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11,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4 55 下一页
储英翰
刘凤翰
孙文翰
招翰昭
朱宝翰
金文翰
陈祥燕(字 子封、翔翰 )
车钺(字 翰如 )
陈翰声
黄维翰(字 申甫 号 稼溪 )
傅邦翰
彭文翰
文林(字 翰臣 号 省斋 )
林维朝(字 德卿、劳生 号 翰堂、怡园主人 )
其它辞典(续上)
李书翰储英翰
刘凤翰
孙文翰
招翰昭
朱宝翰
金文翰
陈祥燕(字 子封、翔翰 )
车钺(字 翰如 )
陈翰声
黄维翰(字 申甫 号 稼溪 )
傅邦翰
彭文翰
文林(字 翰臣 号 省斋 )
林维朝(字 德卿、劳生 号 翰堂、怡园主人 )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书翰,安徽省安庆府太湖县人,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99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四月,散馆,著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储英翰,江西省建昌府南丰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二甲27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一年四月,散馆,著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凤翰,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00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孙文翰,山东省登州府蓬莱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18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招翰昭,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凤冈村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80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宝翰,广西省浔州府平南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88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金文翰,江苏省太仓直隶州嘉定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3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祥燕,(1864年—?),字子封,一字翔翰,浙江慈溪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慈城镇)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光绪十八年,任江西饶州府德兴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6 【介绍】: 清河南开封人,字翰如。在本省考取官费留日学生,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班。光绪三十一年入同盟会。次年毕业回国,由河南往江西,拟参加萍浏醴起义,被清吏杀害。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翰声,山东省莱州府潍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93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著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黄维翰(1867年—1930年),字申甫,号稼溪。江西抚州府崇仁县连城乡舍头村(今属临川区连城乡)人。清末、民国政治人物、学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联捷乙未科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候补直隶州知州。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随直隶总督袁世凯检阅北洋新军。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奏调黄维翰到沈阳,署陆军督练公所参议。不久,调任呼兰府知府,兼办呼兰税局,政绩卓著。宣统二年(1910年),调署龙江府知府,兼省会警务公所总办。宣统三年(1911年),因房师兼上司巡抚周树模弟弟触犯警律,他依法惩处,被周树模参劾罢官。民国三年(1914年),黄维翰应黑龙江督军朱子樵聘,主持《黑龙江通志》纂修局务。不二年,修志又告中辍。黄维翰前往北京居住。民国八年(1919年),获聘为国史编纂处编纂主任。民国十八年(1929年),万福麟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重设通志局,再聘黄维翰为纂修,负责《地理志》,方成唐代前部,突发中风,次年6月不治。
人物简介
维基
傅邦翰,浙江省宁波府鄞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34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彭文翰,直隶省河间府献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40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文林 (1868年—?),字翰臣,号省斋,扎苏呼里氏,盛京锦州满洲正白旗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七年,顺天乡试中举,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61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签发广东,任广东始兴县知县。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林维朝(1868~1934),字德卿,又字劳生,号翰堂,别署怡园主人,嘉义县人。七岁从林逢其学,遍读经子,学作八股文及试帖五言诗,喜览小说,并好围棋、弦管乐曲。光绪十一年(1885)创办「凤仪社」国乐团为祭孔乐局。光绪十三年(1887)取中县学生员。十九年(1893),督带乡勇,同新港县丞陈仁山直捣朴仔脚辖内沟尾寮庄匪首黄矮。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后,受任为打猫西堡团练分局长,乙未割台(1895),携眷返回福建原籍。明治三十年(1897)以水土不服,加上怀乡心切,乃挈眷归台。明治三十一年(1898)任汉文教师,明治三十三年(1900)辞教职,任新港区街庄长。三十五年(1902)授绅章,四十一年(1908)获聘为嘉义厅参事。大正六年(1917)改「登云书院」春秋二季之乐局为「舞凤轩」,奖倡新港北管剧团。十二年(1923)与新港文人共组「鷇音吟社」。生平著有《劳生略历》、《初啭集》、《怡园吟草》,编有《怡园唱和集》等。2006年林维朝曾孙媳陈素云选录编订其生平作品为《林维朝诗文集》,由国史馆出版。〖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陈素云主编《林维朝诗文集》,台北:国史馆,2006年11月。〗兹以陈素云编《林维朝诗文集》为底本,参考《初啭集》稿本、《怡园唱和集》稿本,以及黄哲永先生收藏之《怡园吟草》,与《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庆飨老典录》、《采诗集》、《栎社课卷》、《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台湾诗钞》所刊登林维朝诗增补编校。(江宝钗、陈素云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