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087,分1873页显示 上一页 132 133 134 135 136 138 139 140 141 下一页
僧慧理(号 理公岩 )
司马保( 司马景度 字 景度 号 大司马 别称 晋王 元 )
树洛干(别称 吐谷浑王 号 戊寅可汗 )
韦逞母( 宋 号 宣文君 )
张平(号 平州刺史 )
许穆(字 思玄 名 谧 号 上清真人 )
王濛(字 仲祖 号 入室之宾 )
梁平老( 朔方侯 )
郗愔(字 方回 别称 老病 文穆 )
王如(号 大将军 )
张廌(号 高士 )
谢安(世称 谢傅、谢舅、谢太傅、东山安石 号 东山 别称 东山太傅 字 安石 建昌县公、庐陵郡公 文靖 )
张大豫(号 抚军将军、凉州牧 )
释慧持( 道仪 号 成都王 )
其它辞典(续上)
庾亮(世称 庾公、庾征西、胡床老子、南楼老子、南楼使君、庾舅 字 元规 都亭侯、永昌县公 文康 )僧慧理(号 理公岩 )
司马保( 司马景度 字 景度 号 大司马 别称 晋王 元 )
树洛干(别称 吐谷浑王 号 戊寅可汗 )
韦逞母( 宋 号 宣文君 )
张平(号 平州刺史 )
许穆(字 思玄 名 谧 号 上清真人 )
王濛(字 仲祖 号 入室之宾 )
梁平老( 朔方侯 )
郗愔(字 方回 别称 老病 文穆 )
王如(号 大将军 )
张廌(号 高士 )
谢安(世称 谢傅、谢舅、谢太傅、东山安石 号 东山 别称 东山太傅 字 安石 建昌县公、庐陵郡公 文靖 )
张大豫(号 抚军将军、凉州牧 )
释慧持( 道仪 号 成都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9—340 【介绍】: 东晋颍川鄢陵人,字元规。妹为明帝皇后。少有名。司马睿(元帝)辟为西曹掾。预讨华轶,封都亭侯。元帝即位拜中书郎,侍讲东宫。明帝即位,为中书监。王敦反,与诸将拒钱凤。事平,功封不受,转护军将军。明帝太宁末,与王导等辅立成帝,任中书令,专朝政。疑忌苏峻、祖约等。成帝咸和二年苏峻、祖约起兵讨亮,逼京师,亮败奔浔阳,与温峤推陶侃为盟主,讨平峻。四年,亮以苏峻之乱自责,求外镇自效,出征芜湖。郭默叛,亮与陶侃出兵杀郭默,亮还芜湖,不受爵赏。九年,陶侃死,迁亮为都督江荆等六州诸军事,进号征西将军,迁镇武昌,握重兵。死后,弟庾翼继任。全晋文·卷三十六
亮字元规,峻从孙,明穆皇后兄。元帝为镇东将军,辟为西曹掾,随府转丞相参军,封都亭侯。及即位,拜中书郎,领著作、累迁给事中、黄门侍郎、散骑常侍,迁中领军。明帝即位,以为中书监。王敦内逼,加右卫将军、假节、都督东征诸军事,以功封永昌县公,转护军将军。成帝即位,加给事中,徙中书令。苏峻反,假节都督征讨诸军事。峻平,出为平西将、军假节豫州刺史,领宣城内史,镇芜湖。寻代陶侃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荆豫三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武昌,徵为司徒,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固辞不拜。寻卒,追赠太尉,谥曰文康。有集二十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僧。西天竺人。晋成帝咸和初,登杭州灵隐、天竺间山峰,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树锡结庵,名曰灵隐,命其峰曰飞来峰。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慧理。西竺人也。东晋咸和初。来游此土。至杭。见山岩秀丽。曰。吾国中天竺灵鹫山之一小朵。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时。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复尔耶。洞旧有黑白二猿。遂呼之。应声而出。人始之信。飞来峰由是得名。师即地建两刹。先灵鹫。后灵隐。常宴坐岩中。因号理公岩。今瘗塔在焉。 赞曰。 一峰飞来 自西而东 师亦戾止 爰指其踪 呼猿洞冷 宴坐岩空 花开花落 几度春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94—320 【介绍】: 西晋河内温人,字景度。司马模子。袭爵南阳王。初拜南阳国世子。父死后,据有秦州之地,自号大司马,置百官,陇右氐羌并从之。晋悯帝立,以为右丞相,加侍中、都督陕西诸军事,寻进位相国。晋元帝大兴二年,自称晋王,改元建康,居上邦。为刘曜所逼,迁桑城。为其将张春所杀。谥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鲜卑首领。视罴子。九岁而孤,年十六嗣立。率部奔莫何川,自称吐谷浑王。众庶乐业,号戊寅可汗,归附者众。为乞伏乾归所败,遂降,拜赤水都护。后屡为乞伏炽磐所破,惭愤发病,在位九年而卒,时年二十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人,姓宋。家世儒学,幼丧母。及长,受家学。后与夫徙山东。逞时年少,宋氏昼则采樵,夜则教逞。逞学成,仕为太常。苻坚就宋氏家立讲堂,宋氏授《周官》,生员隔绛纱幔以受业,号为宣文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代人,一云谯国铚人。初仕石虎为部将。冉闵亡,平帅所部称藩于前燕,既而结援于前秦,擢授大将军、冀州牧。据有新兴、雁门、西河等诸郡,众十余万,自号平州刺史,攻掠秦境。为苻坚所败,降,坚赦之,署为右将军,仍为平州刺史。明年,为坚所逼,率众三千奔于平阳,败于追兵,乃降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5—376 【介绍】: 东晋丹杨句容人,字思玄,一名谧。起家太学博士,累迁散骑常侍、护军长史。后辞官隐居茅山修道,号上清真人。卒于山中。全晋文
穆,升平中为仓部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309—约347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字仲祖。哀帝王皇后父。少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克己励行,以清约见称,善隶书。司徒王导辟为掾,补长山令,徙中书郎。长于清谈,穆帝永和二年司马昱为会稽王辅政,贵幸之,与谈客刘惔号为入室之宾。转司徒左长史。年三十九病卒。全晋文·卷二十九
濛字仲祖,浑从会孙,司徒王导辟为掾,后出补长山令,复为司徒、左西属,不就,徙中书郎,转司徒左长史,有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2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人,氐族。才识明达,令行禁止。苻生时为特进,领御史中丞。生醉酒多杀戮,群臣自危,平老与苻坚定议杀生。及坚即位,为右仆射,进镇北大将军,寻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朔方侯。在镇十余年,鲜卑、匈奴惮而爱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3—384 【介绍】: 东晋高平金乡人,字方回。郗鉴子。袭爵南昌公。拜中书侍郎,再迁黄门侍郎。迁临海太守,在郡优游,与姊夫王羲之等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以疾去职,后简文帝辅政,征光禄大夫,出为辅国将军、会稽内史。桓温北伐,自称老病,以所部归温统领。晋孝武帝时,加都督浙江东五郡军事。年老乞归。卒谥文穆。全晋文
鉴字方回,鉴子。成帝时袭爵南昌县公,徵拜中书侍郎;历骠骑何充征北褚褒长史,迁黄门侍郎,转临海太守。以疾去职,居章安十馀年。简文辅政,徵拜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出为辅国将军、会稽内史,迁都督徐、兖、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平北将军假节,转冠军将军会稽内史。简文即位,就加镇军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军事。孝武时致仕,徵拜司空不起。太元九年卒,年七十二,赠侍中司空,谥曰文穆。有集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京兆新丰人。初为州武吏。遇乱,流离于宛。时有诏遣流人还乡里,将军山简、杜蕤遣兵送之,如潜结无赖少年袭破二军,自号大将军,领司、雍二州牧。与石勒结为兄弟,大掠沔汉,进逼襄阳。后归王敦,在敦从弟王棱麾下。敦使如杀棱,又捕如诛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河间乐成人。隐居不仕,征辟不应,一郡号为高士。家有苦竹数十顷,构屋竹中。王羲之闻而造访,避竹中不与相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0—385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安石。少有重名。善行书。初无处世意,累辟不就。与王羲之、许询、支遁等放情丘壑。年四十余始出仕。为桓温司马。晋孝武时,进中书监,录尚书事。时前秦强盛,晋军屡败。太元八年,前秦大军南下,次淝水,江东震动,安任征讨大都督,使弟谢石与侄谢玄加强防御,指挥作战,终获大胜。封建昌县公。继又使石等北征,收复洛阳及青、兖等州,进都督扬、江、荆等十五州军事。时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受排挤,出镇广陵。旋疾卒。谥文靖。全晋文·卷八十三
安字安石,尚从弟,寓居会稽,屡徵不就。年四十馀,桓温请为征西司马,除吴兴太守,徵拜侍中,迁吏部尚书中护军。孝武即位,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总中书事;又领扬州刺史,进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加司徒复加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假节,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苻坚入寇,加征讨大都督。坚破、进拜太保,都督扬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宁、益、雍、梁十五州军事,加黄钺。寻为会稽王道子所构,出镇广陵之步丘。卒赠太傅,更封庐陵郡公,谥曰文靖。
人物简介
简介
张大豫(?—387年),前凉王张天锡的世子。淝水之战后,张天锡南奔东晋,前秦长水校尉王穆藏匿了张大豫,与他一起奔河西,依附秃发思复鞬,秃发思复鞬送他们到魏安。魏安人焦松、齐肃、张济等聚兵数千人,迎张大豫为主。386年二月,攻克吕光占据的昌松郡,捉住了太守王世强。吕光使辅国将军杜进进击,杜进兵败,张大豫兵临姑臧(今甘肃武威)。王穆谏曰:「光粮丰城固,甲兵精锐,逼之非利;不如席捲岭西,砺兵积粟,然后东向与之争,不及期年,光可取也。」张大豫不从,自号抚军将军、凉州牧,改元凤凰,以王穆为长史,传檄郡县,建康太守李隰、祁连都尉严纯皆起兵响应,有众三万,据守杨坞。张大豫从杨坞改屯姑臧城西,王穆和秃发思复鞬子秃发奚于帅众三万屯守城南;吕光出击,斩秃发奚于。387年,张大豫从西郡攻入临洮,掠民五千馀户,保据俱城。吕光率领彭晃、徐炅攻张大豫,张大豫奔广武,王穆奔建康。八月,广武人押解张大豫送到姑臧,吕光斩张大豫。
人物简介
全晋文
慧持,慧远弟,年十八为僧,与兄俱师事道安,后随道安之襄阳。襄阳陷,随兄之庐山。隆安初入蜀,义熙八年卒,年七十三。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慧远之弟也。冲默有远量。长八尺。风神俊爽。年十四。读书日倍同学。年十八出家。与远俱师事安公。精究经论。在庐山三千僧。推以为冠。其姑为尼。名道仪。自江夏观化都下。持送之。止东安寺。卫军王珣因赏识。珣既请西域沙门僧伽罗叉。出中阿含经。持为详定。后还山。豫章太守范宁。请讲法华毗昙。于是珣以书问宁。远持兄弟孰愈。宁答曰。诚今日之二难也。王曰。然观其兄。则足以见其弟矣。又恶得而优劣哉。罗什致书。愿结为友。持欲游蛾眉。远留之不可。曰人生爱聚。若独喜离何如。持曰。出家当以西方为期耳。径去不顾。时桓玄殷仲堪在荆州。持无停意。止蜀之龙渊精舍。大弘佛法。刺史毛璩。雅相倾挹。道俗争追崇之。有谯纵者。攻杀毛璩。据蜀自王。纵有从子道福。凶悖尤甚。将兵入持所居。众惊溃。持方盥漱。神色无忤。道福至旁。持弹指漉水。淡然自若。福愧汗下。出谓人曰。大人故与众异也。以义熙八年卒。将终谓弟子曰。经言。戒如平地。众善由生。若行住坐卧。宜自谨。经籍在东间者。以付道泓。在西间者。付昙兰。遂殁。寿七十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三
释慧持者。慧远之弟也。冲默有远量。年十四学读书。一日所得当他一旬。善文史巧才制。年十八出家。与兄共伏事道安法师。遍学众经游刃三藏。及安在襄阳遣远东下。持亦俱行。初憩荆州上明寺。后适庐山。皆随远共止。持形长八尺风神俊爽。常蹑革屣纳衣半胫。庐山徒属莫匪英秀。往反三千皆以持为称首。持有姑为尼名道仪。住在江夏。仪闻京师盛于佛法。欲下观化。持乃送姑至都止于东安寺。晋卫军琅琊王珣深相器重。时有西域沙门僧伽罗叉。善诵四含。珣请出中阿含经。持乃校阅文言搜括详定。后还山。少时豫章太守范宁请讲法华毗昙。于是四方云聚千里遥集。王珣与范宁书云。远公持公孰愈。范答书云。诚为贤兄弟也。王重书曰。但令如兄诚未易有。况复弟贤耶。兖州刺史琅琊王恭。致书于沙门僧检曰。远持兄弟至德何如。检答曰。远持兄弟也。绰绰焉信有道风矣。罗什在关遥相钦敬。致书通好。结为善友。持后闻成都地沃民丰。志往传化兼欲观瞩峨嵋振锡岷岫。乃以晋隆安三年辞远入蜀。远苦留不止。远叹曰。人生爱聚汝乃乐离如何。持亦悲曰。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割欲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于是兄弟收泪悯默而别。行达荆州。刺史殷仲堪礼遇欣重。时桓玄亦在彼。玄虽涉学功疏而一往神出。见持有邻几独绝尤叹。是今古无比大欲结欢。持既疑其为人。遂弃而不纳。殷桓二人苦欲留之。持益无停意。临去与玄书曰。本欲栖病峨嵋之屾观化流沙之表。不能负其发足之怀。便束装首路。玄得书惆怅。知其不可止。遂乃到蜀。止龙渊精舍。大弘佛法。井络四方慕德成侣。刺史毛璩雅相崇挹。时有沙门慧岩僧恭。先在岷蜀人情倾盖。及持至止皆望风推服。有升持堂者皆号登龙门。恭公幼有才思为蜀郡僧正。岩公内外多解素为毛璩所重。后蜀人谯纵因锋镝之机攻杀毛璩。割据蜀土自号成都王。乃集僧设会逼请岩公。岩不得已而赴。璩既宿昔檀越一旦伤破。睹事增悲痛形颜色。遂为谯纵所忌。因而被害。举邑纷扰白黑危惧。持避难憩陴县中寺。纵有从子道福。凶悖尤甚。将兵往陴有所讨戮。还过入寺人马浴血。众僧大怖一时惊走。持在房前盥洗神色无忤。道福直至持边。持弹指漉水淡然自若。福愧悔流汗。出寺门谓左右曰。大人故与众异。后境内清怗还止龙渊寺。讲说斋忏老而愈笃。以晋义熙八年卒于寺中。春秋七十有六。临终遗命务勖律仪。谓弟子曰。经言。戒如平地众善由生。汝行住坐卧宜其谨哉。以东间经籍付弟子道泓在西间法典嘱弟子昙兰。泓业行清敏。兰神悟天发。并系轨师踪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