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吾将老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隐公·传十一年〉~82~
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不书葬。不成丧也。
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不书葬。不成丧也。
典故
五更三老
《礼记注疏》卷二十〈文王世子〉~403~
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之,以孝养也。反,登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众以事,达有神,兴有德也。正君臣之位,贵贱之等焉,而上下之义行矣。有司告以乐阕,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幼于东序。」终之以仁也。汉·郑玄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唐·孔颖达疏曰:「三老五更各一人,蔡邕以为更字为叟。叟,老称。又以三老为三人,五更为五人。非郑义也。」
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之,以孝养也。反,登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众以事,达有神,兴有德也。正君臣之位,贵贱之等焉,而上下之义行矣。有司告以乐阕,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幼于东序。」终之以仁也。汉·郑玄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唐·孔颖达疏曰:「三老五更各一人,蔡邕以为更字为叟。叟,老称。又以三老为三人,五更为五人。非郑义也。」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035~
及王莽为宰衡,欲耀众庶,遂兴辟廱,因以篡位,海内畔之。世祖受命中兴,拨乱反正,改定京师于土中。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乃营立明堂、辟廱。显宗即位,躬行其礼,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养三老五更于辟廱,威仪既盛美矣。唐·颜师古注引李奇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诗云『三寿作朋』。」又引邓展曰:「汉直以一公为三老,用大夫为五更,每常大行礼乃置。」师古曰:「郑玄说云三老五更谓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更音工衡反。蔡邕以为更当为叟。叟,老人之称也。」
及王莽为宰衡,欲耀众庶,遂兴辟廱,因以篡位,海内畔之。世祖受命中兴,拨乱反正,改定京师于土中。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乃营立明堂、辟廱。显宗即位,躬行其礼,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养三老五更于辟廱,威仪既盛美矣。唐·颜师古注引李奇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诗云『三寿作朋』。」又引邓展曰:「汉直以一公为三老,用大夫为五更,每常大行礼乃置。」师古曰:「郑玄说云三老五更谓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更音工衡反。蔡邕以为更当为叟。叟,老人之称也。」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帝尧之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鬓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归之。在帝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厨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摇动则风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雒,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黄姚。」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丑昧明,礼备,至于日昃,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摇,乃有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检文曰:「闿色授帝舜。」言虞、夏、殷、周、秦、汉当授天命。帝乃写其言,藏于东序。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沈璧于洛。礼毕,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玄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坛。其书言当禅舜。遂让舜。
帝尧之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鬓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归之。在帝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厨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摇动则风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雒,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黄姚。」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丑昧明,礼备,至于日昃,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摇,乃有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检文曰:「闿色授帝舜。」言虞、夏、殷、周、秦、汉当授天命。帝乃写其言,藏于东序。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沈璧于洛。礼毕,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玄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坛。其书言当禅舜。遂让舜。
《拾遗记》卷一〈虞舜〉
虞舜在位十年,有五老游于国都,舜以师道尊之,言则及造化之始。舜禅于禹,五老去,不知所从。舜乃置五星之祠以祭之。其夜有五长星出,薰风四起,连珠合璧,祥应备焉。
虞舜在位十年,有五老游于国都,舜以师道尊之,言则及造化之始。舜禅于禹,五老去,不知所从。舜乃置五星之祠以祭之。其夜有五长星出,薰风四起,连珠合璧,祥应备焉。
例句
洗花蒸叶滤清酒,待与夫人邀五翁。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未作三台辅,宁为五老臣。 李峤 星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李益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住山道士年如鹤,应识当时五老人。 赵嘏 赠五老韩尊师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老子〉~24~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简释
五千言:指《道德经》。唐李群王《别尹炼师》:“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
例句
斋心调笔砚,唯写五千言。 姚合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五千言外无文字,更有何词赠武皇。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惭逾六百石,愧负五千言。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 李群玉 别尹炼师
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 温庭筠 老君庙
高谈十二部,细覈五千文。 卢照邻 赤谷安禅师塔
终年常避喧,师事五千言。 秦系 山中赠张正则评事
典故
相关人物
西靡树
相关人物
刘宇(东平思老)
《昭明文选》卷四十三南朝梁·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
「冀东平之树,望咸阳而西靡;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唐·李善注:「《圣贤冢墓记》曰:『东平思王冢在东平,无盐人传云:思王归国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西靡。』」
「冀东平之树,望咸阳而西靡;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唐·李善注:「《圣贤冢墓记》曰:『东平思王冢在东平,无盐人传云:思王归国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西靡。』」
例句
唯馀西靡树,千古霸陵原。 权德舆 赠文敬太子挽歌词二首
《神仙传》卷一〈老子》
老子有客徐甲,少赁于老子,约日雇百钱,计欠甲七百二十钱。甲见老子出关游行,速索偿不可得,乃倩人作辞,诣关令尹喜,以言老子。而为作辞者亦不知甲已随老子二百馀年矣,惟计甲所应直之多,许以女嫁甲。甲见女美,尤喜,遂通辞于尹。喜得辞一惊,乃见老子。老子问甲曰:「汝久应死,吾昔赁汝,为官卑家贫,无有使役,故以《太玄清生符》与汝,所以至今日,汝何以言吾?吾语汝到安息国,固当以黄金计直还汝,汝何以不能忍?」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丹书文字如新,甲成一具枯骨矣。喜知老子神人,能复使甲生,乃为甲叩头请命,乞为老子出钱还之。老子复以《太元符》投之,甲立更生。
老子有客徐甲,少赁于老子,约日雇百钱,计欠甲七百二十钱。甲见老子出关游行,速索偿不可得,乃倩人作辞,诣关令尹喜,以言老子。而为作辞者亦不知甲已随老子二百馀年矣,惟计甲所应直之多,许以女嫁甲。甲见女美,尤喜,遂通辞于尹。喜得辞一惊,乃见老子。老子问甲曰:「汝久应死,吾昔赁汝,为官卑家贫,无有使役,故以《太玄清生符》与汝,所以至今日,汝何以言吾?吾语汝到安息国,固当以黄金计直还汝,汝何以不能忍?」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丹书文字如新,甲成一具枯骨矣。喜知老子神人,能复使甲生,乃为甲叩头请命,乞为老子出钱还之。老子复以《太元符》投之,甲立更生。
典故
薛老之言贵尚通
《汉书》卷八十三〈薛宣朱博夜传·薛宣〉~3385~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都船狱史。后以大司农斗食属察廉,补不其丞。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其能。从宣历行属县,还至府,令妻子与相见,戒曰:「赣君至丞相,我两子亦中丞相史。」察宣廉,迁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举茂材,为宛句令。大将军王凤闻其能,荐宣为长安令,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是时,成帝初即位,宣为中丞,执法殿中,外总部刺史,上疏曰:「陛下至德仁厚,哀闵元元,躬有日仄之劳,而亡佚豫之乐,允执圣道,刑罚惟中,然而嘉气尚凝,阴阳不和,是臣下未称,而圣化独有不洽者也。臣窃伏思其一端,殆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谴呵及细微,责义不量力。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至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鬲,和气不兴,未必不由此也。诗云:『民之失德,乾糇以愆。』鄙语曰:『苛政亲,烦苦伤恩。』方刺史奏事时,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务。臣愚不知治道唯明主察焉。」上嘉纳之。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繇是知名。出为临淮太守,政教大行。会陈留郡有大贼废乱,上徙宣为陈留太守,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入守左冯翊,满岁称职为真。始高陵令杨湛、栎阳令谢游皆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曰:「吏民条言君如牒,或议以为疑于主守盗。冯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即无其事,复封还记,得为君分明之。」湛自知罪臧皆应记,而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终无怨言。而栎阳令游自以大儒有名,轻宣。宣独移书显责之曰:「告栎阳令:吏民言令治行烦苛,适罚作使千人以上;贼取钱财数十万,给为非法;卖买听任富吏,贾数不可知。證验以明白,欲遣吏考案,恐负举者,耻辱儒士,故使掾平镌令。孔子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令详思之,方调守。」游得檄,亦解印绶去。又频阳县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多盗贼。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办。而粟邑县小,辟在山中,民谨朴易治。令钜鹿尹赏久郡用事吏,为楼烦长,举茂材,迁在粟。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宣因移书劳勉之曰:「昔孟公绰优于赵魏而不宜滕薛,故或以德显,或以功举,『君子之道,焉可怃也!』属县各有贤君,冯翊垂拱蒙成。愿勉所职,卒功业。」宣得郡中吏民罪名,辄召告其县长吏,使自行罚。晓曰:「府所以不自发举者,不欲代县治,夺贤令长名也。」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宣为吏赏罚明,用法平而必行,所居皆有条教可纪,多仁恕爱利。池阳令举廉吏狱掾王立,府未及召,闻立受囚家钱。宣责让县,县案验狱掾,乃其妻独受系者钱万六千,受之再宿,狱掾实不知。掾恐自杀。宣闻之,移书池阳曰:「县所举廉吏狱掾王立,家私受赇,而立不知,杀身以自明。立诚廉士,甚可闵惜!其以府决曹掾书立之柩,以显其魂。府掾史素与立相知者,皆予送葬。」及日至休吏,贼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坐曹治事。宣出教曰:「盖礼贵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从众,归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壹相乐,斯亦可矣!」扶渐愧。官属善之。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都船狱史。后以大司农斗食属察廉,补不其丞。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其能。从宣历行属县,还至府,令妻子与相见,戒曰:「赣君至丞相,我两子亦中丞相史。」察宣廉,迁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举茂材,为宛句令。大将军王凤闻其能,荐宣为长安令,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是时,成帝初即位,宣为中丞,执法殿中,外总部刺史,上疏曰:「陛下至德仁厚,哀闵元元,躬有日仄之劳,而亡佚豫之乐,允执圣道,刑罚惟中,然而嘉气尚凝,阴阳不和,是臣下未称,而圣化独有不洽者也。臣窃伏思其一端,殆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谴呵及细微,责义不量力。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至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鬲,和气不兴,未必不由此也。诗云:『民之失德,乾糇以愆。』鄙语曰:『苛政亲,烦苦伤恩。』方刺史奏事时,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务。臣愚不知治道唯明主察焉。」上嘉纳之。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繇是知名。出为临淮太守,政教大行。会陈留郡有大贼废乱,上徙宣为陈留太守,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入守左冯翊,满岁称职为真。始高陵令杨湛、栎阳令谢游皆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曰:「吏民条言君如牒,或议以为疑于主守盗。冯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即无其事,复封还记,得为君分明之。」湛自知罪臧皆应记,而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终无怨言。而栎阳令游自以大儒有名,轻宣。宣独移书显责之曰:「告栎阳令:吏民言令治行烦苛,适罚作使千人以上;贼取钱财数十万,给为非法;卖买听任富吏,贾数不可知。證验以明白,欲遣吏考案,恐负举者,耻辱儒士,故使掾平镌令。孔子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令详思之,方调守。」游得檄,亦解印绶去。又频阳县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多盗贼。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办。而粟邑县小,辟在山中,民谨朴易治。令钜鹿尹赏久郡用事吏,为楼烦长,举茂材,迁在粟。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宣因移书劳勉之曰:「昔孟公绰优于赵魏而不宜滕薛,故或以德显,或以功举,『君子之道,焉可怃也!』属县各有贤君,冯翊垂拱蒙成。愿勉所职,卒功业。」宣得郡中吏民罪名,辄召告其县长吏,使自行罚。晓曰:「府所以不自发举者,不欲代县治,夺贤令长名也。」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宣为吏赏罚明,用法平而必行,所居皆有条教可纪,多仁恕爱利。池阳令举廉吏狱掾王立,府未及召,闻立受囚家钱。宣责让县,县案验狱掾,乃其妻独受系者钱万六千,受之再宿,狱掾实不知。掾恐自杀。宣闻之,移书池阳曰:「县所举廉吏狱掾王立,家私受赇,而立不知,杀身以自明。立诚廉士,甚可闵惜!其以府决曹掾书立之柩,以显其魂。府掾史素与立相知者,皆予送葬。」及日至休吏,贼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坐曹治事。宣出教曰:「盖礼贵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从众,归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壹相乐,斯亦可矣!」扶渐愧。官属善之。
《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262~
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琊』,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琊』,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典故
相关人物
忧君范老
相关人物
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卷七〈岳阳楼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典故
相关人物
张柬之老来遭难
相关人物
张柬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张柬之列传〉~432~
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少涉经史,补太学生。祭酒令狐德棻异其才,便以王佐期之。中进士第,始调清源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召,时年七十馀矣。对策者千馀,柬之为第一。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诛二张也,柬之首发其谋。以功擢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汉阳郡公,实封五百户。不半岁,以汉阳郡王加特进,罢政事。柬之既失权,愿还襄州养疾,乃授襄州刺史。中宗为赋诗祖道,又诏群臣饯定鼎门外。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齧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又恳辞王爵,不许。俄及贬,又流泷州,忧愤卒,年八十二。景云元年,赠中书令,谥曰文贞,授一子官。柬之刚直不傅会,然邃于学,论次书数十篇。
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少涉经史,补太学生。祭酒令狐德棻异其才,便以王佐期之。中进士第,始调清源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召,时年七十馀矣。对策者千馀,柬之为第一。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诛二张也,柬之首发其谋。以功擢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汉阳郡公,实封五百户。不半岁,以汉阳郡王加特进,罢政事。柬之既失权,愿还襄州养疾,乃授襄州刺史。中宗为赋诗祖道,又诏群臣饯定鼎门外。至州,持下以法,虽亲旧无所纵贷。会汉水涨齧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又恳辞王爵,不许。俄及贬,又流泷州,忧愤卒,年八十二。景云元年,赠中书令,谥曰文贞,授一子官。柬之刚直不傅会,然邃于学,论次书数十篇。
《国语》卷十二《晋语六》
「赵文子冠,……见张老而语之,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智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三国吴·韦昭注:「张老,晋大夫张孟。」
「赵文子冠,……见张老而语之,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智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三国吴·韦昭注:「张老,晋大夫张孟。」
例句
张老存家事,嵇康有故人。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高士传》卷上〈老子李耳〉~
老子李耳字伯阳……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好养经气……后周德衰,乃乘青牛去,入大秦,过西关。
老子李耳字伯阳……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好养经气……后周德衰,乃乘青牛去,入大秦,过西关。
《水经注疏》卷十九〈渭水下〉~550~
昔李耳为周柱下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證。
昔李耳为周柱下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證。
例句
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储嗣宗 山邻
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李白 古风
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 杜牧 送国棋王逢
柱下留伯阳,储闱登四皓。 沈佺期 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
典故
朱老阮生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八〈绝句四首〉
〈绝句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暂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案:原注。朱、阮剑外相知。】。」
〈绝句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暂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案:原注。朱、阮剑外相知。】。」
《漢語大詞典》:五老
(1).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竹书纪年》卷上:“率 舜 等升 首山 ,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河浮五老,启赤文於帝期。” 清 吴伟业 《戏赠》诗:“仙家五老话驂鸞,素女图经掌上看。”
(2). 宋 杜衍 、 冯平 、 王涣 、 毕世长 、 朱贯 等五位老人的合称。 清 钱谦益 《崇祯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献公原韵》:“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桓。”参见“ 五老会 ”。
(3).见“ 五老峰 ”。
(2). 宋 杜衍 、 冯平 、 王涣 、 毕世长 、 朱贯 等五位老人的合称。 清 钱谦益 《崇祯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献公原韵》:“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桓。”参见“ 五老会 ”。
(3).见“ 五老峰 ”。
分類:五星
《漢語大詞典》:五千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 老子 《道德经》的代称。 唐 白居易 《养拙》诗:“迢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 老聃 作五千言, 释迦 有 恒河 沙数说,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
分類:为
《國語辭典》:香山 拼音:xiāng shān
山名:(1)在河南省洛阳县南龙门山之东,因产香葛而得名。唐白居易居此,自号香山居士。(2)在河南省宝丰县东南。中峦圆净如珠,故旧名大珠山。(3)在江苏省吴县西南。(4)在北平市万寿山西侧。因古有香山寺而得名,上多古迹。(5)广东省中山县的香炉山,简称为「香山」。
《漢語大詞典》:徐甲
(1).传说有 徐甲 者,自幼为 老子 佣工,至 老子 出关时,计欠 徐甲 佣资七百二十万钱。 甲 乃诉之关令 尹喜 , 喜 大惊,以告 老子 。 老子 谓 甲 曰:汝久应死,是吾以《太玄清生符》与汝,始能至今日。原计至 安息国 以黄金还汝,何以不能忍?乃使 甲 张口向地,其《太玄符》立出于地,而 甲 亦死。 喜 知 老子 神人,乃为 甲 叩头请命,并乞为 老子 出钱还之。 老子 复以《太玄符》投之, 甲 立更生。 喜 即以钱二百万与 甲 ,遗之而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一引 晋 葛洪 《神仙传·老子》。后用为助人还魂之典。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凤交开景,返 徐甲 之营魂;龙光照天,杜 宣尼 之神气。”
(2).借指雇工。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仰飞仙,犹龙无迹。谁与同去,挑包 徐甲 ,负辕 班特 。”
(2).借指雇工。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仰飞仙,犹龙无迹。谁与同去,挑包 徐甲 ,负辕 班特 。”
《國語辭典》:柱下史 拼音:zhù xià shǐ
《漢語大詞典》:柱下
(1).相传 老子 曾为 周 柱下史,后以“柱下”为 老子 或 老子 《道德经》的代称。《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 李贤 注:“柱下, 老子 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 漆园 之义疏。”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莫怪新来白髮,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 清 龚自珍 《邵子显校刊〈娄东杂著〉序》:“此事成,可以傲 嬴 刘 ,媲柱下,储以俟后圣。”
(2). 周 秦 置柱下史,后因以为御史的代称。《汉书·张苍传》:“﹝ 张苍 ﹞ 秦 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 颜师古 注:“柱下,居殿柱之下,若今侍立御史矣。” 唐 独孤及 《张侍御写真图赞》:“执法柱下,分形画工。” 明 夏完淳 《招魂》:“先生在柱下三年,从初服者六年。” 清 钱谦益 《左汇序》:“侍御起家为刑官,今方执法柱下。”参见“ 柱下史 ”。
(3).借指藏书之所。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瞽宗、辟雍、泮宫、柱下,固册府礼乐之渊渚,师友讲习之林囿也。”
(2). 周 秦 置柱下史,后因以为御史的代称。《汉书·张苍传》:“﹝ 张苍 ﹞ 秦 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 颜师古 注:“柱下,居殿柱之下,若今侍立御史矣。” 唐 独孤及 《张侍御写真图赞》:“执法柱下,分形画工。” 明 夏完淳 《招魂》:“先生在柱下三年,从初服者六年。” 清 钱谦益 《左汇序》:“侍御起家为刑官,今方执法柱下。”参见“ 柱下史 ”。
(3).借指藏书之所。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瞽宗、辟雍、泮宫、柱下,固册府礼乐之渊渚,师友讲习之林囿也。”
《漢語大詞典》:柱史
(1).“ 柱下史 ”的省称。代指 老子 。《后汉书·张衡传》:“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 李贤 注引 应劭 曰:“ 老子 为 周 柱下史,朝隐终身无患。” 清 康乃心 《送李虞臣任宝昌令》诗:“ 华狱 仙人地, 函关 柱史家。”
(2).“ 柱下史 ”的省称。指御史。 唐 严维 《剡中赠张卿侍御》诗:“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 唐 韩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少年兼柱史,东至旧 徐州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职非柱史,恶故当隐,苟闻善而疑之,闕其事焉。”
(3).“ 柱下史 ”的省称。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刘商 《题杨侍郎新亭》诗:“ 毘陵 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4).“ 柱下史 ”的省称。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参见“ 柱下史 ”。
(2).“ 柱下史 ”的省称。指御史。 唐 严维 《剡中赠张卿侍御》诗:“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 唐 韩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少年兼柱史,东至旧 徐州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职非柱史,恶故当隐,苟闻善而疑之,闕其事焉。”
(3).“ 柱下史 ”的省称。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刘商 《题杨侍郎新亭》诗:“ 毘陵 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4).“ 柱下史 ”的省称。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参见“ 柱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