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32,分269页显示  上一页  191  192  193  194  195  197  198  199  200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释迦提婆因陀罗
释翅搜迦维罗卫尼拘律园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骚毗罗
鹖鹎伽罗
魔罗
魔罗耶
魔罗道
铁多罗
灌顶坛曼荼罗
护法阿罗汉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檗罗诃
啭罗呬
释迦提婆因陀罗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参见:释提桓因)
释翅搜迦维罗卫尼拘律园
【佛学大辞典】
(地名)释翅,此云能也。迦维罗卫,此云赤泽。总谓能仁住处赤泽城也。鼻奈耶云:释翅者,释种也。迦维罗卫,亦云迦毗罗卫,又翻赤泽,又翻黄头。尼拘律如大房戒释。此园在赤泽城南三四里。是释迦如来成等正觉已,还国见父王,为说法处。时净饭王知佛不住王宫。即于此园造大寺院。如祇陀林等无有异。迎佛归国。于此而住。佛即于此度八王子及五百释种出家入道。八王子者,除第九优婆离是也。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智者大师说。说觉意三昧之行法。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灌顶再治。天台三止观中说渐次止观者也,略云禅波罗蜜。
骚毗罗
【佛学大辞典】
(物名)译曰漉水囊。比丘六物之一。希麟音义七曰:「骚毗罗,此云漉水囊也。」寄归传一曰:「钵里萨罗伐拿Parisra%van!a,滤水罗也。」
鹖鹎伽罗
【佛学大辞典】
(动物)(参见:迦陵频伽)
魔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Ma%ra,又作么罗。略云魔。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魔。(参见:魔)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魔罗Ma%ra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者,欲界之第六天主为魔王,其眷属为魔民魔人,旧译之经论,作磨,梁武改为魔字。婆沙论四十二曰:「问曰:何故名魔?答曰:断慧命故名魔,复次常行放逸有害自身故名魔。」智度论五曰:「除诸法实相,馀残一切法,尽名为魔。(中略)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智度论六十八曰:「魔秦言能夺命者,唯死魔实能夺命,馀者亦能作夺命因缘,亦夺智慧命,是故名杀者。」义林章六本曰:「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此略云魔。」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魔莫何反,书无此字,译人义作。梵云魔罗,此翻名障,能为修道作障碍故。亦言杀者,常行放逸断慧命故,或云恶者,多爱欲故。」慧琳音义十二曰:「魔罗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异名也。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留难事,名为魔罗。以力为名,又略去罗字。」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障碍扰乱人们修道的饿鬼,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
【佛学次第统编】
魔梵语魔罗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者,欲界之第六天主为魔王,其眷属为魔民魔人。智度论曰:「除诸法实相,馀残一切法,尽名为魔。」
【佛学次第统编】
三魔 烦恼、五阴、生死。
四魔 三魔、加天魔。
八魔 四魔、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四。
十魔 蕴、乃至菩提法智。
三魔 善知识、三昧、菩提心。
五魔 天、罪、行、恼、死。
五阴魔 色、受、想、行、识。
色阴魔十 出碍、乃至变形。
受阴魔十 悲悯、乃至爱欲。
想阴魔十 怪鬼、乃至天眷。
行阴魔十 无因、乃至涅槃。
识阴魔十 冥谛、乃至独伦。
二类魔 界内、界外。
界内魔十 精灵、乃至心念。
界外魔十 三昧、乃至果位。
【俗语佛源】
「魔」是梵语mara(魔罗)的省音。原来译作「磨」,梁武帝认为「字宜从鬼」,改成「魔」,沿用至今。「魔」意译为「杀者」、「夺命」、「能夺命者」、「障碍」等,亦作「恶魔」。一切扰乱身心、障碍修行的事物,均可称为「魔」或「魔障」。经中关于「魔」的讲法很多,主要有「四魔」为障:一是「烦恼魔」,即贪、嗔、痴等。二是「五阴魔」即种种身心烦恼。三是「死魔」,即生死无常的威胁,四是「天魔」,即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名叫「魔波旬」(marapapiyas),意译为「恶障」。据说他经常率领魔众到人间去破坏佛法。释迦牟尼「成道」前夕,曾在菩提树下降伏了魔波旬率领的魔军。《西游记》等神话小说中关于「魔」的描写都源于佛经。后来,用「魔」、「魔鬼」泛指一切恶徒邪术,也引申指神奇之事,如「魔术」等。(李明权)
魔罗耶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参见:摩罗耶)
魔罗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略称魔道。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魔道。(参见:魔道)
魔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邪鬼天魔之世界也。道如云饿鬼道畜生道,彼等往来之道途也。楞严经六曰:「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止观一曰:「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
【佛学常见辞汇】
魔鬼的道途。楞严经说:「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女,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铁多罗
【佛学大辞典】
(物名)(参见:六物)
六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制,比丘使必蓄之者有六种:一、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也。二、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也。三、安陀会,五条之下衣也。已上谓之三衣。四、铁多罗,铁钵也。五、尼师坛,坐具也。六、漉洒水囊,护水中虫命之具也。是为三衣六物。三衣虽在六物之中,然为六物中之根本,故特标举之,如言诗书六经也,行事钞二衣篇曰:「何名为制?谓三衣六物,佛制令蓄,通诸一化并制服用,有违结罪。」
【佛学常见辞汇】
佛制定比丘所必须蓄存的六种器物,即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安陀会(五条之下衣)、铁多罗(铁钵)、尼师坛(坐具)、漉水囊(保护水中虫命之具)。
灌顶坛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修法)弟子受灌顶后,以自身成中台大日,劝请十二尊,使之围绕,因修护摩而供养自之新佛也。见大疏八。
护法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于自己所證之法,心生爱乐,而常护持者。不然,则有退失所得阿罗汉果之恐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六种阿罗汉之一。
【三藏法数】
谓于所證之法,心生爱乐,善加守护,故名护法。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梵天王说鬼神之名及咒,而护童子。佛亦为说一咒。
檗罗诃
【佛学大辞典】
(异类)梵名Graha,又作檗诃,檗何。鬼魅之祟。又鬼魅之著于人也。大日经疏八曰:「檗何是魅鬼著人者。」又出瑜祇经爱染王品。
啭罗呬
【佛学大辞典】
(天名)地下之神也。慧琳音义四十二曰:「呬音惊异反,地下诸天名也。此天人身豕首,四臂有大神力,常居地下,亦地神之类也。」啭为嚩之误。梵Va%ra%hi。