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犹大(猶大)  拼音:yóu dà
Judas Iscariot
人名。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据新约。马太福音记载,他以三十块银子的代价泄露耶稣行踪给祭司长,出卖耶稣。后以犹大为叛徒的通称。
《國語辭典》:师祖(師祖)  拼音:shī zǔ
1.师法、效法。《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异轨同奔,递相师祖。」
2.祖师。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真六经之羽翼,道义之师祖也。」
3.称谓。称老师的父亲或师父的老师。《西游记》第一六回:「众僧道:『师祖来了。』三藏躬身施礼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
《漢語大詞典》:师匠(師匠)
(1).宗师、大匠,可以为人取法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邢子才 、 魏收 ,俱有重名,时俗準的,以为师匠。” 南朝 梁 王筠 《与云僧正书》:“一代师匠,四海推崇。”
(2).效法。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三:“ 元和 中,后进师匠 韩公 ,文体大变。”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大抵诗以专诣为境,以饶美为材,师匠宜高,捃拾为博。”
(3).指老师的教导。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释《穀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无可观。”魏书·释老志:“后有沙门 常山 卫道安 性敏,日诵经万餘言,研求幽旨。慨无师匠,独坐静室十二年,覃思构精,神悟妙賾,以前出经,多有舛驳,乃正其乖谬。”
《國語辭典》:门籍(門籍)  拼音:mén jí
1.古时宫门的册籍,籍中有名者方许出入。《汉书。卷五二。窦婴传》:「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
2.家世。《文选。任昉。为褚咨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臣门籍勋荫,光锡土宇。」
《国语辞典》:王者师(王者师)  拼音:wáng zhě shī
帝王的老师,指以王道治天下的君主所师法的对象。《孟子。滕文公上》:「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漢語大詞典》:师慕(師慕)
谓对老师仰慕。 宋 曾巩 《贺赵大资致政启》:“ 巩 蚤荷陶钧,与游门馆。观大贤出处之迹,足劝士伦;知儒者进退之宜,敢忘师慕。”
分類:老师仰慕
《漢語大詞典》:往教
谓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礼记·曲礼》:“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孔颖达 疏:“不闻往教者,不可以屈师亲来就己。”《韩诗外传》卷三:“ 孟尝君 请学於 閔子 ,使车往迎 閔子 。 閔子 曰:‘礼有来学,无往教……’於是 孟尝君 曰:‘敬闻命矣。’明日袪衣请受业。”
《國語辭典》:蒙师(蒙師)  拼音:méng shī
启蒙老师。《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漢語大詞典》:门师(門師)
(1).在家人的佛门师父。 唐 杜宝 《大业杂记》:“出右掖门门旁,渠西二里,有 龙天 道场,南临 石泻口 ,即 煬帝 门师 济闍黎 所居。”
(2).本人受业的老师。 王闿运 《罗季子诔》:“铅握无輟,矧况门师;寒燠虽移,述作匪易。”
《国语辞典》:师叔(师叔)  拼音:shī shú
称老师的弟弟或师弟。
《國語辭典》:拜师(拜師)  拼音:bài shī
1.拜人为师。《红楼梦》第四八回:「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也称为「拜老师」。
2.古时老师收录弟子时,弟子初见老师时所行的礼仪。
《國語辭典》:上课(上課)  拼音:shàng kè
老师教课或学生听课。《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早奉了太守之命,派他暂充西文教习,遵照学章,逐日上课。」
《漢語大詞典》:学钱(學錢)
学生送给老师的酬金;学费。芗剧《三家福》:“难道先生拿不到学钱?还是顺便去买菜?要是学钱拿回来,我就去买米。” 高玉宝 《高玉宝》第五章:“孩子,我们家出不起这个学钱呀!”
《國語辭典》:脩脯  拼音:xiū fǔ
乾肉。后用以代称教师的薪金。宋。韩琦苦热〉诗:「直疑万类繁,尽欲变脩脯。」
《漢語大詞典》:师风(師風)
老师的风度。北齐书·元文遥传:“ 行恭 少颇骄恣, 文遥 令与 范阳 卢思道 交游。 文遥 尝谓 思道 曰:‘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然白掷剧饮,甚得师风。’”
分類:老师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