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8,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罪苦
三罪
罪孽
罪戮
首罪
取罪
蔽罪
罹罪
引罪
疑罪
罪法
罪瑕
罪己诏
罪因
罪障
《漢語大詞典》:罪苦
佛教语。犹苦难。谓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唐 白居易 《与济法师书》:“《法华经戒》云:若但讚佛乘,众生没在罪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如此,非独虑説者不能救病,亦惧闻者不信,没入罪苦也。”
《骈字类编》:三罪
左传步毅御晋厉公栾针为右栾范以其族夹公行公陷于淖栾书将载晋侯针曰书退国有大任焉得专之且侵官冒也失官慢也离局奸也有三罪焉不可犯也乃掀公以出于淖
又三罪而民服注三罪颠颉祁瞒舟之侨
又见两牡下
《國語辭典》:罪孽  拼音:zuì niè
罪恶、过失。《红楼梦》第四回:「他自己叹道:『我今日罪孽可满了。』」《老残游记》第九回:「甚则说崇奉他的教,就一切罪孽消灭。」也称为「罪过儿」。
《漢語大詞典》:罪戮
罪诛。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先主 大怒,将加罪戮。”北史·高聪传:“及 皓 见罪戮, 聪 以为死之晚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此鄙人之所以冒天下之非笑,忘其身之陷於罪戮,呶呶其言,其不容已者也。”
《漢語大詞典》:首罪
罪行最重者。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赫然下明詔,首罪诛共吺。”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而愚且见陈言之以邀功为多事也,挑衅为速祸也,孤注为首罪也,又谁为任之者乎?”
自首认罪。三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 太祖 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 济州 贼 魏捷 ……自陈为恶党所胁制,愿首罪效力。”
《高级汉语词典》:取罪
自我罪责
《漢語大詞典》:蔽罪
判罪。左传·昭公十四年:“ 晋 邢侯 与 雍子 争 鄐 田……罪在 雍子 , 雍子 纳其女於 叔鱼 , 叔鱼 蔽罪 邢侯 。”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命公作廷尉,惟刑之恤,旁施四方,惟明折狱,蔽罪於宪之中。” 清 恽敬 《与秦筠谷书》:“ 刘于宋 之案,官吏役皆欲蔽罪此人,其罪惟 敬 一人知之,而不能白之,真可耻。”
分類:判罪
《漢語大詞典》:罹罪
遭受罪罚。 汉 贾谊 新书·修政语上:“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公干 以失敬罹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当日以妾罹罪,心实不忍。” 杨沫 《东方欲晓》十九:“生逢乱世,庶民罹罪,我也只好苟且偷生吧!”
《漢語大詞典》:引罪
承认罪过。南史·宋纪上·武帝上:“ 昶 乃表天子,引罪,仰药而死。” 宋 苏轼 《陈公弼传》:“遂自引罪坐废。”清史稿·后妃传·孝惠章皇后:“上令至太庙、奉先殿瞻礼 高皇后 、 文皇后 神位,大学士等引罪。” 茅盾 《追求》五:“ 曼青 移前一步,很引罪似的轻轻地答着。”
《漢語大詞典》:疑罪
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后汉书·鲁恭传》:“小吏不与国同心者,率入十一月得死罪贼,不问曲直,便即格杀,虽有疑罪,不復讞正。”《魏书·刑罚志》:“ 汉武 时,始启 河 右四郡,议诸疑罪而謫徙之。” 唐 虞世南 《赋得慎罚》:“政宽思济猛,疑罪必从轻。”
《漢語大詞典》:罪法
罪罚。《后汉书·百官志一》:“决曹主罪法事。”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司理:“ 汉 公府有决曹掾,主罪法事。”
分類:罪罚
《漢語大詞典》:罪瑕
罪愆。 前蜀 杜光庭 《亲随为大王修九曜醮词》:“伏惟至圣,俯鉴丹襟,赦已往之罪瑕,解将来之厄会。” 前蜀 杜光庭 《洋州宗夔令公本命醮词》:“荡涤罪瑕,解除寃债。”
分類:罪愆
《國語辭典》:罪己诏(罪己詔)  拼音:zuì jǐ zhào
帝王下诏自责。唐。白居易〈贺雨〉诗:「遂下罪己诏,殷勤制万邦。」
《國語辭典》:罪因  拼音:zuì yīn
罪恶的因由、开端。南朝梁。武帝 断酒肉文:「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此事与外道见同,而有不及。」
《國語辭典》:罪障  拼音:zuì zhàng
佛教上指罪恶。因其为善果的障碍,故称为「罪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