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4
词典
1
分类词汇
62
佛典
1
共64,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开脱
凿空投隙
诬栽
谳定
以大恶细
毛举缕析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外役监狱
连续犯
扣黑锅
牵连犯
諽讦
大帽子
辟杀
深文巧诋
《國語辭典》:
开脱(開脫)
拼音:
kāi tuō
设法解脱罪名。《老残游记》第一六回:「先送一千两银子,说你们这一案叫我设法儿开脱。」《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你是个死囚,大老爷要开脱你,也全亏我在旁边说几句好话。」
分類:
开脱
解除
宽宥
推卸
赦免
罪名
对过
过失
责任
《漢語大詞典》:
凿空投隙(鑿空投隙)
谓寻找时机、捏造罪名。
《
新唐书·酷吏传序
》
:“推劾之吏,以嶮责痛詆为功,凿空投隙,相矜以残。”
分類:
寻找
时机
捏造
造罪
罪名
《漢語大詞典》:
诬栽(誣栽)
捏造事实硬给别人安上罪名。 鲁迅
《三闲集·通信》
:“不过先生和我素昧平生,想来决不至于诬栽我,所以我再从别一面来想一想。”
分類:
捏造
造事
事实
人安
安上
罪名
《漢語大詞典》:
谳定(讞定)
判定罪名。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眼中钉”》
:“大抵被批评者总爱把‘攻击’这个字样去谳定批评家。”
分類:
判定
定罪
罪名
《漢語大詞典》:
以大恶细(以大惡細)
用大的罪名来责备人微小的过失。 汉
王充
《
论衡·问孔
》
:“ 宰我 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 予 ,予何诛!’是恶 宰予 之昼寝。问曰:昼寝之恶也,小恶也;朽木粪土,败毁不可復成之物,大恶也。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使 宰我 性不善,如朽木粪土,不宜得入 孔子 之门…… 孔子 作
《
春秋
》
,不贬小以大;其非 宰予 也,以大恶细,文语相违,服人如何?”
分類:
用大
罪名
责备
微小
过失
《国语辞典》:
毛举缕析(毛举缕析)
拼音:
máo jǔ lǚ xī
琐碎列举、详细分析。宋。张孝祥〈乞改正迁谪士大夫罪名劄子〉:「士大夫稍自振厉,不肯阿附,或小有违忤,则罗致之狱,毛举缕析,旁逮知旧,惧其不能废锢,必以赃私罪污之。」
分类:
琐碎
列举
详细
分析
改正
迁谪
士大夫
罪名
劄子
《国语辞典》: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拼音:
ná zéi yào zāng,ná jiān yào shuāng
捉贼要捉赃,捉奸要成双。形容定人罪名必须有实證。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你晓得拿贼要赃,拿奸要双,如今那匾金环子在谁收著?」
分类:
捉奸
成双
定人
罪名
必须
《国语辞典》:
外役监狱(外役监狱)
拼音:
wài yì jiān yù
以收容经遴选某些特定罪名而无逃亡之虞的受刑人,施以自治式管理及从事农作、公共建设及经济开发为主的专业监狱。
分类:
收容
遴选
定罪
罪名
逃亡
受刑人
《国语辞典》:
连续犯(连续犯)
拼音:
lián xù fàn
法律上指犯罪人连续进行属于同一罪名、且同一犯意的数个犯罪行为。虽然各个犯罪行为皆可独立处断,但因犯罪人在被处罚前,为连续犯罪,且罪名相同,犯意亦同,法官可予并罚并加重量刑而以一罪论。如某甲因见财起意而连续窃取他人财物,是为窃盗连续犯。
分类:
法律
犯罪
罪人
连续
罪名
罪行
《国语辞典》:
扣黑锅(扣黑锅)
拼音:
kòu hēi guō
比喻把罪名或坏名声,硬加在别人或自己身上。如:「他做错了事,却往别人身上扣黑锅。」
分类:
罪名
坏名声
名声
自己
己身
身上
《国语辞典》:
牵连犯(牵连犯)
拼音:
qiān lián fàn
法律上指罪犯犯一罪时,而其犯罪手法或结果触犯其他罪名者,称为「牵连犯」。牵连犯应从其法定刑较重罪名处断。如侵入被害人住宅行窃,侵入住宅罪为窃盗罪的手段,则从刑责较重的窃盗罪论处。
分类:
法律
罪犯
犯罪
手法
结果
触犯
罪名
《漢語大詞典》:
諽讦(諽訐)
编造与事实相违的罪名去加害于人。
《元典章·圣政二·简诉讼》
:“近年以来,諽訐成风,下凌上替,今后诸取受己钱物者,许以实诉。”
分類:
编造
事实
实相
相违
罪名
加害
《國語辭典》:
大帽子
拼音:
dà mào zi
1.清朝对礼帽的称呼。
2.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或显贵权势的力量,来迫使对方低头屈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他用大帽子压下来,只得捐点;也只得去劝上十户八户,凑个百十来元钱,交了卷就算了。」
分類:
事实
相符
罪名
《漢語大詞典》:
辟杀(辟殺)
谓制造罪名而杀之。
《
左传·襄公八年
》
:“ 郑 羣公子以 僖公 之死也,谋 子駟 。 子駟 先之。夏四月庚辰,辟杀 子狐 、 子熙 、 子侯 、 子丁 。” 杜预 注:“辟,罪也。加罪以戮之。”
分類:
制造
造罪
罪名
《國語辭典》:
深文巧诋(深文巧詆)
拼音:
shēn wén qiǎo dǐ
深文,严苛的引用法律条文。巧诋,巧妙的诋毁别人。深文巧诋指巧妙的引用严苛的法律,陷人入罪。《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明史。卷一六四。左鼎传》:「小民无知,情贷可也。官吏深文巧诋,与故杀何异?」也作「深文巧劾」。
分類:
罗织
罪名
蓄意
毁谤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