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087,分1873页显示 上一页 131 132 133 134 135 137 138 139 140 下一页
杜曾(号 南中郎将 )
靳准(号 大将军、汉天王 )
陶侃(别称 婆娑老子、老子婆娑、运甓公、运甓翁 字 士行 长沙郡公、东乡侯、柴桑侯 桓 )
薛兼(字 令长 号 五俊 )
嵇含(字 君道 号 亳丘子 简、宪 )
刘程之(别称 刘柴桑、刘遗民 世称 柴桑令 字 仲思 号 寻阳三隐 )
僧群(号 盂泉 )
释史宗(号 麻布道士、麻衣道士 )
胡毋辅之(字 彦国 号 四友 )
慕容廆( 辽东郡襄公、武宣皇帝、襄 号 鲜卑大单于 辽东公、平州牧、辽东郡公 )
杨难敌(号 左贤王 )
葛洪(别称 句漏令、勾漏令、勾令 字 稚川 号 抱朴子 )
阮放(字 思度 号 兖州八伯 )
帛尸梨蜜多罗(号 高座 )
其它辞典(续上)
杨茂搜( 令狐 号 辅国将军、右贤王 )杜曾(号 南中郎将 )
靳准(号 大将军、汉天王 )
陶侃(别称 婆娑老子、老子婆娑、运甓公、运甓翁 字 士行 长沙郡公、东乡侯、柴桑侯 桓 )
薛兼(字 令长 号 五俊 )
嵇含(字 君道 号 亳丘子 简、宪 )
刘程之(别称 刘柴桑、刘遗民 世称 柴桑令 字 仲思 号 寻阳三隐 )
僧群(号 盂泉 )
释史宗(号 麻布道士、麻衣道士 )
胡毋辅之(字 彦国 号 四友 )
慕容廆( 辽东郡襄公、武宣皇帝、襄 号 鲜卑大单于 辽东公、平州牧、辽东郡公 )
杨难敌(号 左贤王 )
葛洪(别称 句漏令、勾漏令、勾令 字 稚川 号 抱朴子 )
阮放(字 思度 号 兖州八伯 )
帛尸梨蜜多罗(号 高座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7 【介绍】: 西晋时略阳清水氐王,本姓令狐。杨飞龙甥,收为养子。惠帝元康六年,避齐万年乱,率部落还保仇池,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群氐推以为主。关中人士避乱者多依之。悯帝以为骠骑将军、左贤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9 【介绍】: 东晋义阳新野人。骁勇绝人。始为新野王司马歆镇南参军,累迁南蛮司马。永嘉之乱,故牙门将胡亢聚众起事,假曾竟陵太守。后斩亢并其众,自号南中郎将。据有沔汉。陶侃、荀崧、王廙攻之,均为所败。后为梁州刺史周访所破,斩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9 【介绍】: 十六国时前赵人,匈奴族。仕前赵主刘聪为中护军。二女均嫁于刘聪,大女立为皇后。刘聪死,子刘粲即位,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粲荒耽酒色,军国之事一决于准。未及二月,准杀粲自立,号大将军、汉天王,置百官,遣使称藩于晋。旋石勒、刘曜共讨之,兵败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59—334 【介绍】: 东晋庐江浔阳人,字士行。少孤贫。为县吏。累迁南蛮长史。击破张昌、陈敏、杜韬,拜荆州刺史,镇武昌。深为王敦所忌,左转广州刺史,无事即朝暮运甓以习劳。敦败,复还荆州。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京都不守。温峤、庾亮推侃为盟主,力拒斩峻,收复建康。官至荆、江二州刺史,都督交、广、宁、江等八州诸军事。在军四十一年如一日,厌清谈浮华,常勉人惜分阴,为后世所称。封长沙郡公。卒谥桓。全晋文
侃字士行,鄱阳人。徙居庐江之寻阳,为县吏。郡召为督邮,领枞阳令,迁主簿。元康中察孝廉,除郎中,补武冈令;弃官归,为郡小中正。太安中为南蛮长史,封东乡侯。光熙初迁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又加督护;母忧去职。永嘉中,东海王越以为参军。元帝镇江左,加奋威将军,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王敦表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左转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封柴桑侯。大兴初进号平南将军,加都督交州军事,领交州刺史,进号征南大将军。王敦平,迁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苏峻平,拜侍中太尉,改封长沙郡公,加都督交广宁七州军事;又加都督江州,领刺史。襄阳平,拜大将军。咸和七年卒,年七十六,赠大司马,谥曰桓。有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2 【介绍】: 晋丹阳人,字令长。薛莹子。少与纪瞻、顾荣、闵鸿、贺循齐名,号为五俊。初入洛,察孝廉,辟公府,有能名。司马睿(元帝)为安东将军,以为军咨祭酒,迁丞相长史。元帝立,迁尚书,领太子少傅。明帝即位,加散骑常侍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3—306 【介绍】: 西晋谯郡铚县人,字君道。嵇绍从子。好学能属文。家居巩县亳丘,自号亳丘子。楚王玮辟为掾。举秀才。除郎中。齐王同辟为征西将军。同被杀,暴尸三日,莫敢收葬。含与同故吏荀闿、李述请葬,论者称之。后奔襄阳,依镇南将军刘弘,弘待以上宾之礼。表为广州刺史。含素与弘司马郭劢有隙,为劢掩杀。谥简。有《南方草木状》,为我国现存最早植物学文献之一。全晋文·卷六十五
含字君道,绍从子,自号亳丘子。楚王玮辟为掾,玮诛坐免。举秀才,除郎中。齐王囧辟为征西参军,长沙王乂召为骠骑记室督尚书郎,怀帝为抚军,以为从事中郎。惠帝北狩,转中书侍郎。永兴初除太子中庶子,道阻未拜。范阳王虓召为征南从事中郎,授振威将军襄城太守。虓败,镇南将军刘弘表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未行,为弘司马郭劢所杀。怀帝即位,谥曰宪。有《南方草木状》□卷,《集》十卷。
人物简介
全晋文
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交之后,初为府参军,历宜昌柴桑令,去职,与周续之陶潜皆不应徵命,号寻阳三隐,刘裕以其不屈,旌其号曰遗民,有《玄谱》一卷,集五卷。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遗身科
不知何许人。有高行。居罗江海中之霍山。山有大石。广数丈。而洼其中。深可六七尺。得泉焉。味甘而色冽。且饮之能不饥。号盂泉。群因之以辟五谷。晋安太守陶夔。从群乞而遗之出山。辄臭气不可闻。夔必欲致之。乃亲渡海至山下。风雨暝晦。留数日不得往。叹曰正谓山灵。勒回俗驾耳。遂去。群庵外有涧。与盂泉隔。非略彴莫可渡。一日忽有折翅鸭。身横略彴上。群欲举杖拨去之。恐致鸭死。因不得饮者数日。遂没。寿百四十。临终曰。我少时折一鸭翅。此其报也。神僧传·卷第三
释僧群。清贫守节蔬食持经。居罗江县之霍山。搆立茅室。孤在海中。上有石盂。水深六尺。常有清流。古老相传是群仙所宅。群因绝粒。其庵舍与石盂。隔一小涧。常以木为梁。由之汲水。年至一百三十。忽见一折翅鸭当梁头。群将举锡拨之。恐有转伤。因此回归。遂绝水数日而终。临终谓左右曰。我少时曾折一鸭翅。验此以为报也。高僧传·卷第十二 亡身
释僧群。未详何许人。清贫守节蔬食诵经。后迁居罗江县之霍山构立茅室。山孤在海中。上有石盂。径数丈许。水深六七尺。常有清流。古老相传云。是群仙所宅。群仙饮水不饥因绝粒。后晋守太守陶夔闻而索之群以水遗夔。出山辄臭。如此三四。夔躬目越海。天甚晴霁。及至山风雨晦暝。停数日竟不得至。乃叹曰。俗内凡夫遂为贤圣所隔。慨恨而返。群庵舍与盂隔一小涧。常以一木为梁。由之汲水。后时忽有一折翅鸭。舒翼当梁头就唼群。群欲举锡杖拨之。恐畏伤损因此回还。绝水不饮。数日而终。春秋一百四十矣。临终向人说。年少时经折一鸭翅验此以为现报。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不知何许人。著麻衣加纳其上。号麻布道士。喜怒不常。体癣疥。日坐广陵白土埭。讴唱引䋏自适。夜不知其归宿处。江都令檀祗召至。与语词无畔岸。索纸赋诗曰。有欲苦不足。无欲即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披玄裘。浮游一世间。汎若不系舟。要当脱尘累。栖志老山丘。檀祗异之。施布若干。宗即以施人。时有一男子。杖负一簏。暮依海盐令宿。见牧鹅鸭小儿。从令借之。曰数日当遣还。令许之。即领一儿登一山。山有屋数椽。道人三四辈。相劳苦。所语小儿一不解。但食一小瓯如熟艾。问男子曰。君知史宗否。其谪何当竟。答曰。在徐州江北广陵白土埭。计其词。行当竟矣。问者作书。授男子曰。为我达之。即以系之小儿衣带。还海盐。令喜问簏中何有。曰书疏耳。然终不次示令令欲盗观之而男子辄夜移他处且辞去。且曰吾本欲小留。而君常有盗意。岂复可留耶。令因呼小儿。问前事。小儿曰。前为捉杖飘然去。但闻足下波浪声。至一山。山中人。寄书。与曰。上埭阿上。即引衣带开读。令不能晓。小儿诣史宗。史宗大惊曰。汝乃从蓬莱山来耶。后过渔梁见捕鱼者。宗因浴其上流。而鱼悉不可捕。又与沙门道开夜语颇。闻蓬莱事。高僧传·卷第十 神异下
史宗者。不知何许人。常著麻衣或重之为纳。故世号麻衣道士。身多疮疥性调不恒。常在广陵白土𡍖赁𡍖。讴唱引䋏以自欣畅。得直随以施人。栖憩无定所。或隐或显。时高平檀祇为江都令。闻而召来应对。机捷无所拘滞。博达稽古辩说玄儒。乃赋诗一首曰。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被玄裘。浮游一世间。汎若不系舟。方当毕尘累。栖志且山丘。檀祇知非常人。遣还所在。遗布三十匹悉以乞人。后有一道人。不知姓名。常赍一杖一箱自随。尝逼暮来。诣海盐令云。欲数日行。暂倩一人可见给不。令曰。随意取之。乃选取守鹅鸭小儿形服最丑者将去。倏忽之间至一山上。山上有屋。屋中有三道人。相见欣然共语。小儿不解。至中困道人为小儿就主人索食。得一小塸食状如熟艾。食之饥止。向冥道人辞欲还去。闻屋中人问云。君知史宗所在不。其谪何当竟。道人云。在徐州江北广陵白土𡍖上。计其谪亦竟也。屋中人便作书曰。因君与之。道人以书付小儿。比晓便至县与令相见云。欲少日停此。令曰大善。问箱中有何等。答云。书疏耳。道人常在厅事上眠。以箱杖著床头令使持。时人夜偷取欲看之道人已知。暮辄高悬箱杖。当下而卧。永不可得。后与令辞曰。吾欲小停而君恒欲偷人。正尔便去耳。令呼先小儿问近所经。小儿云。道人令其捉杖飘然而去。或闻足下波浪耳。并说山中人寄书犹在小儿衣带。令开看都不解。乃写取封其本书。令人送此小儿至白土𡍖送与史宗。宗开书大惊云。汝那得蓬莱道人书耶。宗后南游吴会。尝过渔梁。见渔人大捕。宗乃上流洗浴。群鱼皆散。其潜拯物类如此。后憩上虞龙山大寺。善谈庄老究明论孝。而韬光隐迹世莫之知。会稽谢邵魏迈之放之等。并笃论渊博皆师受焉。后同止沙门夜闻宗共语者。颇说蓬莱上事。晓便不知宗所之。陶渊明记。白土𡍖遇三异法师。此其一也。或云。有商人海行于孤洲上见一沙门。求寄书与史宗。置书于船中。同侣欲看书。书著船不脱。及至白土𡍖。书飞起就宗。宗接而将去。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常著麻衣。世号麻衣道士。常在广陵白土埭。凭埭讴唱。引䋏以自欣畅。得直。随以布施。栖憩无定所。持高平檀祗。为江都令。闻而召来。应对机捷。无所拘滞。博达稽古。辩说玄儒。乃赋诗一首曰。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披玄裘。浮游一世间。汎若不系舟。方当毕尘累。栖志且山丘。檀祗知非常人。遗布二十疋。悉以乞人。后有一道人。常赍一杖一箱。逼暮。来诣海盐令云。欲数日行。暂倩一人。可见给不。令曰。随意取之。乃选取守鹅鸭小儿。形服最丑者将去。倏忽之间。至一山上有屋。屋中有三道人。相见欣然共语。小儿不解。至日中。道人为小儿就主人索食。得一小瓯食。状如熟艾。食之饥止。向瞑。道人辞欲还。闻屋中人问云。君知史宗所在不。其谪何当竟。道人云。在徐州江北。广陵白土埭上。计其谪亦竟也。屋中人便作书曰。因君与之。道人以书付小儿。比晓便至县。与令相见云。欲少日停此。令曰大善。问箱中有何等。答曰书疏耳。道人常在听事止眠。以箱杖著床头。令使人夜偷取欲看之。道人已知。暮辄高悬箱杖。当下而卧。永不可得。后与令辞曰。吾欲小停。而君恒欲偷人。正尔便去耳。令呼先小儿问之。小儿云。道人令其捉杖。飘然而去。或闻足下波浪。并说山中人寄书。犹在小儿衣带。令开看都不解。乃写取。封其本书。令人送此小儿至白土埭。送与史宗。宗开书大惊云。汝那得蓬莱道人书耶。宗后南游吴会。尝过渔梁。见渔人大捕。宗乃上流洗浴。群鱼皆散。后憩上虞龙山大寺。善谈庄老。韬光隐迹。会稽谢邵魏迈之放之等。并笃论渊博。皆师焉。后同止沙门。夜闻宗共语者。颇说蓬莱上事。晓便不知宗之所之。陶渊明记。白土埭。遇三异法师。此其一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269—318 【介绍】: 西晋泰山奉高人,字彦国。嗜酒任达,与王澄、王敦、庾敱号为四友。试守繁昌令,节酒自励,有能名。迁尚书郎。豫讨齐王司马同,赐爵阴平男。为乐安太守,昼夜酣饮,不视郡事。渡江避乱,晋元帝命为湘州刺史。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9—333 【介绍】: 十六国时辽东昌黎棘城人,鲜卑族首领,字弈洛镶。晋武帝时为部众推为首领。晋怀帝永嘉初,自号鲜卑大单于。时中原大乱,廆修明刑政,招纳中原流亡士庶,重用汉人士子裴儗等,建立地方政权。然晋元帝太兴初,受晋封为辽东公、平州牧。其孙慕容俊称帝,追谥武宣皇帝。全晋文
字奕洛环,昌黎棘城鲜卑人,武帝时袭父涉题位为鲜卑单于。惠帝时,王浚承制以为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千,悯帝以为镇军将军昌黎辽东二国公。元帝承制以为假节散骑常侍都督辽左杂、夷流人诸军事、龙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并不受,大兴中拜监平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平州刺史,寻加使持节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进封辽东郡公。成帝即位,加侍中,位特进,又加开府仪同三司,不受,咸和八年卒,策赠大将军,谥曰襄,慕容廆僭号,追谥曰武宣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4 【介绍】: 东晋略阳清水氐王。杨茂搜子。拜征南将军。元帝建武元年袭位。与弟杨坚头分部曲,号左贤王,屯下辨。太兴四年,刘曜来攻,与坚头俱奔晋寿,臣于李雄。曜退,复还仇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4—364 【介绍】: 东晋丹阳句容人,字稚川,自号抱朴子。少贫好学。博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师事郑隐、鲍玄,并得其法。惠帝太安中,以破石冰功,拜伏波将军。后还乡里,赐爵关内侯。入东晋,闻交阯出丹砂,求为句漏令,迁广州,止罗浮山炼丹,积年而卒。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神仙传》、《集异传》等。全粤诗·卷二
葛洪(二八四 — 三六四),字稚川。原籍丹阳句容。少时好学,家贫,乃自采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性木讷寡欲,而好寻究书义,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方士,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后师事南海太守鲍靓,靓以女妻之,复传靓业。晋惠帝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檄洪为将兵都尉,讨破之,迁伏波将军。洪见天下已乱,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始还乡里。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成帝咸和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闻交趾出丹,坚求为句漏令,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遂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卒年八十一。《晋书》卷七二、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四、清宋广业辑康熙五十六年刊《罗浮山志会编》卷四有传。诗五首。全晋文
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吴方士玄从孙。惠帝时,吴兴太守顾秘檄为将兵都尉,迁伏波将军,后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含遇害还乡。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固辞,求为句漏令,刺史邓岳表为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卒年八十一。有《丧服变除》一卷,《抱朴子·内篇》二十一卷,《外篇》五十一卷,《神仙传》十卷,《肘后方》六卷,《神仙服食药方》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陈留尉氏人,字思度。阮修族弟。元帝以为太学博士、太子中舍人。侍从太子,常说《老》、《庄》。明帝时擢为吏部郎,有称绩。性清约,为吏部郎,不免饥寒,王导、庾亮常供其衣食。与羊曼、庾亮等并为中兴之士,号兖州八伯。成帝即位,迁放为交州刺史,行达宁浦,逢陶侃将高宝自交州还,设馔伏兵杀之。至州,暴病卒,年四十四。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吉友。西域国王子也。让位于弟。如吴泰伯。出家东游诸国。永嘉中至关中。值乱渡江。止建邺建初寺。世呼为高座。丞相王茂弘见之曰。我辈人也。太尉庾元规。光禄周伯仁。太常谢幼舆。廷尉桓茂伦。一时名士。皆造门结好。声名著缙绅间。友尝对导解带槃薄。尚书令卞望之适至。友正容肃然。人问其故。对曰王公风鉴期人。卞令范度格物。吾正当以是应之耳。桓廷尉欲为友作目。久而未得。或云尸梨蜜可谓卓朗。桓绝欲以为尽品题之极。大将军王处仲在南夏。闻友为诸公器重。心未然之。及见。不觉欣然致敬。周顗为仆射领选。临入局。过语。叹曰为朝廷选贤。得如君者。真令人无愧耳。顗殁。友尉其孤。对坐作梵呗。清响凌云。又咒语千馀言而去。导曰。外国之不为富贵所惑者。有君一人而已。友笑曰。若使我如诸君。今日岂得在此耶。时传以为名言。友高简不学晋言。以持咒称。初江夏未有咒。友译孔雀明王经诸神咒。以授弟子觅历。咸康中殁。寿八十馀。友好于石子冈行头陀。遂葬其地。成帝为树刹。冢侧有沙门亡其名。自关右来为造寺。号高座。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帛尸梨密多罗。此云吉友。西域人。时人呼为高座。传云。国王之子当承继世。而以国让弟。闇轨太伯。既而悟心天启。遂为沙门。密天姿高朗风神超迈。直尔对之。便卓出于物。晋永嘉中。始到中国。值乱仍过江止建初寺。丞相王导一见而奇之。以为吾之徒也。由是名显。太尉庾元规光禄周伯仁太常谢幼与廷尉桓茂伦。皆一代名士。见之终日累叹。披衿致契。导尝诣密。密解带偃伏悟言神解。时尚书令卞望之亦与密致善。须臾望之至。密乃敛衿饰容。端坐对之。有问其故。密曰。王公风道期人。卞令轨度格物。故其然耳。诸公于是叹其精神洒厉皆得其所。桓廷尉尝欲为密作目。久之未得。有云。尸梨密可谓卓朗。于是桓乃咨嗟绝叹。以为标题之极。太将军王处仲在南夏。闻王周诸公皆器重密。疑以为失。及见密乃欣振奔。至一面尽虔。周顗为仆射。领选临入过造密。乃叹曰。若使太平之世尽得选此贤。真令人无恨也。俄而顗遇害。密往省其孤。对坐作胡呗三契。梵响凌云。次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颜容不变。既而挥涕收泪。神气自若。其哀乐废兴皆此类也。王公尝谓密曰。外国有君一人而已。密笑曰。若使我如诸君。今日岂得在此。当时为佳言。密性高简不学晋语。诸公与之语言。密虽因传译。而神领意得顿尽言前。莫不叹其自然天拔悟得非常。密善持咒术所向皆验。初江东未有咒法。密译出孔雀王经明诸神咒。又授弟子觅历高声梵呗传响于今。晋咸康中卒。春秋八十馀。诸公闻之痛惜流涕。桓宣武每云少见高座称其精神著出当年。琅琊王珉师事于密。乃为之序曰。春秋吴楚称子。传者以为先中国而后四夷岂不以三代之胤行乎殊俗之礼。以戎狄贪婪无仁让之性乎。然而卓世之秀。时生于彼。逸群之才。或侔乎兹。故知天授英伟。岂俟于华戒。自此以来唯汉世有金日磾。然日磾之贤尽于仁孝忠诚德信纯至。非为明达足论。高座心造峰极。交俊以神。风领朗越过之远矣。密常在石子冈东行头陀。既卒因葬于此。成帝怀其风为树刹冢所。后有关右沙门来游京师。乃于冢处起寺。陈郡谢琨赞成其业。追旌往事。仍曰高座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