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8,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罪疾
悔罪
治罪
释罪
赦罪
前罪
讨罪
致罪
本罪
罪谪
轻罪
罪累
声罪
一罪
见罪
《漢語大詞典》:罪疾
(1).灾祸。书·盘庚中:“ 高后 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 宋 苏辙 《书论》:“汝罔暨余同心,我先后将降汝罪疾。”
(2).邪恶的罪人。 唐 元稹 《授崔稜尚书户部侍郎制》:“熏剔幽妖,擒灭罪疾。”
《漢語大詞典》:悔罪
悔恨自己的罪过。 唐 欧阳詹 《南涧寺上方石像诗》:“可以礼足而悔罪,寄影以安乐。”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你奏章中全无悔罪之言,多是自夸之语。”清史稿·诸王传一·尚善:“圣朝宽大,如输诚悔罪,应许自新,毋蹈 公孙述 、 彭宠 故辙,赤族湛身,为世大僇。” 峻青 《海啸》第四章:“这假 彭连长 又连连地点头哈腰,装出一副悔罪的样子。”
《國語辭典》:治罪  拼音:zhì zuì
根据法律惩治罪犯,给犯罪的人应得的惩罚。《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收付廷尉,法狱治罪。」《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捉回冯君瑞,交与地方官,究出起衅情由,再行治罪!」
《漢語大詞典》:释罪(釋罪)
赦免罪行。战国策·魏策四:“ 信陵君 闻 缩高 死,素服縞素辟舍,使使者谢 安陵君 曰:‘ 无忌 ,小人也,困於思虑,失言於君,敢再拜释罪。’” 明 罗日褧 咸宾录·南夷志二·南中诸夷:“会有 江西 人 周宾五 者逋 猛密 ,因为 曩罕弄 计,遣人齎金宝赂政府求释罪,且请授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姊妹易嫁:“后店主人以人命事逮繫囹圄,公为力解释罪。”
《國語辭典》:赦罪  拼音:shè zuì
免除刑罪。《三国演义》第一三回:「三处军闻天子赦罪赐官,如何不来?」《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又有极大的法船,照依佛家中元地狱赦罪之说,超度这些孤魂升天。」
《骈字类编》:前罪
史记晋世家怀公故大臣吕省郤芮本不附文公文公立恐诛乃欲与其徒谋烧公宫杀文公文公不知始尝欲杀文公宦者履鞮知其谋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见文公文公不见
《漢語大詞典》:讨罪(討罪)
讨伐罪人。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唐 符载 《为刘尚书祭王员外文》:“因得讨罪,诛其不义。”
《漢語大詞典》:致罪
构成其罪;获罪。国语·晋语二:“吾不忘也,抑未有以致罪焉。”辽史·李澣传:“ 澣 本非负恩,以母年八十,急於省覲致罪。”
《漢語大詞典》:本罪
(1).原来的刑罚。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令天下繫囚自殊死已下及徒各减本罪一等,其餘赎罪输作各有差。”
(2).本人罪行。《唐律·名例·共犯罪本罪别》:“诸共犯罪而本罪别者,虽相因为首从,其罪各依本律首从论。” 长孙无忌 等疏议:“虽是共犯,而本罪各别。”
《漢語大詞典》:罪谪(罪謫)
古代官吏因罪降调或流放。明史·职官志一:“以跟捕、纪録、开户、给除、停勾之法,覈其召募、垜集、罪謫、改调营丁尺籍之数。”
分類:官吏流放
《漢語大詞典》:轻罪
比重罪为轻的罪行,特指未被判死刑而监禁在国家监狱的罪犯
尤指不可能成为起诉理由的罪行。例如:有轻罪的经历。
《漢語大詞典》:罪累
犹罪过。后汉书·邓骘传:“终不敢横受爵土,以增罪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昭洗罪累,免负恶名。”
分類:罪过
《韵府拾遗 贿韵》:声罪(声罪)
春秋胡传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
《骈字类编》:一罪
汉书韩王信传十一年春信与胡骑入居参合汉使柴将军击之遗信书曰陛下宽仁诸侯虽有叛亡而后归辄复故位号不诛也大王所知今王以败亡走胡非有大罪急自归信报曰陛下擢仆闾巷南面称孤此仆之幸也荥阳之事仆不能死囚于项籍此一罪也寇攻马邑仆不能坚守以城降之此二罪也今为反寇将兵与将军争一旦之命此三罪也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仆有三罪而欲求活此伍子胥所以偾于吴世也
《國語辭典》:见罪(見罪)  拼音:jiàn zuì
1.得罪别人。如:「他为人鲁莽,所以常见罪别人。」
2.被人责怪。如:「见罪于父兄。」《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李严因军粮不济,怕丞相见罪,故发书取回,却又妄奏天子,遮饰己过。」
分類:责怪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