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罪门(罪門)
佛教语。指遭受苦难和造作罪恶的开始处。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在家从恶》:“恩爱一缚著,牵人入罪门。”
《漢語大詞典》:罪脑(罪腦)
罪首。朱子语类卷八三:“如《公羊》説 宣公 却是 宋 之罪脑。”
《國語辭典》:罪逆深重  拼音:zuì nì shēn zhòng
罪孽严重。宋。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也作「罪孽深重」、「罪恶深重」、「罪业深重」。
《國語辭典》:罪孽深重  拼音:zuì niè shēn zhòng
罪恶极重。清。洪升《长生殿》第二五出:「罪孽深重,罪孽深重,望我佛度脱咱。」也作「罪逆深重」。
《國語辭典》:罪大恶极(罪大惡極)  拼音:zuì dà è jí
罪恶深重,达于极点。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五:「矧如桧者,密奉虏谋,胁君误国,罪大恶极。」《隋唐演义》第九一回:「杨国忠召乱起衅,罪大恶极,人人痛恨。」
《漢語大詞典》:罪俳
责难嘲弄。 唐 柳宗元 《与杨诲之书》:“足下所持 韩生 《毛颖传》来,僕甚奇其书,恐世人非之,今作数百言,知前圣不必罪俳也。”
分類:责难嘲弄
《漢語大詞典》:罪不胜诛(罪不勝誅)
犹言罪不容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鼎甲同为庶常:“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
《國語辭典》:罪不容诛(罪不容誅)  拼音:zuì bù róng zhū
判处死刑还抵偿不了所犯罪行。比喻罪大恶极。《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事有不允,罪不容诛。」《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王某上负天子,下负百姓,罪不容诛,九泉之下,何面目见唐子方诸公乎?」
《国语辞典》:暴力犯罪  拼音:bào lì fàn zuì
使用暴力手段侵犯他人,且违反社会常规的犯罪行为。包含攻击他人或动物、破坏财物、诈欺或偷窃。
《国语辞典》:白领犯罪(白领犯罪)  拼音:bái lǐng fàn zuì
根据社会学者苏哲兰(Edwin Sutherland)的定义,系指高社经地位者运用智力与专业知识,在其从事其专业工作范围下,进行的非暴力违法行为。早期以诈欺或贿赂最常见,目前广泛包括政治贿赂、内线交易、洗钱、变造资产、伪造文书、违反智慧财产权、网路犯罪等。也称为「白领阶级犯罪」。
分类:社会学
《国语辞典》:并赃治罪(并赃治罪)  拼音:bìng zāng zhì zuì
将强盗所得或官员受贿之财归并起来统计其数而定罪。
《国语辞典》:诈欺罪(诈欺罪)  拼音:zhà qī zuì
企图为自己或第三人获取不法所有,用诈术让别人将自己或他人的财物利益交出,而获得了财产上不法利益,即犯了「诈欺罪」。可分普通诈欺罪、准诈欺罪。
《国语辞典》:赃物罪(赃物罪)  拼音:zāng wù zuì
因收受、搬运、寄藏、故买或媒介赃物所触犯的罪刑。
《国语辞典》:遗弃罪(遗弃罪)  拼音:yí qì zuì
法律上指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安全的罪。分为普通和特别遗弃罪:普通遗弃罪是指遗弃本身无法维持生存能力的人而犯的罪;特别遗弃罪是对于无自救能力的人,依法令或契约应扶助、养育或保护而遗弃之,或是不为其生存所必要的扶助、养育、保护者,则构成本罪。
《国语辞典》:罪恶感(罪恶感)  拼音:zuì è gǎn
个人在实际行为上或想像中,因有违家庭、宗教或社会规范,引发内心谴责而感到愧疚难安的一种主观意识经验。
《国语辞典》:罪与罚(罪与罚)  拼音:zuì yǔ fá
书名。俄国作家杜思妥也夫斯基所写的长篇小说。叙述一名大学生因愤恨社会之不平,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妇人,事后精神痛苦不堪,后受其女友启悟而自首,遂流放西伯利亚。书中对人性心理变幻有动人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