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抢夺罪(抢夺罪)  拼音:qiǎng duó zuì
明知没有取得的权利,却趁人不备,不及抗拒下,公然掠夺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国语辞典》:窃占罪(窃占罪)  拼音:qiè zhàn zuì
法律上指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的利益,而窃占他人的不动产者。
《国语辞典》:侵占罪  拼音:qīn zhàn zuì
指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之不法所有,于自己持有他人之物时,将原本的持有意思转化为所有意思,自居于所有权人的地位,利用持有物,即构成侵占罪。例如将自己保管的他人财物据为己有。
《国语辞典》:亲告罪(亲告罪)  拼音:qīn gào zuì
法律上指必须由被害人提出告发,始能提起公诉的犯罪。如强奸罪。
《漢語大詞典》:腐罪
应受腐刑之罪。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 乃进 嫪毐 ,诈令人以腐罪告之。”
分類:腐刑
《漢語大詞典》:负荆谢罪(負荆謝罪)
见“ 负荆请罪 ”。
《國語辭典》:负荆请罪(負荊請罪)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相如为社稷著想,每每退让。廉颇得知后深觉自己无知,乃袒衣露肉,背负荆条,随宾客到蔺相如居所谢罪。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世用来形容向对方承认错,请求责罚和原谅。《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传二。钱镠传》:「敢不投杖责躬,负荆请罪。」
《國語辭典》:负荆请罪(負荊請罪)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相如为社稷著想,每每退让。廉颇得知后深觉自己无知,乃袒衣露肉,背负荆条,随宾客到蔺相如居所谢罪。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世用来形容向对方承认错,请求责罚和原谅。《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传二。钱镠传》:「敢不投杖责躬,负荆请罪。」
《漢語大詞典》:负罪引慝(負罪引慝)
谓引咎自责。书·大禹谟:“﹝ 舜 ﹞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 蔡沈 集传:“负罪,自负其罪,不敢以为父母之罪;引慝,自引其慝,不敢以为父母之慝也。”宋史·道学传三·朱熹:“若夫过宫之计,则臣又愿陛下下詔自责,减省舆卫,入宫之后,暂变服色,如 唐肃宗 之改服紫袍、执控马前者,以伸负罪引慝之诚。”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负罪引慝,思古无訧,际人伦之穷者,何厚於自责也?”
分類:引咎自责
《國語辭典》:奉辞伐罪(奉辭伐罪)  拼音:fèng cí fā zuì
奉持谴责的言语,以讨伐有罪的国或人。《国语。郑语》:「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南史。卷四。齐高帝本纪》:「公奉辞伐罪,戒旦晨征。」
分類:严正有罪
《漢語大詞典》:宫罪
即宫刑。周礼·秋官·司刑:“掌五刑之灋,以丽万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
分類:宫刑
《漢語大詞典》:共同犯罪
简称“共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必须对某一犯罪有同一的故意和围绕同一目的互相配合的行为。比单个人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按组织情况不同,分为结伙和犯罪集团。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的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四类,并规定按照他们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分别处罚。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高级汉语词典》:堕罪
降罪
《高级汉语词典》:二茬罪  拼音:èr chá zuì
再次受罪
《漢語大詞典》:锻罪(鍛罪)
陷人于罪。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又如 子产 铸刑书,只是禁人犯法,流到后来,奸胥舞文,酷吏锻罪。”
《漢語大詞典》:渎职罪
在我国,指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