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署
(1).宫廷内府。后汉书·宦者传·吕强:“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货。” 李贤 注:“中署,内署也。”
(2).指厅堂。 唐 白行简 《三梦记》:“羣女旋进,金石丝竹鏗鏘,震响中署。”
《漢語大詞典》:荒署
对所在衙署的谦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就请下榻荒署,共议军情。” 清 恽敬 《与李守斋书》:“得閒可来荒署,作十日游, 敬 亦将示以所得也。”
《漢語大詞典》:陵署
典守天子陵园的官署。新唐书·礼乐志四:“二十年詔: 建初 、 启运 、 兴寧 、 永康陵 ,岁四时、八节,所司与陵署具食进……陵司旧曰署,十三载改 献 、 昭 、 乾 、 定 、 桥 五陵署为臺,令为臺令,陞旧一阶,是后诸署皆称臺。”
《漢語大詞典》:节署(節署)
官署;官衙。 清 冯桂芬 《重刻段氏〈说文解字注〉序》:“ 朱氏 筠 视学吾 皖 ,梓旧本説文於节署,其书乃大显。”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 粤东 大乱,西人入居节署及民廛,文武官避居 佛山镇 。”
分類:官署官衙
《骈字类编》:龙署(龙署)
隋书百官志左龙署有左龙局右龙署有右龙局
《漢語大詞典》:卿署
九卿的官署。后汉书·宦者传序:“改以金璫右貂,兼领卿署之职。”
分類:九卿官署
《国语辞典》:署长(署长)  拼音:shǔ zhǎng
中央政府组织中,以署为单位名称的最高首长。如:「卫生署署长」、「环保署署长」。
《漢語大詞典》:宫署
宫禁中的衙署。 唐 白居易 《酬令狐留守尚书见赠十韵》:“ 嵩 少 当宫署, 伊 瀍 入禁渠。”
《漢語大詞典》:联署(聯署)
联合署名。新唐书·源乾曜传:“居中未尝廷议可否事,晚节唯唯联署,务为宽平惇大。”新唐书·归登传:“故同列有所諫正,輒联署,无所回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此后通判制逐渐成为普遍全国的定制,各州行文,必须知州和通判联署。”参见“ 连署 ”。
分類:联合署名
《國語辭典》:连署(連署)  拼音:lián shù
两人以上在同一份契约或文件上联合签名,以示共同负责。《北史。卷八三。文苑列传。颜之推》:「崔季舒等将谏也,之推取急还宅,故不连署。及召集谏人,之推亦被唤入,勘无名,得免。」
《漢語大詞典》:署额(署額)
题字於碑额。新唐书·李适之传:“自是水不能患,刻石著功,詔 永王 璘 书,皇太子 瑛 署额。”
分類:题字碑额
《漢語大詞典》:参署(參署)
谓为官。多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参军掾属教》:“前参军 董幼宰 ,每言輒尽,数有諫益……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未有忠於国如 幼宰 者。”
《漢語大詞典》:医署(醫署)
古代掌医药的官署。《魏书·世宗纪》:“严敕医署,分师疗治,考其能否,而行赏罚。”
《漢語大詞典》:印署
谓盖印签押。新唐书·嗣曹王皋传:“以物遗人,必自视衡量,库帛皆印署,以杜吏谩。”金史·宣宗纪中:“请令本路为製誥勅,类赴朝廷,以求印署。”《元典章·圣政一·抚军士》:“死者给烧埋中统钞二十五两,据该州县凭准管军官印署公文,於本处课程钱内随即支付。”
分類:盖印签押
《漢語大詞典》:押署
签名;画押。法书要录卷四引 唐 韦述 《叙书录》:“ 元悌 等又割去前代名贤押署之跡,惟以己之名氏代焉。”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写毕,令以 汉阳 之名押之。展向前,见数首皆有人名押署,有名 仲方 者,有名 巫 者,有名 朝阳 者,而不见其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计定,令 二商 押署券尾,付直而去。”
分類:签名画押
《漢語大詞典》:局署
官署。宋史·食货志下七:“ 太平兴国 初,京西转运使 程能 请之,所在置官吏局署,取民租米麦给酿。”
分類: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