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王维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利州龙山人,字之翰。世宗大定二十八年进士。调贵德州军事判官,察廉,迁永霸令,健讼衰息。历同知保静军节度使事,检括户籍,一郡称平,累拜参知政事。贞祐初,罢为定海军节度使,无兵备,元兵至,乃纵百姓避难,率吏民愿从者结堡自守,力穷被执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6—1252 【介绍】: 宋庆元府鄞县人,字德源,号安晚。初名燮,字文叔。郑若冲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少曾从楼昉学,以能文极为楼钥称赏。历官国子学录、太学博士。与史弥远同策立理宗。累迁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绍定六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初,召还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时号“小元祐”。次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逾年疏请去职。淳祐九年累复左相。十一年致仕。卒谥忠定。有《安晚集》。
全宋诗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为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复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谥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为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九卷。
全宋文·卷七○三六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少从楼昉学,能文,登嘉定十年进士,调峡州教授。理宗即位,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迁宗正寺丞。宝庆元年,迁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中,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中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历封申国、卫国、越国、齐国公。淳祐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追封魏郡王,谥忠定。著有《安晚堂诗集》六十卷(今残存七卷)。见刘克庄《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宋史》卷四一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7—1247 【介绍】: 宋邛州蒲江人,字瞻叔,号著斋。高稼弟。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知夹江县,创同人书院。改知绵州,以防遏招收溃兵功,进直宝章阁。累官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退居吴中,日以著述自娱。卒谥忠襄。曾修孝宗、宁宗《日历》。有《著斋文集》、《北门类稿》等。
全宋诗
高定子(?~一二四七),字瞻叔,号著斋,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郪县主簿。历知丹棱县,知长宁军、绵州。召为刑部郎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太常少卿,累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吏部尚书、修国史、实录院修撰。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签书枢密院事。三年,除参知政事。因忤时相致仕。七年卒。有《存著斋文集》,已佚。事见《续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一四,《宋史》卷四○七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三○四
高定子(?——一二四七),字瞻叔,号著斋,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高稼弟。嘉泰二年举进士,授郪县主簿,调中江县丞,历知丹棱、夹江二县,辟主管四川总领所文字,迁知长宁军、绵州。入为刑部郎中,进司农卿,兼枢密都承旨。历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权礼部尚书兼侍读,擢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吏部尚书。淳祐二年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寻兼权参知政事。后辞官居吴中,日以著述自娱。淳祐七年八月卒,谥忠襄。著有《著斋文集》、《北门类稿》、《薇垣类稿》、《经说》、《绍熙讲义》、《奏议》、《历官表奏》等。见《宋史》卷四○九本传、卷四三《理宗纪》,《宋元学案》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8—1235 【介绍】: 宋建宁府浦城人,字景元,一字希元,后改作景希,号西山。一说原姓慎,避孝宗赵慎讳改。宁宗庆元五年进士,开禧元年中博学宏词科。理宗时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史弥远惮之,被劾落职。起知泉州、福州。端平元年,入朝为户部尚书,改翰林学士、知制诰。次年拜参知政事,旋卒,谥文忠。立朝有直声,于时政多所建言,奏疏不下数十万字。学宗朱熹。修《大学衍义》,称可作《大学章句》之佐。庆元党禁后,程朱理学得以复盛,与力为多。有《真文忠公集》。
全宋文·卷七一三五
真德秀(一一七八——一二三五),字景元,后更为希元,号西山,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登庆元五年进士第,授南剑州判官。继中博学宏词科,嘉定元年迁太学博士。历迁校书郎、秘书郎、军器少监,又迁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以权臣擅政,力请外任,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历知泉州、隆兴府、潭州。理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寻迁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在任屡进鲠言,为权臣史弥远所忌,罢职归。后复用,历知泉、福州。端平元年召为户部尚书,改翰林学士、知制诰,拜参知政事。二年卒,年五十八,谥文忠。德秀学宗朱熹,庆元党禁后,程朱理学复盛,其力为多。著述繁富,今存《四书集编》、《大学衍义》、《读书记》、《文章正宗》(辑)、《西山文集》等。见《宋史》卷四三七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叙州宣化人,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洲。宁宗嘉定四年进士。历知崇宁县、施州通判,皆有惠政。理宗淳祐元年迁秘书少监,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官至权刑部尚书。立朝刚正,奏论时政得失,先后忤宰相史嵩之、郑清之,屡被排挤。为文有才气,著述多散佚,今存《沧洲尘缶编》。
全宋诗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历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著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为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馀。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二卷。
全宋文·卷七三三六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颍,号沧洲,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一云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定四年进士。历任华阳县尉,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历尚左郎官兼直舍人院,迁著作郎。淳祐元年迁秘书少监,拜太常少卿,为言者论罢,知袁州。召为宗正少卿,迁起居舍人。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忤郑清之,退居湖州。起知婺州,权刑部尚书,授宝章阁学士、知隆兴府。卒,赠宣奉大夫。有《尘缶文集》。《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永春人,字茂潜,号云麓。留恭子。宁宗开禧三年试博学宏词科。宁宗善其文。嘉定初为秘阁校理,迁直学士院、起居舍人。博闻强记,为文奇峭,颇负盛名。有《云麓集》。
全宋诗
留元刚(一作纲),字茂潜,晚自号云麓子,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恭子,正孙。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试中博学宏词科,特赐同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之二四)。嘉定元年(一二○八),除秘阁校理,二年,为太子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迁直学士院,三年,兼太子侍讲,除起居舍人,以母忧去(《宋中兴学士院题名录》)。起知温州(清乾隆《温州府志》卷一七),移赣州,以事罢,筑圃北山以终。有《云麓集》,已佚。事见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传》附。今录诗七首。
全粤诗·卷二九
留元刚,字茂潜,晚年自号云麓子。祖籍泉州,落家归善(今惠州市)。留正之孙,留恭之子。宋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试,中博学宏词科,特赐同进士出身。嘉定元年(一二○八),除秘阁校理。二年,授太子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迁直学士院。三年,兼太子侍讲,除起居舍人,以母忧去。起知温州,移赣州。以事罢。筑圃北山以终。有《云麓集》,已佚。事见《宋史》卷三九一《留正传》附录、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传》附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七二一二
留元刚(一一七九——?),字茂潜,号齐云山人,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留正孙。开禧元年举博学宏词,特赐同进士出身。历国子监学录、秘书省正字、太子舍人。嘉定初迁秘阁校理。累迁起居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内艰去。起知温州,移知赣州,除起居舍人,旋奉祠。十三年,褫职罢祠,筑圃北山,号云麓子。有《云麓集》,《颜鲁公年谱》(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五二、七五之二四,《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3—1234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正甫。陈宗召子。宁宗庆元五年进士。嘉定元年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学博士。在朝屡有论列,以忤史弥远罢,主管崇禧观。理宗时为中书舍人,寻兼直学士院。内侍滥受恩赏,辄封还诏书。累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定六年,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旋致仕。卒谥文定。
全宋诗
陈贵谊(一一八三~一二三四),字正甫,福清(今属福建)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瑞州观察推官。历知江阴军、徽州。官至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端平元年卒,年五十二。《宋史》卷四一九有传。
全宋文·卷七四○九
陈贵谊(一一八三——一二三四),字正甫,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庆元五年进士,历幕职,中博学宏词科,授江南东路安抚司机宜文字。迁太学博士,将作监丞。出知江阴军,提举江西常平,入为礼部郎官。为言者论罢,主管崇禧观。起知徽州,召授司封郎官兼翰林权直。理宗即位,以为宗正少卿兼侍讲,兼权直学士院。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刑部、礼部尚书,擢签书枢密院事。绍定六年,进参知政事。端平元年卒,年五十二,谥文定。见魏了翁《参知政事陈公神道碑》(《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宋史》卷四一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2—1273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初名子柔,字仲立,号矩山。理宗宝庆二年进士。积官刑部侍郎兼给事中。充太子詹事,辅导东宫。景定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因反对公田法,忤贾似道,罢归。卒谥文惠。有《矩山存稿》。
全宋诗
徐经孙(一一九二~一二七三),初名子柔,字仲立,号矩山,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授浏阳主簿,迁知永兴县。淳祐六年(一二四六),知临武县(《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八)。后通判潭州。宝祐元年(一二五三),知吉州(《平塘集》卷三悼诗题署)。迁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召为秘书监兼太子谕德,累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度宗咸淳九年卒,谥文惠。有集(刘克庄《给事徐侍郎先集序》),已佚。明万历四十二年裔孙徐鉴收集遗文编刻《宋学士徐文惠公存稿》五卷。事见本集末附熊朋来《宋翰林学士徐公墓表》,《宋史》卷四一○有传。 徐经孙诗,以明万历徐鉴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矩山存稿》(简称四库本),编为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六九○
徐经孙(一一九二——一二七三),初名子柔,字仲立,号矩山,隆兴府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宝庆二年进士,授浏阳主簿,辟永兴令,知临武县,通判潭州。为监察御史。进直宝章阁、福建提点刑狱,号称平允。召为秘书监兼太子谕德。历宗正少卿、起居舍人、起居郎,迁刑部侍郎兼给事中,升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公田议起,经孙极论非便,忤丞相贾似道。拜翰林学士、知制诰,未踰月罢。閒居十年,咸淳九年六月卒,年八十二。见熊朋来《宋翰林学士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文惠徐公墓表》(《宋学士徐文惠公存稿》附录),《宋史》卷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7 【介绍】: 宋宗室,居馀杭,字履常,号南塘。以荫补将仕郎。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任江西安抚司干办等职。曾佐丞相赵汝愚拥立宁宗。历通判嘉兴府、知无为军,有循吏名。宁宗嘉定六年,金国内乱,献料敌、备边二策。理宗初,因疾去官,杜门著述。端平间,以礼部郎官召,复疏边事及楮法。累官至权刑部尚书。卒谥文恪,一作文懿。于经、子、《通鉴》、《杜诗》皆有注。有《介轩诗集》。
全宋诗
赵汝谈(?~一二三七),字履常,号南塘,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人。太宗八世孙。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汀州教授,召除太社令。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擢秘书正字。嘉定间通判嘉兴府,改知无为军、温州,迁江西提举常平。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迁宗正少卿。权吏部侍郎,升侍读,以言去。三年,起知婺州(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一)。官至权刑部尚书。嘉熙元年卒。有《南塘集》九卷(《千顷堂书目》),已佚。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今录诗十五首。
全宋文·卷六五六六
赵汝谈(?——一二三七),字履常,号南塘,临安府馀杭(今属浙江杭州)人,太宗八世孙。年十五,以大父恩补将仕郎。登淳熙十一年进士第,历添差江西安抚司干办公事。佐丞相赵汝愚定大策。汝愚去国,与弟汝谠力上疏乞留汝愚,斩韩侂胄。历湖北、江西提举常平。理宗立,授江西转运判官。端平初,任礼部郎官,改秘书少监兼权直学士院,迁宗正少卿,权吏部、礼部侍郎,权给事中,权刑部尚书,嘉熙元年卒。后谥文懿。著有《》、《》、《》、《论语》、《孟子》、《周礼》、《礼记》、《荀子》、《庄子》、《通鉴》、《杜诗》等注及《南塘先生四六》。见《宋史》卷四一三本传,《咸淳临安志》卷六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9—1264 【介绍】: 宋宗室。居海盐,字子固,号彝斋居士。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为湖州掾,入转运司幕,知诸暨县,以御史论罢归。起为严州守。工书画,善以水墨白描绘水仙、梅兰、竹石。有《梅谱》、《彝斋文编》。
全宋诗
赵孟坚(一二○○~?)(生年据本集卷一《甲辰岁朝把笔》“四十五番见除夕”推定),字子固,号彝斋居士,海盐(今属浙江)人。宋宗室,孟頫从兄。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为湖州掾,入浙西转运使和淮南幕。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知诸暨县(同上诗“今年事定已改官,分邑不远近乡国”及《重赋暨邑池亭》“丛委簿书间”),又知丰城县(本集卷二《题水仙》“自欣分得槠山邑”),以事罢归。后起知严州,命下已卒。其卒年据《赵氏铁网珊瑚》梅竹谱卷度宗咸淳丁卯(三年,一二六七)叶隆礼跋,谓其时已死。而《乐郊私语》谓入元后隐居州之广陈镇,其从弟孟頫来访,闭门不纳云云,似不确。孟坚好学,工书画,善收藏名迹,时人比之米芾。有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彝斋文集》四卷。事见《癸辛杂识》前集。 赵孟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七四
赵孟坚(一一九九——一二九五),字子固,号彝斋居士,宗室,寓海盐(今浙江海盐)。登宝祐二年进士第,为湖州掾,入转运司幕。淳祐间知诸暨县,以御史言罢归。终提辖左帑。善画,工诗文,著有《梅谱》、《彝斋文编》。见本集及《南宋书》卷一八,《宋史翼》卷二九。
朱申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朱申,字周翰,号鲁斋(《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九)。休宁(今属安徽)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理宗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于知江州任时为《道命录》作序。但两者时间有矛盾,今已不获其详。
全宋文·卷六七一○
朱申,字周翰,号鲁斋,徽州(今安徽歙县)人。绍熙元年进士,历知无为军、江州,著有《周礼句解》十二卷(存)、《春秋左传节解》三十五卷、《孝经句解》一卷。见所撰《道命录序》,弘治《徽州府志》卷六、七,《千顷堂书目》卷二、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三。
曾宏迪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七二四
曾宏迪,字幼说,临江军新淦(今江西新干)人。从魏了翁学,登嘉定十六年进士。淳祐中历官将作监、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兼秘书监。四年,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寻除集英殿修撰,出知建宁府。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宋史全文》卷三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起潜,字子升,号立庵,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除秘书郎,累迁著作郎。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七四一一
郑起潜,字子升,号立庵,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以太学上舍登嘉定十六年进士。曾为吉州州学教授,历太常博士、秘书郎、著作佐郎、崇政殿说书。嘉熙五年十一月除著作郎。淳祐中为国子祭酒,司谏,中书舍人。官至直学士、权兵部尚书。著有《立庵集》、《声律关键》(存)。见《咸淳临安志》卷一一,《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卷四一三《赵必愿传》,《正德姑苏志》卷五一,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二○,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声律关键》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人,字德夫,号方山。理宗绍定二年进士。为著作佐郎、假司马光五规之名,条上时弊,词旨切直。宝祐四年,迁礼部侍郎、同签书枢密院事。与丁大全俱用事,为言者论罢。后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提举洞霄宫,褫职罢祠。度宗咸淳三年,追夺执政恩数,送信州居住,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1 【介绍】: 宋宗室,居福州,字茂实,号庸斋。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历知温州、江东提刑、知婺州等,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尝奏论前后奸谀兴利之臣,言甚切直。仕终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学士承旨。卒谥忠清。有《庸斋集》。
全宋诗
赵汝腾(?~一二六一),字茂实,号庸斋,晚年又号紫霞翁,太宗七世孙,居福州(今属福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历礼、兵部架阁,籍田令。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累迁玉牒所检讨官。出知温州,迁提点江东刑狱,知婺州。召为起居舍人,累迁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以事罢。未几,起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出知绍兴府、泉州。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景定二年卒。著作未见载籍著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庸斋集》六卷。《宋史》卷四二四有传。 赵汝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七七八
赵汝腾(?——一二六一),字茂实,自号紫霞老人,宗室,居福州(治今福建福州)。宝庆二年进士,累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升秘书郎兼史馆校勘,以直焕章阁出知温州。历江东提点刑狱、知婺州。召赴阙,迁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升起居郎。迁吏部侍郎兼侍讲,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兼知制诰,兼侍读。出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知泉州,兼翰林学士承旨。景定二年卒,谥忠清。《宋史》卷四二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