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11,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勾龙如渊(别称 句龙如渊 字 行父 )
许翰(字 崧老 )
谢克家(字 任伯 )
钱周材(字 元英 )
宇文粹中(字 仲达、仲理 )
周良翰
康执权(字 平仲 )
王刚中(字 时亨 恭简 )
周之翰
吴表臣(字 正仲 号 湛然居士 )
唐文若(字 立夫、仲懿 号 遁庵 )
陈良翰(字 邦炎、邦彦 献肃 )
魏师逊(字 良翰 )
鲜于翰
其它辞典(续上)
李之翰(字 周卿 )勾龙如渊(别称 句龙如渊 字 行父 )
许翰(字 崧老 )
谢克家(字 任伯 )
钱周材(字 元英 )
宇文粹中(字 仲达、仲理 )
周良翰
康执权(字 平仲 )
王刚中(字 时亨 恭简 )
周之翰
吴表臣(字 正仲 号 湛然居士 )
唐文若(字 立夫、仲懿 号 遁庵 )
陈良翰(字 邦炎、邦彦 献肃 )
魏师逊(字 良翰 )
鲜于翰
人物简介
中州集
字周卿,济南人,宣和末擢第。人有劝参童贯可以径至馆职者,周卿谢绝之。国兵破洺州,缚见元帅,诱之使降,语及君臣之际,辞情慷慨,自分一死,帅怜之,遂被录用。后守宁州,陷田侍郎珏党籍除名,徙上京,遇赦复官,终于东平倅。有漆园集行于世。子灵石尉谦,孙德元,今在乡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3—1154 【介绍】: 宋永康军导江人,字行父。徽宗政和八年上舍及第。任州县官二十年。以张浚荐,召试馆职,历著作佐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读。秦桧力主和议,诸臣多上书谏止,如渊为桧谋控制台谏,使尽击去之,桧大喜,即擢御史中丞。在任挤赵鼎,恶吕本中,逐刘大中、王庶,排斥打击主抗金者。后奉祠卒。全宋诗
勾龙如渊(一○九三~一一五四),字行父,永康军导江(今四川灌县东)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登上舍第。沉浮州县二十年,以张浚荐,召试馆职。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除秘书省校书郎。历著作佐郎、尚书祠部员外郎兼权礼部、起居舍人。八年,兼给事中、同知贡举,除中书舍人兼侍读、兼直学士院。擢试御史中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三)。九年,罢(同上书卷一二六)。十年,为左朝请郎、敷文阁待制(同上书卷三八)。二十四年卒(同上书卷一六七),年六十二。勾龙如渊翼秦桧,主和议,为史所非。《宋史》卷三八○有传。全宋文·卷四○七三
句龙如渊(一○九三——一一五四),字行父,永康军导江(今四川都江堰东)人。政和八年登上舍第,沉浮州县二十年。绍兴六年除秘书省校书郎,历祠部员外郎兼礼部、起居舍人。八年除中书舍人兼侍读,兼直学士院,试御史中丞。尝附秦桧主和议,挤赵鼎、吕本中,逐刘大中、王庶。后因与施庭臣忿争,并罢。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绍兴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二。著有《退朝录》、《杂著》一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宋史》卷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3 【介绍】: 宋开封襄邑人,字崧老。哲宗元祐三年进士。徽宗时为给事中,以言事落职。钦宗靖康初复官,历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事,因议论不合贬官。高宗拜尚书右丞兼权门下侍郎,极论李纲忠义,高宗未许,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旋被劾遭斥逐。有《襄陵集》等。全宋诗
许翰(?~一一三三),字崧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徽宗宣和七年(一一二五),为给事中,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钦宗靖康初,复以给事中召,改御史中丞。擢中大夫,同知枢密院。除延康殿学士、知亳州。落职,提举南京鸿庆宫。高宗即位,用李纲荐,召复延康殿学士。拜尚书右丞兼权门下侍郎。李纲、陈东罢,提举洞霄宫。复以言者落职。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复端明殿学士。三年卒。《宋史》卷三六三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三一○五
许翰(?——一一三三),字崧老,开封府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元祐三年进士。宣和七年召为给事中,以忤时相罢职,提举江州太平观。靖康初,召除翰林学士,改御史中丞,擢中大夫、同知枢密院,寻除延康殿学士、知亳州。坐言者落职,提举南京鸿庆宫。高宗即位,用李纲荐,召复延康殿学士,拜尚书右丞兼权门下侍郎。李纲罢相,力求去,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复以言者落职。绍兴元年召复资政殿学士。三年五月卒,赠光禄大夫。翰通经术,著有《论语解》、《春秋传》、《襄陵文集》等。见《宋史》卷三六三本传及卷二○八《艺文志》七。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一三三
谢克家(?——一一三四),字任伯,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绍圣四年进士。建炎初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坐尝事伪庭落职。二年,试尚书吏部侍郎。三年,试兵部侍郎,罢知泉州,四年为参知政事。绍兴元年乞祠,提举临安洞霄宫。三年,复知泉州,移平江府,又知台州。四年,以资政殿学士知衢州,卒。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一六、二六、二八、三六、四一、四八、六四、七○、七八及《全宋词》第二册第七一五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6—1167 【介绍】: 宋江宁溧阳人,字元英。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大理司直、晋安郡王府教授。累迁刑部侍郎、中书舍人。出知常州,奉祠归。孝宗即位,以旧学召对便殿,为中书舍人,迁给事中,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致仕。全宋文·卷四一九六
钱周材(一○九六——一一六七),字元英,江宁府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建炎二年进士。绍兴中累迁大理司直,秘书省校书郎兼普安郡王府教授,著作郎,起居舍人,权刑部侍郎。十七年,除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兼侍讲,出知常州。奉祠归。孝宗隆兴初为中书舍人,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丁母忧,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告老。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二。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一五三、一五四、一五六、一六三、一六五、一七三,《翰苑群书》卷一一,《景定建康志》卷四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9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仲达,一作仲理。徽宗崇宁二年进士。宣和间累官至尚书右丞,出守江宁府。高宗建炎元年以军乱被囚落职。二年复起为直秘阁,守濮州。金兵陷城,为所执,金将嘉其忠义放归。卒赠少保。有《卤薄图》、《祭服制度》,及与弟虚中合纂《纶言集》等。全宋文·卷三一二九
宇文粹中(?——一一三九),字仲达,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登崇宁二年进士第。宣和中,历校书郎、符宝郎、起居舍人。政和初,由中书舍人迁给事中,继迁工、兵二部侍郎,兼修国史,充议礼局详议官,再迁吏部尚书。宣和中,除宣奉大夫、翰林承旨、知制诰,兼侍讲,累官尚书右丞。靖康元年,罢右丞,以资政殿学士知江宁府,又知潼川府。绍兴初请祠,得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九年卒,赠少保。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六、选举一之一四、选举二○之二、礼三四之二、仪制一一之五及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康执权,字平仲(《四六谈麈》),开封(今属河南)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寓居永嘉(《宋诗纪事》卷四八)。高宗建炎初为国子祭酒(《鸿庆居士集》卷二五《国子祭酒康执权鸿胪卿》)。二年(一一二八),兼权中书舍人,试给事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五)。三年,以显谟阁直学士奉祠(同上书卷二四)。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七)。二十七年,落致仕知泉州,寻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同上书卷一七七)。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九九八
康执权,字平仲,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上舍释褐,靖康末为国子祭酒、鸿胪卿。高宗立,召为起居郎,试给事中,为尚书工部、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建炎三年,充显谟阁直学士。绍兴十八年致仕。二十七年落致仕知泉州,寻除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四之三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三、一五、一七、一八、二四、一七七及《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3—1165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时亨。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忤秦桧,授洪州教授。桧死,迁中书舍人,言御敌必先自治。出知成都府,检身以法,驭吏恩威并行。孝宗朝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反对和议,力主战守。卒谥恭简。有《易说》、《春秋通义》、《经史辨疑》、《汉唐史评》、《唐史要览》、《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全宋诗
王刚中(一一○三~一一六五),字时亨,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授奉国军节度推官,洪州州学教授。二十六年,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普安郡王府教授。二十七年,试起居舍人,二十八年,除中书舍人,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七、一八○)以足疾请祠。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召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元年卒于同知枢密院事任(《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年六十三。有《东溪集》、《易说》、《春秋通议》等,均佚。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八《宋故资政殿大学士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六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三四八
王刚中(一一○三——一一六五),字时亨,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绍兴十五年擢进士第二人,授奉国军节度推官。忤秦桧意,改洪州教授。桧死,召见,迁著作佐郎,除中书舍人。二十八年以龙图阁待制知成都府、四川安抚制置使,进敷文阁直学士。孝宗立,进左朝奉大夫,请祠,提举太平兴国宫。金人犯淮,陈战守策,起为礼部尚书、直学士院兼给事中。隆兴二年末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元年迁同知枢密院事,寻卒,年六十三。著有《易说》、《春秋通义》、《仙源圣纪》、《经史辨》、《汉唐史要览》、《天人修应录》、《东溪集》、《应斋笔录》、《续成都古今集记》诸书。见孙觌《宋故资政殿大学士王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三八),《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周之翰,瑞安(今属浙江)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官大宗正丞(清嘉庆《瑞安县志》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仲,号湛然居士。徽宗大观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由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秦桧欲其使金议地界,许以归来坐政事堂,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寻起知婺州,有治绩。请祠归。卒年六十七。全宋诗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官通州司理参军。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守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迁右正言,知信州(同上书卷三九)。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为司勋员外郎(同上书卷四三),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兼资善堂翊善。十二年,以忤秦桧罢。未几起知婺州。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三八一有传。全宋文·卷三八一九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建炎中累官监察御史,守右正言。以病出知信州。绍兴初召为司勋郎中,迁左司,二年除左司谏。五年提点浙西刑狱,召试秘书少监。七年正月试太常少卿,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徙礼部侍郎兼侍读,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以议大礼忤意罢去,俄起知婺州,复敷文阁待制,奉祠。十九年以曹筠劾其肆意欺罔,无所忌惮,遂罢。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三三、八五、一二七、一六○,《宋史》卷三八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65 【介绍】: 宋眉州丹棱人,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唐庚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分教潼川府。迁洋州通判,力争不增园户赋。改通判遂宁,赈济灾民,筑堤防水。召为光禄丞。改秘书郎。作《文思箴》以献,主张居安思危,以兵休兵。迁起居郎,劝帝收用西北人材。坐事出知邵、饶州,兴学、减租、捕盗,颇有政绩。召为宗正少卿,金兵入犯,屡上建议。兼给事中,迁中书舍人。孝宗即位,以疾外请,历知汉、江州。全宋诗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庚子。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民国《丹棱县志》卷六)。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二十七年,被劾狂诞,出知邵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七)。改饶州,移温州。三十一年,召为宗正少卿,迁中书舍人。孝宗即位,出知汉州,入张浚都督府参赞军事。符离失利,降两官,改充江淮宣抚使司参赞军事(《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三)。除知鼎州,改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有《遁庵文集》,已佚。《宋史》卷三八八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四三九五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庚子。绍兴五年登进士第,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绍兴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出知邵州、饶州、温州。三十一年召除宗正少卿。金人犯边,首建大臣节制江上之议,复除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孝宗嗣位,以疾请外,除敷文阁待制,历知汉州、鼎州、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赠左通奉大夫。见《宋史》卷三八八本传,《南宋馆阁录》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72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邦炎。早孤,事母孝。为文恢博有气。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知瑞安县,县俗强梗,难治,独抚以宽。以荐擢监察御史。孝宗初历右正言、左司谏,论时事颇多补益。疏言汤思退奸邪,张浚精忠。罢言职,以直敷文阁知建宁府,除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江东、浙西提刑。思退罢,召为宗正少卿,进给事中、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后为太子詹事,兼侍讲。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奉祠。在朝论谏纯正,多见嘉纳。光宗立,追谥献肃。全宋诗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知慈溪、瑞安县,衢州州学教授。三十一年,入为御史台检法官。擢监察御史。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右正言,迁左司谏。二年,出知建宁府,擢福建路转运副使,改提点江东路刑狱,移浙西路。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以宗正少卿召,累迁给事中。八年,致仕,卒,年六十五。有奏议、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晦庵集》卷九七《陈公行状》、《周文忠集》卷六六《陈公良翰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七有传。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绍兴五年进士及第,知瑞安县。累迁监察御史。孝宗立,除右正言,左司谏。知建宁府,福建转运副使,提点江东刑狱,移浙西。召为宗正少卿,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进给事中,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召为太子詹事,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宫。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朱文公文集》卷九七《敷文阁直学士陈公行状》,《周文忠公集》卷六六《陈公神道碑》。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九年(1139)任永兴军等路提点刑狱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