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0
词典
10
分类词汇
120
共130,分9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群众
群众心理
群众关系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群众团体
群众影响
群众运动
群众组织
人民群众
分类词汇
舆论界
众人
人民
下情
群情
《國語辭典》:
群众(群眾)
拼音:
qún zhòng
泛指社会上一般人。《荀子。劝学》:「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史记。卷二三。礼书》:「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
分類:
群众
众人
人
担任
民众
加入
领导
共产党
职务
共青团
组织
《国语辞典》:
群众心理(群众心理)
拼音:
qún zhòng xīn lǐ
群众在聚集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其特徵为较缺乏理性、情绪高涨且易受煽动。如:「群众心理很难掌握,所以群众运动有时容易失控。」
分类:
群众
聚集
产生
心理
理状
状态
特徵
缺乏
理性
情绪
高涨
煽动
《國語辭典》:
群众关系(群眾關係)
拼音:
qún zhòng guān xì
个人与群众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如:「他为人圆滑老练,群众关系建立得很好。」
分類:
个人
周围
相处
《漢語大詞典》:
群众观点(羣衆觀點)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具体表现为承认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无产阶级政党和每个革命者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置身于群众之中,和群众打成一片,随时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关心人民的痛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分類:
马克思
主义
观点
具体
体表
承认
人民群众
《國語辭典》:
群众路线(群眾路線)
拼音:
qún zhòng lù xiàn
一种政治手段。为争取个人或团体的利益,假手于群众,藉群众的力量以达成目的。如:「他专走群众路线,以达成个人的目的。」
分類:
无产阶级
政党
党同
同人
人民群众
建立
立正
正确
实现
领导
路线
《高级汉语词典》:
群众团体
拼音:
qún zhòng tuán tǐ
非国家政权性质的人民大众的各种组织、机构的总称
分类:
群众团体
《漢語大詞典》:
群众影响(羣衆影響)
指人们的言论或行为在群众中所造成的影响。
分類:
言论
群众
众中
造成
影响
《國語辭典》:
群众运动(群眾運動)
拼音:
qún zhòng yùn dòng
一群人基于特定诉求以集体行动的方式挑战或维护现有状态,通常也称为社会运动。参见「社会运动」条。
分類:
了达
政治
经济
广大
大人
人民群众
参加
《漢語大詞典》:
群众组织(羣衆組織)
代表群众利益,有广大群众参加的非政权性质的社会团体。包括工会、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等等。
分類:
群众组织
群众
众利
利益
广大
大群
参加
政权
性质
社会
团体
《漢語大詞典》:
人民群众(人民羣衆)
泛指民众。 瞿秋白
《赤都心史》
四十:“大剧院当开放于人民群众,不收券费。”
分類:
人民群众
民众
《国语辞典》:
舆论界(舆论界)
拼音:
yú lùn jiè
泛指社会上表达各种不同言论与意见的群众或团体。
分类:
社会
会上
上表
表达
言论
意见
群众
团体
《國語辭典》:
众人(眾人)
拼音:
zhòng rén
1.群众。《老子》第二○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不敢违拗,当下捺著姓苟的出了一半,其馀众户也派了,共二三两银子,写在纸上。」
2.平凡人、一般人。《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分類:
众人
大家
群众
范围
农业
生产者
《國語辭典》:
人民
拼音:
rén mín
1.泛指百姓。《孟子。尽心下》:「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何物强藩,诱致邻寇,荡摇我边疆,俘杀我人民。」
2.居住在一国家内具有应享权利与应尽义务的人。
分類:
人民
百姓
人类
平民
劳动
群众
主体
社会
成员
《國語辭典》:
下情
拼音:
xià qíng
1.民情。《管子。明法》:「夫国有四亡,令求不出谓之灭,出而道留谓之拥,下情求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汉书。卷八。宣帝纪》:「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
2.对尊者表白时,称自己的情况或心情的谦辞。《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临表悚战,犹惧未允,不任下情云云。」《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而臣顿有二处住止,下情所窃未安。」
分類:
下情
谦词
屈服
歉意
顺从
自己
群众
迎合
心情
奉承
情况
心意
《國語辭典》:
群情
拼音:
qún qíng
群众的情绪。亦可指民意。如:「这批泯灭人性的歹徒作恶多端,引发群情激愤。」
分類:
群众
情绪
民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