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问罪之师(問罪之師)  拼音:wèn zuì zhī shī
称讨伐犯错者的队伍或前来责难的人。《旧唐书。卷六九。侯君集传》:「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聊斋志异。卷一○。葛巾》:「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心渐宁贴。」
《國語辭典》:死有馀罪(死有餘罪)  拼音:sǐ yǒu yú zuì
罪大恶极,虽死也难以抵罪。《汉书。卷七一。平当传》:「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馀罪。」《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臣待罪外镇,不能宣国威灵,到车驾蒙尘,生灵涂炭,死有馀罪。」也作「死有馀僇」、「死有馀辜」。
《漢語大詞典》:讼罪(訟罪)
解辩罪过。汉书·赵广汉传:“ 广汉 使 长安 丞按 贤 ,尉史 禹 故劾 贤 为骑士屯 霸上 ,不诣屯所,乏军兴。 贤 父上书讼罪,告 广汉 ,事下有司覆治。”
分類:罪过
《国语辞典》:滔天之罪  拼音:tāo tiān zhī zuì
滔天,漫天。滔天之罪形容所犯的罪恶极大。宋。苏轼〈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稍正滔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明。罗贯中《风云会》第四折:「据著你外作禽荒,内贪淫欲,滔天之罪,理合法更凌迟。」
《國語辭典》: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拼音: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语本《诗经。大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指提意见的人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缺点也可以引为警戒。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
《國語辭典》:洋罪  拼音:yáng zuì
特别的痛苦、难过。
分類:特别痛苦
《漢語大詞典》:一人作罪一人当(一人作罪一人當)
见“ 一身做事一身当 ”。
《漢語大詞典》:一身做事一身当(一身做事一身當)
俗谚。谓自己做事(有时指犯罪),自己承担责任。 明 明月榭主人 《钗钏记·后审》:“ 皇甫 兄,你一身做事一身当,怎么扳扯小弟在裡头介?”《说岳全传》第七一回:“菩萨道:‘一身做事一身当’,怎么代得?”《荡寇志》第八七回:“大丈夫一身做事一身当,岂肯连累别人。”亦作“ 一人作罪一人当 ”。红楼梦第五五回:“你是个最明白的人,俗语説:‘一人作罪一人当’,我们并不敢欺蔽主子。”后多作“一人做事一人当”。 邓友梅 《别了,濑户内海!》:“一人作事一人当,决不连累你们,我索性杀了 大牙 ,去自首去。” 朱崇山 《脚印上的血》:“一人做事一人当,你纠缠着我爷爷干什么?”
《漢語大詞典》:闲罪(閒罪)
嫌疑的罪犯。国语·齐语:“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鞼盾一戟,小罪讁以金分,宥閒罪。” 韦昭 注:“閒罪,刑罚之疑者。”国语·晋语七:“毕故刑,赦囚繫,宥閒罪,荐积德。”
分類:嫌疑罪犯
《漢語大詞典》:徙善远罪(徙善遠罪)
趋向善良,远离罪恶。大戴礼记·礼察:“贵絶恶於未萌,而起敬於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漢語大詞典》:纤罪(纖罪)
微小的罪过。后汉书·荀淑传:“其支党宾客有在二郡者,纤罪必诛。”
分類:微小罪过
《國語辭典》:下车泣罪(下車泣罪)  拼音:xià chē qì zuì
夏禹路上看见罪人,下车诣问并为罪犯的罪行自责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一。君道》。后以喻圣者施政心怀仁慈。《梁书。卷三三。王僧孺传》:「幸圣主留善贷之德,纡好生之施,解网祝禽,下车泣罪。」
分類:为政宽仁
《國語辭典》:兴师问罪(興師問罪)  拼音:xīng shī wèn zuì
出兵讨伐有罪的人。后亦指宣布他人罪状,严加谴责。《元史。卷一四九。郭宝玉传》:「宋人羁留我使,宜兴师问罪。」《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今幸将军兴师问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来降。」也作「兴师见罪」。
《国语辞典》:涅槃罪度  拼音:niè pán zuì dù
入空门,化解前生罪业。《西游记》第二七回:「自从涅槃罪度,削发秉正沙门,跟你做了徒弟,把这个『金箍儿』勒在我头上,若回去,却也难见故乡人。」
《国语辞典》:七大死罪  拼音:qī dà sǐ zuì
自中世纪神学观点而论,指七种世俗罪:骄傲、嫉妒、愤怒、怠惰、贪财、贪吃及好色。是撒旦地位自天使堕落为魔鬼的原因,也是世人被判下地狱的罪状。
《国语辞典》:弥天大罪(弥天大罪)  拼音:mí tiān dà zuì
所犯的罪,与天一样的大。比喻极大的罪过。《情变》第五回:「他家两房只有这一子,任是犯了弥天大罪,何至于把他撵出大门。」也作「迷天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