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译问(譯問)
翻译和询问。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 黑齿 呈歌须译问,文身献舞傲专场。”
分類:翻译询问
《漢語大詞典》:译事(譯事)
指翻译工作。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序论》:“它(经录)不同于一般的目录,其中除载有目录外,还对译人的生平,译事的进行情况都有记录。”
分類:翻译
《漢語大詞典》:译导(譯導)
亦作“ 译道 ”。 翻译和导送。亦指负责翻译和导送的人。汉书·张骞传:“ 大宛 以为然,遣 騫 ,为发译道,抵 康居 。” 颜师古 注:“道读曰导。”《文选·左思〈魏都赋〉》:“蛮陬夷落,译导而通,鸟兽之氓也。” 李周翰 注:“译,易也。导,引也。言蛮夷聚居部落,言词殊别,不为中夏所识,有来朝者,则使人传易其语,引而通之。”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茫茫九州,言语各异, 大汉 輶轩之使,译导而通。”
分類:翻译负责
《漢語大詞典》:敷译(敷譯)
传译,翻译。元史·百官志四:“艺文监,秩从三品。 天历 二年置。专以国语敷译儒书,及儒书之合校讎者俾兼治之。”
分類:传译翻译
《漢語大詞典》:冯雪峰
(1903-1976)诗人,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浙江义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主编或参加编辑左联刊物。1934年参加长征。后到上海,支持鲁迅的文学活动。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并主持《鲁迅全集》的注释出版工作。著有诗集《真实之歌》、论文集《鲁迅论及其他》等。有《雪峰文集》
《漢語大詞典》:译学(譯學)
翻译之学。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乃近今著作之林,更远超畴昔:彼 汪笑儂 之剧本, 黄公度 、 蒋观云 之诗, 林畏庐 、 严侯官 、 马君武 之译学, 陈蝶仙 、 惜霜生 之词曲、 梁饮冰 、 刘光汉 、 章太炎 、 柳亚卢 之论文, 许冷血 、 天笑生 、 李伯元 、 喋血生 之小説,均为一般文士所崇拜。”
分類:翻译
《漢語大詞典》:译写(譯寫)
翻译写作。《光明日报》1986.3.10:“由于他酷爱 中国 历史以及古典与现代文艺作品,曾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和译写文艺作品。”
分類:翻译写作
《漢語大詞典》:艺文监(藝文監)
官署名。 元文宗 时置,掌校刊图书、翻译典籍及鉴审文物之职。所属有监书博士及艺林库、广成局各官。后改称崇文监。元史·百官志四:“艺文监,专以国语敷译儒书,及儒书之合校讎者俾兼治之。”
《漢語大詞典》:胥译(胥譯)
翻译,互译。 明 李东阳 《〈马石田文集〉序》:“ 元 之入主中国,盖有气化以来所未见,八九十年,涵养生息,以旃裘为冠屨,以干楯为铅槧,以胥译为吟诵,製为文章,播为歌咏,鸣一代而传四方者,亦不可诬。”
分類:翻译
《漢語大詞典》:唐帕
宋 时来华商船上的翻译人员。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译者》:“今北方谓之通事,南蕃海舶谓之唐帕……皆译之名也。”
《国语辞典》:半鉴(半鉴)  拼音:bàn jiàn
鉴,为元代国子学用蒙古语翻译成的《通鉴》节要,用来教蒙、汉生员。「半鉴」指半部。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俺们都是读半鉴书的秀才,不比那夥光棍。」
《国语辞典》:桌球  拼音:zhuō qiú
一种球类运动。英语table tennis翻译而来。约于十九、二十世纪间起源于英格兰。玩法是张网于长方桌上,两人用球拍对拍乒乓球。分单打和双打。以先得到二十一分为胜一局,一般比赛采三局二胜或五局三胜制。也称为「乒乓」、「乒乓球」。
《漢語大詞典》:译作(譯作)
(1).翻译的作品。 茅盾 《我走过的道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这篇小说是用文言文翻译的,也是我在报刊上发表的第一篇译作。” 孙犁 《澹定集·大星陨落》:“他的译作,在《译文》上经常读到,后来结集为《桃园》,我又买了一本。”
(2).翻译和写作。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我在这里,有些英雄责我不做事,而我实日日译作不息,几乎无生人之乐。”
《國語辭典》:译著(譯著)  拼音:yì zhù
经翻译而来的著作。如:「他深厚的文学底子及外语能力,使他的译著极具水准。」
《漢語大詞典》:译经使(譯經使)
宋 代官名。掌翻译佛经。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 天禧 五年十一月丁丑,以宰臣 丁谓 、 王钦若 为译经使。”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前一月,译经使、润文官又集,以进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