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27,分89页显示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9 60 61 62 下一页
杨相孙(字 敬在 号 艮翁 )
郭翼(字 羲仲、羲重 号 东郭生、野翁、详博 )
凌懋翁(字 师德 )
俞焯(字 元明 号 午翁、越来子 )
王嘉闾(字 景善、云升 号 竹梅翁 )
刘三吾( 如孙、昆 号 坦坦翁 字 坦甫、三吾 )
程保翁(字 宗茂 号 茂斋 )
李克家(字 肖翁 )
僧弘道(字 存翁 号 竺隐 沈 )
商企翁(字 继伯 )
释惠勤( 禅觉 号 懒翁、功夫选 普济尊者 名 元惠 牙 )
僧本诚(名 文诚 字 觉隐、道元、道原 号 辅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三隐 )
李舒(字 孟阳 号 戆翁 )
袁珙(世称 柳庄翁 字 廷玉 号 柳庄 )
其它辞典(续上)
赵嗣焕(字 仲华 号 梅南、意翁 )杨相孙(字 敬在 号 艮翁 )
郭翼(字 羲仲、羲重 号 东郭生、野翁、详博 )
凌懋翁(字 师德 )
俞焯(字 元明 号 午翁、越来子 )
王嘉闾(字 景善、云升 号 竹梅翁 )
刘三吾( 如孙、昆 号 坦坦翁 字 坦甫、三吾 )
程保翁(字 宗茂 号 茂斋 )
李克家(字 肖翁 )
僧弘道(字 存翁 号 竺隐 沈 )
商企翁(字 继伯 )
释惠勤( 禅觉 号 懒翁、功夫选 普济尊者 名 元惠 牙 )
僧本诚(名 文诚 字 觉隐、道元、道原 号 辅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三隐 )
李舒(字 孟阳 号 戆翁 )
袁珙(世称 柳庄翁 字 廷玉 号 柳庄 )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一
赵嗣焕(一二九六 — 一三六五),字仲华,号梅南,自号意翁。香山县(今珠海市斗门县)人。宋太祖御弟匡美十一世孙。理学名贤,以道学文章为世所仰。以伤宗国之亡,隐居不仕,浮游物外,隐居香山潮居里(今斗门赤坎村)。性爱竹,自筑一亭名意翁亭,遍植翠竹,额其亭曰“菉猗”。有《菉猗诗集》,已佚。清暴煜修乾隆刊本《香山县志》卷六有传。诗八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9—1368 【介绍】: 元泉州路晋江人,字敬在,号艮翁。从学于丘葵,笃志理学。历仙游、长泰二县教谕,迁兴化路学正,终漳州路学教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5—1364 【介绍】: 元昆山人,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易》。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上。老得训导官,与时忤,偃蹇以终。有《雪履斋笔记》、《林外野言》。元诗选
翼字羲仲,(一作重)昆山人。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易》。生平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能用,遂归耕娄上。老得训导官,竟与时忤,偃蹇以终。范阳卢熊公武题其墓曰「迁善先生」。羲仲自号「野翁」,又号「东郭生」,以东郭先生故事命其斋曰「雪履」。所著有《林外野言》杨维桢序其诗曰:今之诗合吾之论者,斤斤三四人,虞公集、李公孝光、陈公樵也。窃继其绪馀者,亦斤斤三四人,天台项炯、姑胥陈谦、永嘉郑东、昆山郭翼也。又曰:其诗精悍者在李商隐间,风流姿媚者,不在玉台下。按羲仲卒于至正二十四年,昆山朱圭《名迹志》载有卢熊所撰墓志可据。而钱宗伯牧斋《列朝诗集》谓羲仲洪武初徵授学官,度不能有所见,怏怏而卒。岂未见公武所撰墓志耶?牧翁考證,号为详博,而小传中疏缪如此类者颇多。余一一表而出之,非敢指摘前贤,窃恐贻误来学也。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羲仲,一作羲重,昆山人。官训导,自号野翁,又称东郭生。所著有林外野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湖州安吉人,字师德。凌时中子。泰定帝泰定二年进士。知连州,招谕诸洞,首领无不悦服。顺帝至正初考两浙乡试,号称得人。历官翰林学士,秘书监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太仓人,字元明,号午翁,一号越来子。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仙居县丞。顺帝至正间官德兴尹。有《诗词余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绍兴路馀姚人,字景善,晚号竹梅翁。顺帝至元六年荐授松江财赋提举,有能声,得代归。至正二十年擢绍兴路同知,不赴。方国珍欲官之,亦辞。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景善,一字云升,馀姚人。以荐除松江财赋提举。至正间,累迁广东道宣慰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3—? 【介绍】: 元明间湖广茶陵人,名如孙,以字行,自号坦坦翁。元末为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洪武十八年,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刊定各种礼制及三场取士法,主持纂修《省躬录》、《礼制集要》、《寰宇通志》等书,又删定《孟子节文》,太祖所撰书亦多使为序。三十年坐会试所取皆南方人,以老免死戍边。建文初召还,久之卒。有《坦斋文集》、《书传会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初名如孙,字坦甫,茶陵人。元末提靖江儒学。洪武中用荐除左赞善,升学士,坐累戍边。有坦坦斋集。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二
三吾名昆,更名如孙字三吾,以字行,茶陵人。元末提举靖江学。洪武中以荐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降国子博士,寻复学士。三十年主会试,坐罪戍边。永乐中卒。有《坦坦斋集》二卷。 (邓显鹤《沅湘耆旧集》:坦翁以文学显,诸家纪载有谓其以罪死于洪武时者。今按诗集《中得告致仕过长沙》诗,结语云:「八十还家能有几?当时昼锦亦堪誇。」知其优游故里,以老寿终,诸家所记皆不确矣。诗迅笔直书,不暇矜炼,虽时病粗豪,要有真气。至其凭吊故墟、感时书事诸作,悲凉沈郁,不减遗山。 田按:学士诗有佳句,殊少完篇。《哭伯兄存吾推官》云:「黄甲题名前进士,白头死难古宣州。」《湘中纪行》云:「流水石梁迷故宇,夕阳烟树出疏钟。」《与先复初州》判云:「欲涉湘江采蘅杜,美人遥隔暮云中。」《次蔡元礼过洞庭》云:「欲向黄陵怀帝子,鹧鸪啼处雨斑斑。」皆可诵也。)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宗茂,号茂斋,以字行。休宁星洲人,从学余复卿。至正末,与汪同协谋起兵禦寇。国初授婺源知州,升饶州知府。坐事免。所著诗文曰《茂斋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弘道,字存翁,号竺隐,桐乡密印寺僧。族姓沈,吴江人。洪武丙辰,住持杭州上天竺,注释《楞伽经》。后与楚石同被召入京,为僧录司左善世。辛未,告老,赐驿驰归。明年秋,跏趺而逝,世寿七十八岁。藏于天竺双桧峰云隐塔,独庵少师撰碑铭。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弘道,字竺隐,姓沈氏,吴江澄源里人也。幼而失恃,鞠于嫂氏。十年就外傅,日诵数千言,见人诵《法华经》历耳成诵。年十三,父命礼密印寺云屋慈为师,弱冠薙发,进受具戒,自此为学,孜孜靡懈。往见元叟端,复归密印。时庭生五竹,因以名轩,将藏脩焉。闻鲁山文公讲授有规矩,乃从学台宗疏钞诸书,罔不通贯。会我庵迁主上竺,诣之。我庵深言奖励,且曰“为我掌记”。未期月,入室请益曰:“前承指教,尝于净夜,试以平日所闻返照己心,圆具法界,念念即空、即假、即中,千界如一,事理无碍,若明日以此心对一切境、接一切佛,未免掉散昏沈,不能任运泯合,不知过在何处?”我庵厉声叱曰:“未在,去!”弘道汗流浃背,顿觉平日所闻所行,一切疑碍冰消,遂礼拜。我庵复谓之曰:“子善护持,他日教绪灰寒火冷之际,以此对扬明廷,重光末运可也。”明洪武初,我庵既寂,去从绝宗继。未几,秀之天岩耀退寂广福,请弘道自代,遂拈香嗣我庵。湖郡守请主慈感,无何,退于澄源溪上,六时礼大悲像,期生净土,为终焉之计。三年,诏天下高行僧道问鬼神事,弘道建议唯允。杭之灵山,兵后废败,众请弘道主之,乃偕其徒净珠,畚瓦砾、刜荆榛,重造光明忏堂。自元季之乱,期忏行法绝闻于时,至是行之,弘道之力也。初居五竹轩时,梦与大明照师同游灵竺,赋诗有出红尘户外德业至今存之句。照尝住此山,始悟所梦为有灵应。十年,大祖有旨,笺注《楞伽》诸经。弘道与全室具庵同注三经,颁行天下,御制竺隐说赐之。十五年,迁住上天竺,兼领杭郡都纲,寻转僧录司左善世。二十四年,以老告间,许之,时年七十七矣。退处长干,脩一行三昧,明年秋八月,梦观仁公请为学者讲《妙宗》,至三辈往生观文,忽示微病,顾其徒正谟等曰:“昔我祖法智尝为心境叵得故,染可观净,不碍缘生,想成相起,惟色惟心,故当处显现,吾所修念佛三昧以此为准则。今夕世缘当谢。”泊然而逝,洪武二十五年九月三十日也。世寿七十有八,僧腊五十有九。火馀,藏舍利于天竺双桧峰之麓,曰云隐塔。少师姚广孝为撰碑铭。弘道四坐道场,所至莫不兴修,惟灵竺忏堂,其功最钜。为都纲僧录,三宗诸山有所依怙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惠勤 懒翁 谥禅觉道号普济尊者 初名元惠。宁海府人。俗姓牙氏。具膳官令瑞之子。母郑氏。灵山郡人。郑梦见金色隼。飞来啄其头。忽坠卵。五彩烂然入怀中。因而有娠。以延祐庚申生。癸卯入九月山。遣内侍金仲孙请还。乙巳三月。诣阙乞退。始得宿愿。游龙门元寂诸山。丙午入金刚山。丁未秋住清平寺。其冬掜宝岩。以指空袈裟手书授师曰。治命也。己酉再入台山。庚戌春。司徒达睿。奉指空灵骨。来厝于桧岩。师礼师骨。因赴召。结夏广明寺。秋初还桧岩。九月即功夫选也。师所居室曰江月轩。丙辰五月。寂然而游。年五十七。法腊三十八。 玄陵在位之二十年庚戌。秋九月十日。召师入京。十六日就师所寓广明寺。大会两宗五教诸山衲子。试其所自得。号曰功夫选。上亲幸视为。师拈香毕。升法座。乃言曰。破却古今之窠臼。扫尽凡圣之踪由。割断衲子命根。抖擞众生疑网。操纵在握。变通在机。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其揆一也。在会诸德。请以实答。于是以次入对。曲躬流汗。皆曰未会。或理通而碍于事。或狂甚而夫于言。一句便退。上若不豫色。然幼庵修禅师后至。师历问三句三关。会罢还桧岩。 偶念指空三山两水之记。欲移锡桧岩。会以召赴是寺法会。得请居焉。师曰。先师指空。盖尝指画重营。而燬于兵。敢不继其志。乃谋于众。增广殿宇。工既告毕。丙辰四月。大设落成之会。台许以为。桧岩密迩京邑。士女往还。昼夜络绎。或至废业禁之。便于是有旨。移住营源寺。逼迫上道。师适疾作。舆出三门。至池边。自导舆者。从涅槃门出。大众咸疑。失声号哭。师唇曰。贤力努力。无以余故中辍也。吾行当止于骊兴耳。至汉江。谓护送官卓詹曰。吾疾剧。乞舟行溯流。七日方至骊兴。又谓卓曰。欲少留。俟病间即行。卓勉从之。寓神勒寺。五月十五日。卓又督行急。师曰。是不难。吾当逝矣。是日辰时。寂然而逝。郡人望见五色云盖山顶。既火之洗骨。无云而雨者。方数百步。得舍利一百五十五粒。祷之分为五百五十八。四众得之灰中。以自秘者。莫知其数。神光照耀。三日乃已。释达如。梦见龙盘绕台下。其状如马。及以丧舟还桧岩。无雨水涨。皆骊龙之助云。八月十五日。树浮屠于寺之北崖。顶骨舍利。厝于神勒寺。示其所终也。覆以石钟。戒其无敢讹也。事开于朝。 年甫冠。邻友亡。问诸父老曰。死何之。皆曰所不知也。中心痛悼。走入功德山。投了然师祝发。师曰。汝为何事出家。对以超三界利群生。且请开示。曰汝之来。此是何物耶。曰此能言能听者能来尔。但未知修进之术。曰吾亦如汝犹未之知。可往求之有馀师。至正甲申至桧岩。昼夜独坐。忽得开悟。寻师中国之志决矣。戊子三月至燕都。参指空。答问契合。十年庚寅正月。空集众下语。无能对者。师出众吐数语。三拜而出。空西天百八代祖也。是春南游江浙。秋八月参平山。山问。曾见何人。曰西天指空。日用千釰。山云。且置指空千釰。将汝一釰来。师以坐具提山。山倒在禅□□□贼煞我。师曰。吾釰也能杀人能活人。乃扶起。山以雪岩所传及庵衣拂子表信。辛卯春。抵宝陀洛迦山。拜观音。壬辰至伏龙山。参千岩。适集江湖千馀人选入室。岩问所自。师既答。岩云。父母未生前。从甚处来。师曰。今朝四月初二日。岩许之。是岁北还。再参指空。空授以法衣拂子梵书。于是游涉燕代山川。萧然一闲道人也。名闻于内。乙未秋。奉圣旨住大都广济寺。丙申十月望。设开堂法会。帝遣院使也先帖木儿。赐金烂袈裟币帛。皇太子。以金烂袈裟象牙拂子来锡。师受袈裟问众曰。湛然空寂。本无一物。粲兮烂兮。从何而出。众无对。徐曰。九重宫金口中。乃披。拈香祝圣升座。横按拄杖。下数语便下。戊戌春。辞指空。得授记东还。且行且止。随机说法。庚子入台山居焉。辛丑冬。上遣内詹事方节。迎入京。请说心要。赐满绣袈裟水精拂子。公主献玛琉拂子。太后亲施布施。请住神光寺。固辞。上曰。于法吾亦退矣。不得已即行。十一月。红贼蹂躏京畿。举国南徙。僧徒震惧请避贼。师曰。唯命是保。贼何能为。数日请益急。是夕梦一神人。面有黑志。俱衣冠作礼曰。众散贼必灭寺。愿固师志。明日至土地神。座视其貌。则梦所见也。贼果不至。 平生未尝习世俗文字。有请题咏。操茟立书。若不经意。理趣深远。晚好黑戏山水。逼道栦。呜呼。道既通。多能也宜哉(并李穑撰禅觉塔铭)。 懒翁。母梦见金色隼。飞来啄头。忽坠卵。五彩烂然。入怀中。因有娠(生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嘉兴语溪人,初名文诚,后名道元。字觉隐,号辅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尝主本觉寺。后寓吴下。喜山水,以诗自豪。又善画山水。有《凝始子集》。元诗选
本诚初名文诚,字道元,(一作原)后名道元,字觉隐,嘉禾语溪人。住兴圣禅寺,嗣法虚谷陵禅师。又主本觉寺,寓吴下佳山水间。居无常处,以诗自豪。与天隐至公、笑隐䜣公诗声相埒,呼为诗禅三隐。天隐先化去,师与笑隐洪武初尚在,有文集行世。道元喜诙谐,常与程渠南同食蕈,道元嘱赋,渠南应声云:「头子光光脚似丁,祗宜豆腐与波棱。释迦见了呵呵笑,煮煞许多行脚僧。」闻者绝倒。又善书,山水学巨然,翎毛竹石俱有洒脱之韵。自云吾尝以喜气写兰,以怒气写竹。每画毕,辄喜题跋其上。自称辅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或诡言「蜀畤坾公笔」云。槜李诗系·卷三十
本诚一作本成,又名文诚,字道原,号觉隐,崇德人。嗣法于陵虚谷,与天隐、笑隐友善,世号三隐。至正间,住嘉兴兴圣、本觉二寺。姚绶作记,称其善诗画,写竹有掀簸之态。有文集行世。至正七年,嘉禾城西有乌数千营巢于地,围八尺,崇五尺。未几,大盗弄兵海上,红巾继起。本诚著乌城志五百馀言,宋濂爱其文,删之以附集中。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初名文诚,字道原,后名道元,字觉隐,嘉禾人。主兴圣禅寺,又主本觉寺。洪武初示寂,有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洪州人,字孟阳,号戆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5—1410 【介绍】: 明庆元府鄞县人,字廷玉,号柳庄。袁圭弟。好学能诗。少从人习相术。洪武中,应燕王召至北平,相燕王称其意。成祖即位,拜太常寺丞。有《柳庄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廷玉,鄞人。以相术累拜太常丞有柳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