谓之‘老龙’。” 清 方以智 通雅·称谓:“老龙、大龙、小龙,皆龙图学士之称也。”
《國語辭典》:长老(長老)  拼音:zhǎng lǎo
1.年长者的通称。《吕氏春秋。孟秋纪。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老而敬礼之。」
2.佛教用语:(1)对戒腊高的比丘之尊称。也称为「上座」。(2)寺院的住持和尚。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长老在法堂上高叫:『两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赔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西游记》第九回:「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
3.基督教长老会中的执事者。多由较早入教的年高德劭者担任。
《漢語大詞典》:老屋
旧屋;旧居。 宋 赵抃 《书院》诗:“久雨藏书蠧,风高老屋斜。”《花月痕》第九回:“白髮高堂游子梦,青山老屋故园心。” 茅盾 《子夜》十八:“四小姐嘴里默诵那太上感应篇,心里便觉得已不在 上海 而在故乡老屋那书斋。” 鲁彦 《钓鱼》:“我们的老屋在这村庄的中央,一边是桥,桥的两头是街道,正是最热闹的地方。”
分類:旧居
《国语辞典》:老泪(老泪)  拼音:lǎo lèi
老年人的眼泪。如:「李老想起战争导致妻离子散的事,不禁老泪纵横。」元。吕止庵〈后庭花。儒冠两鬓皤〉曲:「儒冠两鬓皤,青衫老泪多。」
《國語辭典》:遗老(遺老)  拼音:yí lǎo
1.更历世事的野老。《史记。卷九五。樊哙等传》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
2.先帝的旧臣。《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
3.前一朝代的旧臣。《晋书。卷八二。徐广传》:「君为宋朝佐命,吾乃晋室遗老,忧喜之事固不同时。」
《漢語大詞典》:老更
宋 范仲淹 有《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参见“ 三老五更 ”。
分類:范仲淹
《漢語大詞典》:三老五更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於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郑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大学。” 郑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颖达 疏:“三德谓正直、刚、柔。五事谓貌、言、视、听、思也。”汉书·礼乐志:“养三老五更於辟廱。”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后汉书·明帝纪》:“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 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其以 祥 ( 王祥 )为三老, 小同 ( 郑小同 )为五更。”北史·魏纪三:“以 尉元 为三老, 游明根 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将行大射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