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0
词典
10
分类词汇
120
共120,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群情激愤
群众心理
公益事业
众怒如水火
型录式广告
第一手资料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言论自由
万头攒动
振臂高呼
载道怨声
造言惑众
怨声满道
怨声盈路
怨声载路
《国语辞典》:
群情激愤(群情激愤)
拼音:
qún qíng jī fèn
形容群众的情绪激动愤慨。如:「当年日本窜改历史的事情传开来,海内外中国人莫不群情激愤,同声谴责。」
分类:
群众
情绪
激动
愤慨
《国语辞典》:
群众心理(群众心理)
拼音:
qún zhòng xīn lǐ
群众在聚集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其特徵为较缺乏理性、情绪高涨且易受煽动。如:「群众心理很难掌握,所以群众运动有时容易失控。」
分类:
群众
聚集
产生
心理
理状
状态
特徵
缺乏
理性
情绪
高涨
煽动
《国语辞典》:
公益事业(公益事业)
拼音:
gōng yì shì yè
民间机构为了促进群众或社会团体利益而提供的各种非营利服务。
分类:
公益事业
民间
机构
促进
群众
社会
团体
利益
提供
营利
服务
《国语辞典》:
众怒如水火(众怒如水火)
拼音:
zhòng nù rú shuǐ huǒ
群众的愤怒如同水火一般的厉害。《左传。昭公十三年》:「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史记。卷四○。楚世家》:「君蚤自图,无取辱焉。众怒如水火,不可救也。」
分类:
群众
愤怒
如同
水火
厉害
《国语辞典》:
型录式广告(型录式广告)
拼音:
xíng lù shì guǎng gào
广告主为传达某种广告讯息,向广大群众所投寄的直接邮件。为英语direct mail的意译。往往包括商品目录、产品说明书等。英文简称为DM。也称为「直接信函」。
分类:
广告
传达
讯息
广大
大群
群众
投寄
直接
邮件
英文
《国语辞典》:
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
拼音:
dì yī shǒu zī liào
最原始的资料。亲自调查、实践或群众直接反应得来的材料。
分类:
原始
资料
亲自
调查
实践
群众
直接
反应
应得
得来
材料
《国语辞典》: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拼音:
shé wú tóu ér bù xíng,niǎo wú chì ér bù fēi
(谚语)比喻群众失去首领,即不能有所行动。《水浒传》第六○回:「当晚二更时分,天色微明,十五个头领,都在寨中纳闷。正是: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嗟咨叹惜,进退无措。」《西游记》第七七回:「那城里一个小妖儿也没有了。正是『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他见佛祖收了妖王,各自逃生而去。」
分类:
谚语
群众
失去
首领
能有
行动
《国语辞典》:
言论自由(言论自由)
拼音:
yán lùn zì yóu
人民在群众集会或大庭广众间有发表演说或参加讨论问题的权利。《老残游记》第六回:「又见那老鸦有一阵刮刮的叫了几声,彷佛他不是号寒啼饥,却是为有言论自由的乐趣,来骄这曹州府百姓似的。」
分类:
人民
群众
集会
大庭广众
间有
发表
表演
演说
参加
讨论
论问
问题
权利
《国语辞典》:
万头攒动(万头攒动)
拼音:
wàn tóu cuán dòng
形容群众聚集的景象。如:「为了争睹巨星的丰采,会场内外万头攒动,挤个水泄不通。」
分类:
群众
聚集
景象
《国语辞典》:
振臂高呼
拼音:
zhèn bì gāo hū
挥臂高声呐喊,以振奋人心,号召群众。如:「此时,我们需要有人起来振臂高呼,领导大众团结一致。」
分类:
高声
呐喊
号召
群众
《国语辞典》:
载道怨声(载道怨声)
拼音:
zài dào yuàn shēng
到处充满了怨恨的声音。形容群众普遍怨恨、不满。也作「怨声满道」。
分类:
到处
充满
怨恨
声音
群众
普遍
不满
《国语辞典》:
造言惑众(造言惑众)
拼音:
zào yán huò zhòng
制造谣言,迷惑群众。《扫迷帚》第一○回:「老兄六尺须眉,何苦同妇人女子一般识见,造言惑众,说得天花乱坠,凿凿有据呢!」也作「造谣惑众」。
分类:
制造
造谣
谣言
迷惑
群众
《国语辞典》:
怨声满道(怨声满道)
拼音:
yuàn shēng mǎn dào
到处充满了怨恨的声音。形容群众普遍怨恨、不满。《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也作「载道怨声」、「怨声载道」、「怨声载路」、「怨声盈路」。
分类:
到处
充满
怨恨
声音
群众
普遍
不满
《国语辞典》:
怨声盈路(怨声盈路)
拼音:
yuàn shēng yíng lù
到处充满了怨恨的声音。形容群众普遍怨恨、不满。《魏书。卷八三。外戚传下。高肇传》:「肇既当衡轴,每事任己,本无学识,动违礼度,好改先朝旧制,出情妄作,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矣。」也作「怨声满道」。
分类:
到处
充满
怨恨
声音
群众
普遍
不满
《国语辞典》:
怨声载路(怨声载路)
拼音:
yuàn shēng zài lù
到处充满了怨恨的声音。形容群众普遍怨恨、不满。《旧唐书。卷一○一。张廷圭传》:「州县徵输,星火逼迫,或谋计靡所,或鬻卖以充,怨声载路,和气未洽。」也作「怨声满道」。
分类:
到处
充满
怨恨
声音
群众
普遍
不满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